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镇国之宝被中国买到 花300亿一点不亏 /

镇国之宝被中国买到 花300亿一点不亏

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来极其薄弱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航空工业,在1949年11月人民空军的建立和1950年10月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加速了创建航空工业的进程。在航空大国上,中国算是起步比较晚的国家之一,没有雄厚的财力物力,没有发达的科技基础,基本上从零发展,那个时候美苏等国家都能够生产出三代机和隐身战机,而中国还是小六、小八当家,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进入21世纪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很快,军民机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中国航空工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用有识之士的话说,中国航空工业已经从对航空工业发达国家“望其项背”,追赶到“并驾齐驱”,开始“同台竞技”了。但是他们依然缺乏一颗强劲的“中国心”,“突破航空动力瓶颈,振兴航空发动机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需要,不过在近年,中国在航空发动机这一领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进步,国产的涡扇-10B“太行”发动机,在性能上可以与俄罗斯原厂的AL-31F发动机相媲美。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秘籍使得中国的航空工业能够如此神速地发展呢?这些离不开一代代中国人的努力,当然仅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想要研发一款性能先进的全新发动机需要二十年的时间,甚至更漫长,但是如果有技术引进,那么这个时间就会缩短很多,比如,在航空领域上,乌克兰给了中国很大的帮助。

近日,乌克兰鼎鼎大名的安东诺夫公司宣布,将中国运输机技术提前20到30年,向中国提供安-225运输机的的技术,与中国重新启动安-225运输机的生产,需要资金40亿美元,折合300多亿人民币,中国军事专家也表示,目前中国缺少的就是大型运输机,与乌克兰重新安-225的生产,对中国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300亿花的真的一点不亏。中国目前迫切需要大飞机,大飞机在军事上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可以加强军队的投送能力,提高作战效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17-06-30 17:11
    您已点过赞
    中国从五十年代开始整体引进歼五,歼六及其发动机生产线,七十年代引进英国斯贝发动机生产线,九十年代引进苏27生产线。21世纪引进重型轰炸机生产线。

    这条路走了70年,引进的时候都是最先进的。等消化以后就落后30年。然后再引进,再消化,再落后。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