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江泽民三度“现身”释放讯号 /

末谈国是:江泽民三度“现身”释放讯号

中国2017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一带一路”峰会于本周上演,包括29个国家元首,130多个国家的代表,70多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与会。如此规模宏大的外交活动,着实吸引了全球目光。

根据中国官方给出的成果总结,共计达成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协议的国家及国际组织总数,也有原来的50多个增加到68个。

同时,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时间也敲定为两年后的2019年。中国还宣布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杂音”,包括德国、法国、爱沙尼亚、希腊、葡萄牙和英国6国,以市场透明度、社会保障标准、环保标准为由,抵制一份由中国打造的贸易声明。

和“一带一路”国家行动相比,外界更为关注的可能是中共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的身体状况。在5月8日闹出病危乌龙后,一周内江泽民以不同方式“露面”释放健康讯号。

北京街头挂满“一带一路”(图源:VCG)

5月10日,上海市实验学校建校30年校庆活动,“江泽民爷爷”以电话方式祝贺。

5月11日,中共前领导人布赫遗体在北京八宝山火化,中国官方新华社称,布赫病重期间和去世后,中共政治局七常委以及中共前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等,或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其他形式表达哀悼。

5月18日,中国前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钱其琛遗体告别式于在北京举行,参加送行和悼念的中共现任和前任领导中,再次出现了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名字。

三度“露面”已足以反映出江泽民的身体状况。

不只是江泽民,中共的一些“老人”的动态总是为外界所关注。江泽民时期任的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5月16日的亮相便引发关注。

在中共政治老人和退役高级将领中,有“儒将”之称的迟浩田算是“露面”比较多的一个。近几年,他多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发挥余热”,2016年3月以来已至少4次公开亮相。

与“老人”的亮相或者辟谣不同,现任官员则是在奋力拼搏,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本周再一次成功吸引了媒体目光。这一次,他在天津社会组织中设立了“政治委员”职务。

根据安排,6月底前,天津将实施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和律师、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等实体性社会组织的政治委员设立工作。9月底前,在全市社会组织和分支机构中层层设立政治委员。

政治委员简称政委,通常设立在中共军队或者武警、公安等国家强力机关之中,主要负责处理执政党政治工作的特殊职位。李鸿忠将之“嫁接”到了社会组织之上中,其目的是“推动全面从业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扩大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成果”。

同样再做这样延伸的还有共产主义接班人组织共青团。5月17日,中国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秦宜智透露了该组织改革具体方向:

一是要明确“党管青年”原则;

二是解决与青年脱节问题;

三是进军互联网;

四是诸如机关人员下基层、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等具体事务。

此外,他还提到中国共青团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与香港澳门青年的交流话题,称将加强两地青年对“一国两制、祖国民族的正确认知”。

从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可看出中共高层对青年的格外重视(图源:VCG)

中国共青团此次改革表明中共高层对青年世代给予相当的重视。中共在加强高校管控,高层出席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也可看出端倪。

此前,共青团曾受到来自决策层“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批评,如今的改革举措可以看作是顺应潮流的“续命”之举。

而另一面也能看出中共对青年世代的焦虑感,毕竟全球又进入新一轮青年世代反建制的高潮期。

随着中共十九大的临近,近日,又一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当选十九大代表。

北京时间5月15日至16日,中共湖南省代表会议在长沙市举行,由中共中央提名的王岐山在会上当选十九大代表。

至此,中央政治局常委已有三人当选十九大代表,分别为习近平、王岐山和张高丽,并且同十八大时相比,这三人的选区均发生了变化。

其中习近平由十八大时的上海选区变为贵州;王岐山由山西选区变为湖南;张高丽则由天津选区变为陕西。

据中共内部程序,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地方参选体现了党内民主原则,即便现任中共中央领导人也不是下届代表大会的当然代表,须经有关选举单位提名、选举才能成为代表。

其中习近平是全票当选,而王岐山、张高丽只报道了当选,未提票数。其他政治局常委将会出现在哪个省份,也是接下来关注焦点。

在外交层面,除了“一带一路”峰会的“圆满结束”外,中国在南海也收到捷报。5月18日,中国与东盟国审议通过“南海行为准则”架构。根据官方给出的消息,与会各方进行了“坦诚、深入的探讨,取得了积极成果”。

不过,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说,这是一份“照顾到各方利益和关切”的架构文本,但目前“谁都不许对外公开”。

无独有偶,中日关系借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出现缓和迹象。日媒近日称,中国主管外交的国务委员杨洁篪正筹划6月访问日本,或为7月份中日两国元首会晤做准备。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此前表示,期待在德国举行的G20峰会与习近平举行会晤。

但中日关系目前仍有两大绊脚石,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譬如中日在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的对抗始终进行;二是朝鲜问题,中国竭力维持半岛稳定,而日本则借机试图在国防、外交取得突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