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直指青年问题 习近平讲话透露什么信号 /

直指青年问题 习近平七一讲话透露什么信号

在7月1日香港新特区政府就职典礼上,习近平的讲话多次谈及香港青年问题,表现出对年轻一代思想动态和心理建设的关注。他强调,要加强香港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和青少年的宪法和基本法宣传教育。并且加强引导,着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心、支持、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香港社会发生各种运动、抗议活动多有青年人参与,香港青年问题已是一个不断被刷新、不断被认识,也亟需被关注和关怀的严肃问题。就此,多维新闻专访了香港前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从事多年教师工作的他对当前香港青年人呈现出的生命状态进行了梳理和剖析,更点明青年人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所在。

占中运动有很多青年人参与其中(图源:多维新闻网)

在阶层固化、社会分化的背景下,港青上升通道受阻,同时高房价也带来的各种压力。此外,“港独”这个群体里面一些青年人,他们对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看法比较极端。从表面来看,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香港的人心回归。

曾钰成表示,对政府,对执政者、管制者来说,是没有青年问题的,只有管制的问题,体制的问题。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青年人都有共同的特点。一般年轻人是有比较强的正义感,他们看到不顺眼的东西就要反对,采取一些行动可能比较偏激。青年是人成长的一个阶段,待成熟起来,肩上的责任比较重的时候,他们也会考虑得比较周详、慎重。

教师出身的曾钰成对青年问题的理解更切中实质(图源:多维记者/摄)

曾钰成强调,解决港独的关键在于搞好“一国两制”。只要把“一国两制”搞好,让年轻人看到支持“一国两制”,就可以得到要得到的东西,包括民主、社会公平的理想,那自然没有人会去讲什么独立了。

曾钰成讲到,自己曾经被看成是赞同独立的年轻人谈过,其实他们最希望的是“一国两制”成功,但是现在认为这个“一国两制”是没办法成功的,对此失望或失去信心,所以称自己没有选择。

对于一带一路和大湾区战略入港会否带来相关问题的缓解,曾钰成的观点比较冷静。

谈到住房问题,曾钰成表示:“让香港年轻人去深圳买楼现实吗?年轻人说我喜欢在香港住,为什么要我住到深圳、住到东莞?而且是不是真的到内地去买房子是比较容易的?深圳的楼价也是很厉害,所以我不排除有一点这个作用,这个不是马上就可以成为现实。

曾钰成强调,生活需要的问题,生活拘束的问题,只是青年关注的其中一个问题,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房子和就业机会并不是他们时所需要的,并不是解决了生活窘境就能解决他们的不满,香港青年的确是还有其他的追求。

香港年轻一代大多是“六四”后出生的一代,如同他们的父辈一样,有原则、有理想、有信念,会独立思考。他们具备难能可贵的批判精神,不会因为中央的压力轻易放弃一直以来坚守的原则和立场。这种坚持带有一定的危险性,纵然随着年龄增长能够稀释掉一些戾气,但根植于意识里的认知会影响一生。

从习近平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北京希望香港政府加强对青少年历史文化方面的教育,增加年轻人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认同。也就是说,在意识形态的处理上会更加明确。

这个过程当中,对青年人的教育不应是硬性教训和灌输,更不应直接把他们推到对立的一方,正如曾钰成所说,要让他们在一国两制中看到人生的希望,逐渐在对立中自省、和解,从而回到人生的真正意义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