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金融领域大动作 国家层面新机构出现 /

金融领域大动作 国家层面新机构出现 专家解读

撰文张伟高语阳

大家昨天看到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消息,这是个重磅新闻。

像这样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前一共开过四次,会期分别为2天或3天不等。这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开了两天,会期是7月14日至7月15日。

这次会议选择在7月份召开,这是之前的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所没有过的,此前的四次分别选择在1997年11月、2002年2月、2007年1月、2012年1月。可以看出,会议五年一次,时间多为春秋,今年选择在夏季召开。

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会上还谈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指出要建好金融系统领导班子,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政知见 还注意到这样一句话: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次会议上,做好金融工作的四项重要原则被强调出来:一是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三是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第四,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其中有很多具体措施值得注意。比如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要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再比如这句话:金融管理部门要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

政知见 注意到,此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常伴有新机构成立的消息。比如1997年的那次,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2002年的那次,成立银监会。200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成立中投公司。

而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则放出重磅消息: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这也意味着,一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已经出炉。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媒体表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国务院层面的权威决策机构,应该会由国务院领导担任负责人,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可能设在央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不是咨询机构,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专业决策机构。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无疑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的重要一步,在国务院层面设立这样的新机构,对于目前的监管模式能起到“补齐短板”、“监管协调”的作用。

资料新华社中国证券网

专家解读: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究竟是什么?

“一行三会”没合并,但它来了。

中国历史上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今天落下帷幕。

历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都与金融业风险不断累积相关,每每推动金融改革以维护金融稳定,对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构浮出水面。

在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的要求下,会议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

中新社记者宋诚林摄

这个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什么?

先回顾过去半年多来,中国高层对于金融监管的一系列表述。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2017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监管协调;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学习中提到,要加强金融监管,补齐监管短板。

从高层释放的信号来看,金融监管体制一定要改,改的方向是加强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要稳必须有相适应的监管体系。由此,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应运而生。

中国金融40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前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内容的进一步细化,也与之前高层对于金融监管方面提出的要求一脉相承。这样一个在国务院层面设立的、层次高于“一行三会”的委员会是在分业监管不变的情况下,保证有一个”超级的”、”高级别”的机制安排来统筹金融发展和监管问题,更加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根据近些年金融实践的情况,监管上搞分业监管,具体经营过程中又出现了混业经营,所以为了提高监管的有效性,需要这个委员会来做监管政策的协调,防止监管套利。

但也要清楚,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职责与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职责是不同的。因为人民银行搞宏观调控,它有这个宏观审慎管理的义务,而委员会主要对金融监管协调作出机制化的安排,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协调的有效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

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可以说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更好地统筹国际与国内、中央与地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

为了加强对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督,2009年4月,在G20伦敦峰会上成立了金融稳定委员会,取代原先的金融稳定论坛。在国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目前承担了分析评估以及监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关职能,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类别。

除此之外,成立于2013年8月,由“一行三会一局”组成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也在不断升级。地方层面,各地的金融办承担了地方金融风险防控的任务。尽管不论是全国、地方还是跨境金融风险都有相应的监管机构,但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涵盖范围广、关联性强、传导扩散错综复杂的特点,其监管工作对人员素质、规则制定尤其是监管协调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挑战;另外,在分业监管模式下,中央各个监管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监管部门之间权限交叉、利益冲突不可避免,极易造成监管真空、监管滞后和监管套利等弊端。

因此,建立一个独立的、有实体机构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跨境与国内监管、“一行三会一局”监管、中央与地方监管,与网信办协调金融信息的监管,以及与财政部协调地方债监测等,就变得非常紧迫和必要,这样既保证了监管工作的专业性针对性,又防止了监管资源的空耗和浪费,使金融风险信息的传达和监管干预流程更加顺畅。

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健恒: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设立,是对前期市场讨论较多的“一行三会”整合以及监管协调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不过会议也强调了“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与此同时,银监会等各金融监管部门也将更多落实辖内监管,防范风险。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未来将加强政策的协调,涉及面较广的政策未来可能都要经过“一行三会”会签以及经过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审批才能出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

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不少人希望成立一个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然而并没有。从名称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更全面,拥有金融稳定和金融发展两大职能。与原有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相比,这个委员会的职能完整,层级更高,预计将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毫无意外的是,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方面的职责得到强化,央行在金融监管中角色越来越重要。近些年来,欧美主要国家普遍提升了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此次会议采取的措施,在保持“一行三会”架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了,顺应了这样的趋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