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航班“不开空调热晕乘客” 真相是这样的 /

航班被指“不开空调热晕乘客” 真相是这样的

民航资源网2017年8月4日消息:网友爆料,8月1日,大连飞深圳一航班乘客登机后4小时不能起飞,“机舱没有开空调,乘客多次要求开空调,空乘人员总是找借口不开空调,导致一名乘客中暑晕倒,地面医护人员登机进行紧急抢救。后来乘务人员要求中暑晕倒的女乘客签署免责协议才给起飞。”

“飞机延误,飞机‘不开空调’”的投诉可以说是屡见报端。

真是航空公司不舍得开空调吗?

飞机在地面等待时,旅客时常会感觉“没有空调”。这是因为飞机的空调系统是由飞机发动机带动的,但飞机在地面等待时发动机几乎不能带动制冷,这时一般都由APU提供供电、供气。地面的APU通过送新风进客舱起到一点降温效果,但是空气压缩比很弱,效果也一般。

一些大型机场或者有条件的机场会使用地面空调车或廊桥空调来制冷。但是地面空调车,廊桥空调以及飞机拖车、除冰车、气源车、电源车等都属于特种设备,价格仰贵,维修成本高,很多小型机场是没有这个保障能力的,一些大型机场也会出现设备数量有限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况。

在炎热的夏季,机场停机坪上的地面温度可达40度(摄氏度)以上,加之长时间的延误,旅客心情急躁,客舱里的气氛让旅客对温度更为敏感,导致身体不适情况加剧。

业内专家透露,爆料中所提到的“免责协议”,实际是《风险告知确认书》。多数航空公司,在机组认为旅客继续行程会存在风险,劝其终止行程未果,旅客执意要继续行程的情况下,要求签署《风险告知确认书》。目的就是告知旅客,坚持继续行程可能会存在风险,主要起到一个告知义务。并且航空公司对于《风险告知确认书》的使用是有明确规定的,仅限于“无成人陪伴儿童、病残旅客、孕妇、盲人、聋人、犯人、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况可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不符合航空公司规定的乘机条件却强烈要求乘机”的情形下方可使用。

业内人士亦指出,签署《风险告知确认书》也是航空公司一种无奈之举,在旅客出现身体状况不适合乘机的情况下,旅客又坚持要乘机,航空公司迫于舆论压力又不敢拒绝。但是毕竟旅客在空中出现身体不适,机上的急救条件比不了地面,存在较大风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