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十九大报告花落谁家 王沪宁或成政治黑马 /

十九大报告花落谁家? 王沪宁或成政治黑马

中共十九大10月18日即将登场,习近平将在五年一度的党代会开幕式上作政治报告。这份政治报告的核心看点及其起草团队备受外界关注。每届中共党代会其主题报告起草背后都隐藏着权力变迁的密码。

中共历届党代会都会组织一个主题报告的起草小组,由政治局常委领衔,从中央办公厅、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国务院研究室等中央机关、地方政府以及专家学者中抽调人员组成。十八大时,这项工作由时任主管党务和组织工作的“副总书记”习近平挂帅,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等人执笔。而据港媒消息,今次的起草小组由主管党务的刘云山牵头,王沪宁虽然参与协助,但主要执笔人却是何毅亭、李书磊等人。

王沪宁去哪儿了

中共历届党代会报告起草时间跨度都在半年左右,十五大报告起草时长更是经历了漫长的10个月。而重要程度非比寻常的十九大政治报告的起草,有着“中南海理论化妆师”之称的习近平首席智囊王沪宁,并不是主要执笔人,仅为“协助”,内中有何玄机?

北京政治分析人士指,对于表面上王沪宁降格为“协助”,十九大报告主要执笔人花落新晋后生,首先取决于如何去正确理解“协助”二字。江胡习三朝元老的王沪宁,是中共内部继陈伯达、胡乔木之后又一理论大家,负责为三任中共总书记进行理论化妆。王除了为三任中共总书记起草重要演讲稿,亦多次执笔起草党代会报告,因此十九大报告王的“协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协助,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经验的王主要是负责报告的理论框架。

其次,除了协助起草十九大政治报告,王似乎同时还有着更加重要的工作。外界一直关注并预期,“习近平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或将问世,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七中全会已经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中共以往的指导思想并列。而在今夏中共北戴河会议期间就有消息传出,以王沪宁为首的工作班子,连续几个月来一直就十九大上“习思想”的最终框架进行着紧张的工作。王曾经几乎以同样的方式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助产”。

再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十九大报告王沪宁侧身其后,将后起之秀推向前台,中共似乎是在有步骤地实现中南海文胆的新老交替。一方面,这表明何毅亭、李书磊等智囊仕途看涨,中共在逐步对其加担子、增加历练并使之走向前台。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新老交替后的十九大上,王沪宁或将更上层楼,甚至不无以黑马之姿由政治局委员晋身常委的可能。

党内理论家

中南海文胆历来是中共党主席、总书记的核心幕僚。毛泽东时代,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等人是其文胆;邓小平掌权之后,用的是胡乔木、邓力群等人;胡耀邦、赵紫阳重用郑必坚、鲍彤等人;江泽民则起用滕文生、王沪宁;胡锦涛沿用王沪宁,并起用令计划物色的夏勇、王仲田、俞可平等人;习近平执政之后,王沪宁之外,开始重用何毅亭、李书磊。

上述智囊文胆,内中堪称理论大家的前有陈伯达、胡乔木,今有王沪宁。陈伯达从延安时期起就开始辅佐毛泽东,是毛颇为信赖的意识形态领域第一助手,被周恩来称为“我们党最好的理论家”。在文革那一“非常时期”,毛意图推行意识形态革命,陈官至政治局常委。胡乔木原为毛政治秘书,文革后期依违周旋于邓小平和四人帮之间,暗中为邓重新掌权出力甚大,因此取得邓小平充分信任,官至政治局委员。

分析人士称,王沪宁十九大后能否晋身政治局常委、成为政治黑马,其优势与劣势都在理论上面。王沪宁在进入中南海之前已经著述颇丰,在政治理论界称得上影响广大。进入中南海后,王虽不能像从前一样自由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但其政治理论研究始终不辍,且成果显著,这从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问世中的作用可见一斑。而劣势方面,王专注于纯理论,因而缺乏地方历练与经验。

“毛泽东之后醉心于意识形态的中共领袖”

观察人士指,中共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理论化政党,理论会巩固领导人的特别权威和合法性,这就是毛泽东以降历届中共领袖争当党的意识形态和理论首席发言人的奥秘所在。而习近平则堪称“毛泽东之后醉心于意识形态的中共领袖”。

毛泽东具有天然的“哲学王”气质,且毛为了从苏联以及苏联支持的党内竞争者手中争夺最高领导权和大展拳脚,经过延安整风,毛花费巨大精力打造和推出一整套意识形态,从而完成思想建党并将中国革命打上自己的烙印。邓小平信奉“黑猫白猫捉住耗子就是好猫”的实用主义,邓在南巡讲话中曾坦言自己读书不多,邓亦多次表达对“烦琐哲学”的不厌烦。江胡两代总书记则为工程师出身,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不在其核心议程之列或不很擅长。

观察人士称,相较邓江胡,习近平具有特殊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偏好。习1998年至2002年主政福建期间,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另外,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透露自己的阅读书目,内中思想哲学著作居多。且十八大以来习主持的四十余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题目相较江胡时期明显增多。

分析人士指,正是在政治局会议上,习曾多次向中共官员推荐王沪宁的政治理论著作。习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亦强调,“这是一个需要理论且一定能产生理论的时代”。无论十九大后王沪宁能否凭借自己的理论优长晋级政治局常委,在中共日渐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政治现代化紧随经济现代化之后,给中共执政以长期压力的条件下,作为习的首席理论智囊,政治理论家的王都将继续大放异彩。习需要王。

王沪宁在中共官场享有清誉。作为三朝元老,当年王被曾庆红举荐入朝,历经江胡习三任总书记不倒,亦算是政坛奇迹,尤其是令计划落马“西山会”倒台后,中共对中央办公厅进行大事清理,相关方面大员遭调查的不知凡几,但王丝毫没有受影响。王沪宁能够成为政治不倒翁,与他“不沾锅”的个性有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