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上合的“龙与象” 北京如何应对中印竞争 /

上合的“龙与象” 北京如何应对中印竞争

当地时间6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合峰会上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伴随着习近平祝贺印度即将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在会见中莫迪也认可了中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提法,外界此前预料的中印竞争或“龙象之争”就这样波澜不惊的开始了。

在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看来,中国和印度不仅仅代表两个相互竞争的国家,还代表两个相互竞争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甚至文明。由于在2017年度的上合峰会后,印度正式成为该组织的一员。中印关系和随之而来的竞争,毫无疑问将成为上合内部的一个异数。

印度目前可能对中国心存戒心,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印度洋上的各种行动:印度担心自己会被捆绑在这个以北京为中心的经济体系中。但就在印度分析人士就该国经济现状不安之际,来自中国的企业和相关投资就成了危机时刻的一种帮助。这也是新德里所承认的现状。

也就在过去一两年间,中国对印度投资呈井喷之势,2016年,中国对印度投资达10.63亿美元,是2015年的6倍。

截至2016年底,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额累计超过48亿美元。当莫迪的“废钞”计划也得到了有中国资本背景的印度“支付宝”Paytm系统支持时,这种状态甚至被中国官媒《人民日报》评价为“中印两个人口大国经济战略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衔接在一起”。

印度正式加入上合,习近平在上合同莫迪举行了双边会晤(图源:AFP/VCG)

与此同时,印度在意识形态、领土、军事等问题上的攻击性也让中国不满。在5月27日前后,印度于雅鲁藏布江的藏南上落成三座大桥,大大改善了藏南印军补给和调动状态。此外,印度还拒绝途径印度洋的中国军舰进港补给。但是,印度并没有在2017年度的“马拉巴尔”海军演习上邀请澳大利亚加入。这也让外界得以发现,印度的战略态势是集中于印度洋的。

事实上,如果就中印当前的状态而言,不难发现印度可能只是在北京面前显出了相对突出的自尊心:这使得印度可能会拒绝“一带一路”,但却并不反对作为“一带一路”具体实施规划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尽管“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可能刺激到了印度,但莫迪从政起家的古吉拉特邦成为中国公司落户最多的地区也是不争的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印间的交流可能在呈现一种和媒体渲染相反的良性竞争。目前,中国对印度投资在电力、钢铁、能源等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呈现稳健姿态态势,在电子、电商等新兴产业上也颇具规模。印度尽管暂不具备与中国相抗衡的经济力量,但他也在中国参与修建的瓜达尔港附近建设了恰赫巴哈尔港,促成了北印度洋沿岸的繁荣。

于是,在上合这个由防务、经济合作以及中国“一带一路”等因素变得功能日趋多样化的国际组织中,对北京心存戒心、但同样也寻求发展的印度就成为一个特殊角色。当这种竞争关系进入上合内部时,北京的挑战就可能也随之继续呈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