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对话崔洪建:赢得选举将面临更多挑战 /

对话崔洪建:赢得选举将面临更多挑战

经过4月23日的第一轮投票之后,前进党候选人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和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Marine Le Pen)以第一第二的得票率杀入了即将在5月7日举行的最终决战。

但对两位候选人而言,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只是第一步,更为艰难的议会选举与随之而来必须要面对的改革议程显然更考验获胜者的领导能力,并将据此决定法国会去往何方。

就此,多维新闻专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他分析了目前法国面临的种种困境,指出两位候选人前进路途上的众多阻碍。

多维:众所周知,国家政策的落实不仅取决于总统的领导能力,更在于是否能在议会中有发言权。在法国这样一个多方政治力量十分复杂的国家里,您认为六月份的议会选举有可能出现怎样的局面?从国家运行的层面来看,如果马克龙胜选,怎样的议会选举结果是更为理想的?如果是勒庞胜选呢?

崔洪建:从目前来看,六月份的议会选举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说首轮总统大选的分化格局还没有反映到议会选举中,议会选举就会出现传统的中左或者中右成为多数党的结果,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右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萨科奇的民主联盟上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是他们胜选的话,对马克龙而言是个好消息。

因为马克龙提出的经济改革主张同之前中右候选人菲永的主张有吻合的地方,换句话说,如果马克龙做总统,议会由中右来控制,中右组成一个倾向于搞自由化改革的政府的话,接下来马克龙和政府部门配合的会相对顺利一些。

法国总统大选已经进入到倒计时(图源:VCG)

另一种可能是,法国大选分化的格局会很快反应到议会选举中,可能传统政党就控制不了议会,很难形成一个简单多数,这会出现需要政党结盟组阁的情况。

比如说如果中右控制不了多数,它就会寻求其他右翼政党的支持,这就会形成一个相对脆弱的右翼政府,这对马克龙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法国的政府和议会会变得比较动荡,在法国政党分化得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在政党联盟内部会受到许多牵制。

对勒庞而言,她当总统也会面临刚刚讲到的这两种情况,勒庞所在的党现在在议会中只有两个议席。换句话说,如果勒庞想要比较顺利的执政的话,接下来的议会选举对她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她需要寻求更多的结盟来增加在议会的席位,包括寻求右翼政党、极左即梅朗雄一派的支持,而这样的议会格局和联合政府可能就会更脆弱。

多维:您刚刚也提到,勒庞已经与“法兰西站起来”党派领袖埃尼昂达成了结盟,并表示如果自己当选总统,就会任命埃尼昂为总理。您对此事如何看?

崔洪建:这是勒庞的一种选举策略,勒庞在第一轮胜出后,赢得了22%的支持率,换成选票的话,是700多万张选票。如果勒庞想在第二轮胜出,她还需要1000多万张选票,所以她现在极力争取的首先是扩大自己的支持率,这就需要寻求结盟。

但其他相对大的一些政党显然是不会和她结盟的,她就只能找一些小的,就比如说“法兰西起立党”的埃尼昂第一轮得到4.7%的选票,两个人加起来可以有27%的票,勒庞是希望能扩大自己在第二轮的支持率。

另外勒庞是希望鼓励大家不要去投票,尤其是第一轮败选的梅朗雄的支持者,因为梅朗雄得到了近20%的选票,而梅朗雄并没有表态要支持马克龙,所以勒庞看到了希望。

马克龙与勒庞为赢得总统选举各出奇招(图源:AFP/VCG)

勒庞的支持率比较稳定,投票率降下来对她是有利的。马克龙的支持率并不稳定,他的支持者游离和动摇的居多,一旦投票率上不去而她实际上获得的支持率扩大了,那勒庞就有可乘之机,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竞选策略。

多维:最后我们跳出法国本次大选,谈一谈机制性问题。有人说萨维斯潘、萨科奇和奥朗德执政晚期的失败是因为法国的体制限制了诸如企业竞争力、福利和劳工待遇等问题的解决,您如何认为?

崔洪建:法国经济上长期以来实行福利国家制度,加之法国有比较传统的左派政治、工会政治的传统,这也是支撑它经济上的福利体制的政治基础。

所以多年以来,对法国的问题大家都很清楚,一个是福利体制需要改革,它需要更大的提升竞争力,支撑一个福利体系的公共开支太大了。

同时它的劳动制度很僵化,它为了保障所谓的劳工基本权益、为了保证福利,相对来说对雇员的保护更多一些,反过来对雇主的积极性调动更弱一些,这也导致多年来法国人有基本的福利制度保障,但劳动效率等相对来说就上不去。

这也导致对投资等领域的刺激性不强,尽管之前大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包括萨科奇和奥朗德也想搞改革,但一方面法国的选举体制需要去争取选票,在法国福利传统根深蒂固,老百姓希望更多的安逸、更少的工作并保持不断增长的收入的情况下,这些政治领导人在改革过程中就不敢去冒险。

改革势必需要有部分人付出代价,福利可能会降下来,这些又是法国民众所不愿承受的代价,所以一次又一次错过了改革的时机,就这么拖到了现在非变不可的程度。

这也是本次大选反映出来的,一方面民众普遍对传统政党感到失望,因为他们改不动法国现有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和矛盾,但另一方面老百姓对真正需要付出代价的改革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现在都不满、都想变化,但是对于怎么变并没有共识。

多维:就是说法国目前的体制机制是有问题的,反映到本次大选中来,具体能不能改革成功还是要再看,包括马克龙上台之后能否推行其所宣扬的政策还是有待观察的。

崔洪建:对,因为法国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老百姓想要获得改变,以及在改变过程中尽量不付出代价这种想法和政治家们认为的改革要付出代价是有距离的。

包括马克龙在内,他为什么提出了一个偏左的社会政策,然后又提了一个偏右的经济政策,他实际上就是把选民们都拢过来,他就是想告诉选民法国可以变得更好,且不用付出代价,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质疑马克龙改革方案是否可行的原因,许多问题在现实中可能真的是有矛盾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