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今日美媒:中国对菲开战将两败俱伤 /

今日美媒:中国对菲开战将两败俱伤

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都报道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访问以色列的新闻。同时,多家媒体都在关注朝鲜发射弹道导弹的新闻。此外,福布斯认为,中国威胁对菲律宾开战的恐吓策略是毫无依据的。

下面是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5月22日美媒网站与期刊的重点新闻内容概要:

社论

华盛顿邮报题为《是关注国家运转的时候了》的社论称,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称,“我们还得回到使这个国家良好地运转这个问题上来。”此番言论有一定道理。因为国务不能因为特别调查委员会对通俄事件展开调查而陷于停滞。那么,特朗普必须停止哀怨自怜,共和党不能只盯着弹劾总统,国会共和党议员不能总是无心履行治国理政的责任。鉴于诸多国际国内挑战,总统和国会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如何使国家良好运转上。

纽约时报题为《“水门事件”?还没到那种程度》 的社论称,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米勒(Robert Mueller III)被责令成立通俄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这引发民主党和部分共和党员将此乱象与“水门事件”相提并论。这表明,民主党过于醉心于弹劾总统,从而分散了其处理手头上的日常政治挑战的注意力。虽然特朗普的种种做法使得此次事件与“水门事件”有相似之处,但此次事件远未达到“水门事件”的程度。

特朗普首访与沙特签千亿军售协议(图源:VCG)

评论

福布斯题为《中国威胁对菲开战的恐吓策略是毫无依据的》的评论文章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警告他说,如果菲律宾开始在有争议的南海钻油,中国将不惜开战。刊文认为,中国深知如果攻击位于巴拉望的菲军事基地,美国不会无动于衷,这样只会两败俱伤。因此,只要美菲关系还是健康的,中国就不会贸然对菲发动战争。杜特尔特对华立场之所以变软,是因为中国愿意为菲提供经济好处。

国家利益题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活动毫无结果》的评论文章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活动的动机很简单很直接,即中国在基础设施上进行更大规模的对内投资。但从中国对境外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角度看,“一带一路”中所谓的投资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从政治角度看,它却给中国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积累了中国经济中未利用的生产能力。刊文称,中国具有政治和经济优先性的混合体可能不会产生让“一带一路”倡议活动政策方案具有可行性。

朝鲜成功试射“北极星2”型导弹,金正恩现场观摩(图源:VCG)

关注

特朗普中东讲演凸显对伊政策180度大转变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访问沙特期间于5月21日发表其上任以来的首个反恐政策演讲,呼吁穆斯林团结起来打击恐怖主义,并要求伊朗停止破坏地区稳定的行动。对此,纽约时报刊文称,特朗普的中东演讲表明美国正重回传统的与阿拉伯君主国家结盟的中东政策,摒弃了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的对伊政策。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执行主任阿瓦德(Nihad Awad)表示,尽管特朗普的演讲看似是在尝试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建立新论调,但是一次演讲无法超越数年来的反穆斯林言论及政策提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通过采访三位分别来自约旦、伊朗和黎巴嫩的中东学者,认为特朗普的中东讲演无法让人信服:一是特朗普没有传达出明确的中东政策;二是鉴于特朗普之前的言行,他对沙特传达的友好信号让人难以信服;三是特朗普对伊朗的施压会引来更多的暴力与动荡。

朝鲜一周两次发弹 考验文在寅内阁鸽派

朝鲜于5月21日发射了“北极星2”型导弹,这也是朝鲜一周来进行的第二次导弹试射。国家利益刊文称,朝鲜的行为没什么可怕的原因有四个:一是没必要将朝鲜发表的一切言论太当真,能发射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并不代表它就能抵达西半球;二是朝鲜的导弹制导能力未知,能力可能很普通;三是朝鲜的精英层是理智的;四是朝鲜的核武器是为了政权安全,而非侵犯他国。因此,面对朝鲜的空头威胁,文章劝美国不要轻易上当。

对于刚刚当选的韩国总统文在寅(Moon Jae-in)而言,彭博社认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并未给予文在寅太多空间采取相对缓和的对朝立场。朝鲜两次发射中程弹道导弹,是对文在寅内阁鸽派的考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