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被华指着鼻子警告 川普忍得了? /

美国被华指着鼻子警告 川普忍得下这口气?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崔天凯与李克新吗?

中国官员想要在台湾成为"网红"或是激化台湾人民的"反中"情结很简单,只要多说些"干话"即可。

早年社群媒体还不算发达时,中国前副总理吴仪在"世界卫生大会"(WHO)率队阻挠台湾参与这国全球卫生安全组织,当时台湾正受SARS之苦,急待国际社会协助。吴仪那一句"邀请台湾参加WHO是于法不符、于理不容、于情不合",再加上中国官员沙祖康怒斥台湾媒体的名言"谁理你们!",深深伤害台湾人民,也屡屡成为加深台湾人民对中国反感的催化剂。

事过境迁,今年年初台湾派出以前行政院长游锡堃为首的代表团,赴美国华府参加新任总统川普就职典礼,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怒批台湾代表团是"奴才"心态。外交官必须娴熟扮演"黑脸"与"白脸",但多数时候,这位中国驻美大使经常以扮演"黑脸"为乐。例如,2015年6月,当时奥巴马政府与北京在南海问题争执不下之际,崔天凯公开"教诲"华府,"南海问题是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2017年6月,换成川普当总统宣布对台军售,崔天凯不改大炮本色,批评美国"屡教不改",一副置美国人于其脚下的不可一世高姿态。

今年年初台湾派出以前行政院长游锡堃为首的代表团,赴美国华府参加新任总统川普就职典礼,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怒批台湾代表团是"奴才"心态。

最新登场的主角是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他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为华府地区中国侨民与留学生所举行的讲座会中语出惊人地说,台美军舰互访违反中共的"反分裂国家法",也严重违背美国与中共签订的建交公报精神,因此"当美国军舰抵达高雄港之日,就是武力解放台湾之时"。

李克新此话的背景当然是经过设计,也是中国外交系统的统一说帖,绝非擦枪走火的个人发言。他更是针对川普政府准备签署国会通过的"2018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FY2018 NDAA)前的再次公开表态,因为里头提到要求美国国防部研拟台美两国军舰相互访问与靠泊的可行性。

在李克新发言之前,中国早已透过各种管道游说美国国会议员,淡化"国防授权法"有关两国军舰互访等文字上的强度,形成仅是对行政部分的"建议参考意见",不具约束效果。正如同不久前在美国的社团组织积极向国会运作的"台湾旅行法",因涉及针对台美高层官员互访的解禁,也早已被中国驻美大使馆视为"反游说"的对象,最后在关键字眼上也折衷为中性用语。过去每逢美国对台军售风声四起,美国国务院官员接中国大使馆抗议电话也总是接到手软。

北京挟其长期以来对美国国会议员选举"绑桩式"的游说施压,以及其于华府国会山庄布建的强势国会外交资源,的确让上述两项国会最原始提案文字到了最后呈现对北京杀伤力较小的效应。再加上白宫事后声明稿重申川普对"国防授权法"强调拥有宪法保障的最高外交国防权力,也难怪台湾部份蓝营人士与统媒跟着北京一搭一唱,刻意消遣此法案对增进台美关系的重要性。

事实上,李克新不过只是个扮"黑脸"的棋子,他基于外交官的本职,既然无法阻止川普签署此法案,至少也要展现北京强硬态度,避免外界解读为台美关系精进。但他也可能是过度揣摩上意,根本不清楚此话一出对两岸关系以及台湾人民对中印象的冲击。如果真的让习近平不悦丢了乌纱帽,也只是自作自受。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上至崔天凯,下至李克新的鹰派发言,凸显的都是中国自傲狂妄的一面。

这也与中国近来屡屡派出军机巡航台湾周边海域的行动有关。无论是要测试美国和日本的反应能力,还是向国际展现台湾是其内海,中国军力有意挑战"第一岛链"的刻意动作,只会加深区域与国际对中国崛起的忧虑与警惕。

台湾的自制反应,获得"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莫健的肯定和赞扬,毕竟根据"台湾关系法",美国本来就有义务协助台湾自我防卫并提供必要的防御性武器。川普有权力决定美军军舰会否停靠台湾港口是事实,在何种情境下会进行如今也很难预测,蔡政府低调面对外界询问亦属正确策略。以川普热爱交易的性格,若是据此作为未来与北京谈判交涉的筹码也不令人惊讶。更遑论军舰停泊台湾或美军军机停降台湾的条件也并非铁板一块。

2009年台湾遭受莫拉克风灾重击,美军一架KC-130J运输机运送120卷防水塑胶布抵台,支援救灾;2015年4月1日的"愚人节",两架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18战斗机降落台南,隔日美军C-130运输机也降落。创下台美自1979年断交后,美国军机不遮盖军徽而降落台湾空军基地的纪录。如此基于紧急情况或预防性迫降与停泊修补的情境,算不算踩到北京的"红线"?甚或如果朝鲜半岛发生战争,衍生出相关台美两国必须借用台湾的机场或港口等葙关军事协助事宜,届时中国真敢如李克新扬言"将用武力解放台湾吗"?

最后,美国被中国外交官如此拐弯抹角地指着鼻子警告,爱面子的川普岂能忍得下这口气?美国国家尊严又将被置于何处?再多一些诸如崔天凯和李克新之流人士,台美关系反而可以更为跃进,台湾与中国更会走愈远。因为诸如"台湾旅行法"与"国防授权法"中有关增进台美关系的部份文字,无论是否真的对行政部门具有约束力,都不能抹煞它系代表美国多数国会意见的事实,而美国国会代表的就是美国民意。即使川普不见得会立即遵守执行,它象征的意涵正是美国对台湾安全与尊严的重视,部份蓝营人士与统媒不必消极看待。

至于习近平完成十九大后的权力巩固,也在对台政策上提出有软有硬的说法,在新的国台办人事尚未就位前,两岸最需要的是"耐心的赛局",静观其变,而非如李克新之流的流氓叫嚣之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