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京赶人分成本最终将由中产消化掉 /

北京赶人分成本最终将由中产消化掉

一个观点,虽然现在我们看到最受冲击的是“低端人口”,但北京赶人成本的大部分,最终将会是由中产消化掉

所谓“低端人口”,因为已经被狠狠压榨过,所以能自己承受并消化掉的损失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社会对他们任何的进一步的挤压,虽然直接的冲击发生在他们身上,但等到冲击过去,重新进入稳态时,大部分的成本最终还是会通过他们,传递到其它阶层身上,而和他们接触最密切的中间层,则需要消化掉最多的成本。

你请的不住家的保姆、小时工、装修工人、餐馆的服务员、外卖小哥和快递送货员们,现在租不到500/月的地下室了,于是慢慢的一部分人走了,另一部分人生活成本增加又成为了稀缺资源,那最终结果只能反映在你的各项生活成本增加之上。

然后中产慢慢也攒不到钱变成低端人口,最终在拆迁中被赶出去。然后……

就是这样啊,本来你可能还能在单位租到1500的单间,现在原来住地下室的外卖小哥也来租单间的话,明年你的租金会涨,外卖的送货费可能也要增加

已经体现在房租上了,我遇到一个刚交付的楼,95%的房子正在或者准备装修,居然就有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整个楼现在一片狼籍,各种施工的声音不绝于耳,各种装修材料的味道能把人熏晕,这房子我都不知道他准备怎么住。

期待关于这件事更祥实的经济分析,目前lz这种分析大多数还是印象流,没有什么数据支撑。

比如说,到底返乡了多少人,这些人有多少是劳动力,大多从事什么劳动,遣返的缺口是否比失业的缺口大,等等。特别是这批人真是是否就是所说的快递员、装修工之类?因为北京快递停滞的新闻我也看了,事实上停滞的原因不是因为快递员被推上火车没了,而是部分快递网点被勒令暂停营业检查仓库火灾隐患导致停滞。这就是两个独立事件,却很容易让人混淆。

北京赶人对其他城市其实是利好,人总是要生存的,不在北京就去其他地方呗。

这两年各地的政策也看的出来,二线城市拼命吸引人才

昨天和在北京工作的发小聊天,说他现在已经开始有点中产阶级的忧虑了,差点没让我憋出内伤,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容易混成中产了。

砸烂了谁的锅

还记得原来听书上讲的故事,日本鬼子到了村子扫荡,会把村子里的老百姓赶到村外,然后进村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找出来,统统砸烂,断了百姓的口粮。不禁感到震惊,原来日本人也懂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捅破了锅就相当于捅破了百姓的天,把一个家庭生活的核心给摧毁了,不愧是东亚文化圈的国家,就跟当年八国联军进京,进了王府都不知道怎么找被藏起来的黄金,就日本人精,拿了水往地上一浇,哪里水渗的快哪里就埋了金子。收天下之兵不可怕,破百姓之锅才算断了人的念想,让人彻底死心。

经了解询问,在涿州已经有个老人因煤改气无法正常取暖去世了,这位老人体弱,本来每年比采暖季早一个月就要生炉子。老人尤其体弱的老人,如果没有采暖温度保障,或舍不得花钱多烧气,在冬天是很危险的,他们的心肺功能和心脑血管系统都很脆弱,一冷就很容易出事。不知还要到什么地步,才能把人命当事。

我就是涿州人。因为煤改气供暖遥遥无期的事,我大舅七十多岁每天去维权,现在脑出血了,至今在ICU。

就我所知,煤改气做过做过20年规划。但现在环保口压力太大都快疯了,连大型工厂都开始为了环保牺牲安全了,你这才算什么?

供不应求局面短期难改 国内天然气价格或将再涨

随着北方城市供暖季的到来,国内天然气又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液化天然气(LNG)的供应,我国还需要大量进口,而到港口之后的接收站目前配比不够,更加剧了LNG的供需矛盾。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冬季用气高峰的来临,国内天然气价格上调或不可避免。

据了解,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西安市近期已经出现天然气短缺现象。因为天然气短缺,西安已经出现了某小区供暖中断的情况。

卓创资讯分析师国建认为:“2017年是我国天然气由冷转热的转折之年,随着冬季供暖期的来临,天然气供应压力更加严峻。”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1~9月天然气产量、进口量、消费量分别为1088亿、644亿、1677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0.8%、26.5%、18.44%。根据供需预测,今年供暖季(11月15日~3月15日)天然气供应总缺口为105亿方,比去年增加17亿方,同比增加20%。

国建说,各方在多举措保证天然气供应的同时,也采用价格杠杆来调整天然气市场供需平衡。在此之前,中石油公布年内冬季保供期天然气价格定价新机制,引入基量、增量概念,同时规定,基量部分天然气价格上浮10%,增量部分非居民用天然气通过交易中心交易获得,定价依靠市场决定。

自10月以来,湖北、河南等地方政府已在国庆节前后分别宣布今冬明春天然气“保民用、限工业”的措施。不久前,北京市发改委也公布,将在采暖季期间上调北京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生意社统计数据显示,11月15日LNG均价为4239.17元/吨,11月20日LNG均价为4608.33元/吨,截至11月22日,LNG均价为4883.33元/吨,整体呈上涨趋势,20日至22日两日涨幅为5.97%,15日至22日一周涨幅高达15.2%。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LNG国内产量不够,需要大量的海外进口,但是因为接收的码头数量不够,导致LNG无法足量上岸。受国内环保政策影响,伴随着“煤改气”的实施,北方天然气需求急速上升,天然气消费量大幅增长,呈现供不应求的现状,这种问题在实施煤改气的地区尤其明显。

“LNG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内难改变,所以涨价在所难免。”林伯强说。

北京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也是很多人的求生之地,我一直觉得在中国,大城市比被村长控制的乡村,更具有公平与活力,也会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生活。京津冀和长三角,是两个不同的城市集群和产业结构,北京的辐射作用太小,产业链太短,使得大多数人集中在城区,郊区又各种配套基建不行,最终变成现在要人为短期控制人口的局面,大概率是对以前集体搬迁效率的否定的。搬产业,人随产业走,一直是主题,但在北京好像搬走的不够快?

对被驱赶人群的民间援助团体越来越多了,提供搬家、暂住、医疗等各种服务,名单越来越长,被删了就又贴出新的。

上次见到这种大型群体自助是什么时候?08年512地震。

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弄到万民颠沛,寒冬流亡,难民手挑肩扛,沿街络绎不绝,是大饥荒逃难的人群?是中东打仗失去家园的难民?都不是。为什么盛世会有如此景象?睡在暖气过暖的屋里,想到在街上挨冻的人,谁能心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