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日本千名顶级技术人员流向中韩企业 /

日本千名顶级技术人员流向中韩企业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获悉,在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约40年里,日本机电企业至少有1000多名国内顶级技术人员流向以中国和韩国为中心的亚洲企业。中韩等国家主要邀请90年代以后因大量裁员而多出的日本核心人才,这些人才为亚洲企业的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日本人才向中韩等国家的流动似乎已经过了高峰期,但先进技术可能会继续流向国外,日本政府也开始讨论应对措施。

“技术实力强的人才正在外流”,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主任研究官藤原绫乃对1976年至2015年春季的约40年的人才动向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日本机电企业的技术人员有490人流入韩国企业,196人流入中国大陆企业,还有350人进入台湾和泰国等的企业。

藤原绫乃利用大数据对这40年里亚洲境内的技术专利内容进行整理,对比在日本企业任职时申请专利的姓名与转职海外后姓名一致的案例,确定了外流人才的数量。仅专利中出现名字的高级技术人员总数就超过1000人,实际外流的人数应该更多。

年轻人才也大量外流

在转职海外企业的日本人才中,韩国有40%以上、中国有近30%来自日立制作所和松下等日本国内的8大企业。较之于快退休的人,相对比较年轻的人才占比更高,中国有90%以上、韩国有70%以上都在50岁以下。藤原表示其中很多是获得了经常被引用专利的“日本顶级人才”。

日本人才向中韩的大移动加速是在2000年代。因IT泡沫破灭和雷曼危机陷入业绩低迷的日本尔必达存储器2012年破产。日本瑞萨电子被迫实施了裁掉一半员工的彻底改革,失去立足之地的优秀半导体技术人员大多都到海外去寻找大展身手的场所。据受到中国企业邀请的一位日本技术人员透露,“2000年代中期有数千名日本技术人员在中国”。此次调查的技术人员只是冰山一角。

9月中旬,在距离韩国首尔西南30公里左右的安山市一家智能手机电子零部件企业的工厂里,2012年从三星集团跳槽过来的高井启二(46岁,化名)正在指导改善产品质量。

“三星集团正在为新工厂寻找技术人员”,2005年在日本一家电子零部件公司担任新技术开发组组长的高井接到了猎头公司的邀请。条件非常诱人,不仅年收入能提高30%以上,还为单身人士提供三室一厅的住房等。哪怕2012年离开三星后,高井凭借曾在三星任职的良好声誉,重新在韩国找工作也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中韩企业实现了迅猛成长。日经旗下QUICK FactSet的数据显示,韩国三星电子2016财年(截至2016年12月)的销售额换算成日元约为20万亿日元,过去10年里翻了一番。中国华为技术的销售额也增加至5倍以上。而在此期间,日本企业的销售额则基本持平,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上文提到的那名在中国工作的日本技术人员指出:“中国企业不到3年能完全复制技术”。随着技术实力大幅提高,韩国企业挖日本人才的情况被认为告一段落,但藤原绫乃认为中国等国家“今后会继续录用日本技术人员”。

提供5000万日元的成果报酬

“年薪3000万日元。工厂步入正轨后还提供5000万日元的成果报酬”,2017年春季,在东芝四日市工厂工作的一位40多岁半导体技术人员接到了自称是猎头公司的热情邀请,对方表示“在中国工作3年就能赚到很多钱”。对开始量产半导体的中国企业来说,决定出售给日美韩联盟的东芝存储器是技术人员的宝库。

日本政府也在警戒人才外流的情况。日本企业占优势的技术不仅是半导体,还有飞机机身等使用的碳纤维和能进行高精度加工的机床等众多技术。

日本10月施行修订版《外汇法》,加强了对安保等相关高级技术外流的防范。担心重要技术会因企业并购外流时,可以对海外投资者等下达出售股份的命令等。

日本的《外汇法》还规定,如果技术人员在跳槽的海外企业泄露日本国内的重要技术,可以对其进行处罚,但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承认,“有时并不能完全掌握外流人员动向”。

新日本制铁(现为新日铁住金)2012年以盗取其最先进的钢板技术等为由,对韩国大型钢铁企业浦项制铁等提起诉讼。新日铁住金的前员工也涉嫌泄露技术。虽然新日铁住金的案例属于“商业间谍”所为,但毋庸置疑的是,人为的技术外流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打击。

如今是物联网(IoT)时代,无论在哪个行业,机电技术人员在亚洲以外的地区也备受欢迎。日本的技术人员中介公司Meitec Next的社长河边真典指出:“不仅是亚洲,人才流向美国谷歌和德国博世等欧美企业也会影响日本未来的竞争力”。

日本猎头公司Genius社长三上俊辅强调:“在日本,技术人员的地位相对较低。应当提高工资水平等,建立让技术人员得到应有回报的机制”。

进入自身能力能尽量得到更高评价的环境是技术人员的根本愿望。越是在全球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跳槽的抗拒越小。仅通过加强监管来保护国家利益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