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让刘晓波烈士般逝世 当局称刘霞自由 /

CNN:中国让刘晓波烈士般逝世 当局称刘霞自由

据中国官方的消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遗体火化后已经被撒向大海。当局为刘晓波举行了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如今重要的问题是其遗孀刘霞的命运。

刘霞在刘晓波的追悼会现场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官方于本周六下午在沈阳再次举行了刘晓波后事的情况介绍会。刘的哥哥刘晓光在介绍会上宣称,刘晓波的骨灰已经于本周六被撒向大海。法新社报道称,中国官方仍然对刘晓波的家属严加看管,令其无法与外界接触。

包括香港《明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此前曾报道称,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遗体已经被火化。沈阳市政府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周六(7月15日)为此召开记者会,声称已经按照刘晓波家属的意愿及风俗,在一家殡仪馆把他的遗体在当地时间约6时30分火化。刘晓波的遗孀刘霞以及大哥刘晓光等亲属以及其生前好友都出席了火化前的告别仪式。

沈阳市地方政府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按照刘霞、刘晓光意愿,遗体被火化一小时后,刘晓波的骨灰盒交回给刘霞,刘霞接过骨灰盒紧紧抱在怀中。中国官方在记者会上公布了刘晓波告别仪式现场的照片,从其中的一张可以看出其遗孀刘霞一身黑色服装,双手捧着刘晓波的遗照,面目表情凝重。弟弟刘晓暄捧着骨灰、穿浅蓝色衣服的刘霞弟弟刘晖则站在另一边。《明报》报道称,刘霞向刘晓波遗体告别时,因为过于悲痛,需要亲友搀扶。

报道称,刘晓波二哥刘晓晖因身体原因未参加告别仪式、另外刘晓波的前妻陶力和儿子刘陶身在美国没有出席。

包括香港在内的全球各地都举行了不同规模的悼念刘晓波的活动

"声东击西"

目前,外界仍然无法与刘晓波的遗孀刘霞取得联系。位于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发布消息称,当局不让刘霞,刘晖,刘晓光,刘晓暄等沈阳亲属同外界通讯的原因,是因为家属想将刘晓波遗体存放7天过了"头七"再火化,但当局以各种理由逼家属同意在今早匆匆火化。家属有被逼进行海葬的可能,中国当局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全世界有刘晓波的墓地。该机构于同一天获知,为了确保刘晓波骨灰存放地点保密。当局故意"声东击西",曾派大批公安去于洪区西鹤园殡仪馆,引记者去西鹤园。法新社的记者本周四也曾赶往刘晓波的骨灰可能存放的地点,在现场看到了多名便衣警察。

沈阳当地政府发言人张清洋(音)曾向记者表示,当地风俗是死亡3天内火化,今日火化符合当地风俗。会尊重家属意愿处理骨灰。他强调,刘霞现在是自由的。她是中国公民,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但刘晓波去世后,她过度悲伤,需要不被打扰,张清洋称这"是家属的希望,也是人之常情"。

刘霞来德国无望?

德国外长加布里尔于刘晓波逝世后曾表态称,中国有义务以可信和透明的方式进行调查,这样严重的癌症是否可以并且应该更早被发现。他还表示,刘晓波和他的妻子之前曾表达了愿意来德国的愿望"我深表遗憾,这个愿望没能得到满足。"中国现在应准许刘霞和刘晖离开中国的出国申请。

刘晓波的好友野渡向德国之声表示,目前无法和刘霞及刘晓波的亲属取得联系。但他在14日凌晨最后一次与刘晓波的亲属获取联系时,向其转达了德国政府通知驻华大使馆,欢迎刘霞和她的弟弟刘晖随时办理签证的消息。但野渡声称,这个消息来自他的另一名好友,这名好友可能和德国驻华使馆有紧密联系。德国驻北京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向德国之声表示,目前就上述消息还无法给予确认。

野渡之前曾向香港电台表示,刘晓波的亲属仍在处理后事,而刘霞没有通讯工具,无法取得联络,但他估计刘霞几年内都无出国机会。

CNN评论:刘晓波肝癌烈士般逝世,完全由中国制造

美国CNN评论中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肝癌晚期保外就医不治烈士般逝世,完全由是中国制造。刘晓波不少朋友及支持者都表示,他在病危时才获得保外就医,最终成为中国制造出来的烈士,而这个“烈士”是不自觉的。

据联合新闻网报道,刘晓波病逝受到举世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形容刘晓波是不自觉地成为中国制造出来的烈士,而纽约时报则形容他是“自由的探路者,专制主义的囚徒”。

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一生追求他的信念,确信他的目标,就是要改善中国的人权。

刘晓波2007年接受CNN访问时表示,“在独裁政权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诚实人,那你必须为人权而奋战,为言论自由而奋战。”而他这个目标,随着他因肝癌病逝而去。

刘晓波不少朋友及支持者都表示,他在病危时才获得保外就医,最终成为中国制造出来的烈士,而这个“烈士”是不自觉的。

刘晓波的好友、中国人权活跃分子胡佳表示,无论是重大过失还是政治谋杀,中国都犯下了史无前例的罪行,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将一位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囚禁狱中至死。

刘晓波在1989年学潮后首次入狱,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在2009年接受CNN访问时表示,“尽管20年来他持续的努力未能改变社会,但他的信念却已影响了不少人。”

1955年生于吉林的刘晓波,从下乡知青到最后成为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在任教的日子里已经尖锐批评传统观念及官方教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开始成为冉冉上升的文学评论之星,也成为了美国和欧洲的访问学者。

1989 年春天,刘晓波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当访问学者,此期间曾在4月22日于“世界日报”发表“胡耀邦逝世现象的省思”;他在4月26日离开美国回到北京参加学运,向北师大“学生自治会”转交了海外留学生捐款数千美元和万余元人民币,之后他被指为六四天安门事件的幕后黑手。

正如他本人的命运一样,刘晓波在2002年,即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前8年,他接受CNN访问时预示,任何一个诺贝尔和平得奖人,最终只会与前苏联著名异议人士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萨哈罗夫(Andrei Sakharov)相同。

刘晓波当时说,“如果中国有一个异见者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大问题,然而他们不能永远把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囚禁起来。”

报道说,然而刘晓波的预言落空了,他是给囚禁至死,也是不自觉的成为烈士。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