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这位北大留美精英为何赢一片共鸣 /

父母皆祸害?这位北大留美精英为何赢一片共鸣

曾经的中国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的留美研究生王猛(化名)12年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与父母“决裂”,“拉黑”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北京时间1月30日,该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王父在网络上看到了报道,在给记者回复的信息中,自称会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这件事情,“初步想法是不能把过去简单地看成‘废墟’,否则‘断壁残墙’会阻隔视线,形成隔阂。即使是‘废墟’,也应该用心清理,还可以发现基础、设计、施工中间的诸多问题。这样才能为明天铺平道路,打造新的景观。”

王猛对此表示,会“仔细考虑”父亲的意见。

不过,该事件丝毫没有“退烧”的迹象。一位网民在人民日报的微博官号上留言:“90%的人没资格评论他(王猛),没体会过的人不知道(这样的教育)会给(孩子)自身带来什么样的痛苦。”该评论获得了2.1万个“赞”。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使得这位已跻身“精英阶层”的北大学子要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屏蔽”父母呢?

“父母皆祸害?”

王猛先是追忆小时候“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比如“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王猛自称“大院子弟”,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所有的生活圈子几乎都在大院里,“包括朋友,都是他们(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跳出学校的几乎没有”。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逃离父母的“控制”,但“就在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王猛说,大姨果然像父母一样“照顾”他: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在王猛看来,这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控制。

2005年春节成了王猛在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当时,王猛即将大学毕业,小时候取笑他不会剥鸡蛋的亲戚来到家里,“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讪笑道‘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

王猛介绍,因为小时候不会剥鸡蛋的事,多年来频繁遭到亲戚嘲笑,加上大学几年本就因为动手能力原因显得被动,这次便没有忍住,猛地站起来怒视相对。“这次,父母依然没保护我,也没对亲戚说不”,之后,自然少不了一场争吵。

自那以后,王猛便没在家过春节。2018年春节,他也依然没有回家的想法。毕业后,经历了几年不太顺利的工作,王猛借着英语优势决定留学美国读研。

事件因被冠以“北大学子”的标签而被网民热议(图源:VCG)

对上述“控诉”,王猛父母并不认为自己有错。王母表示:“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王父则认为儿子太“执着”,“放不下”。他也反省,抛开儿子本身性格中的内向,抗挫折能力不强外,自己也有问题,确实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

“比如,他不喜欢的大姨、无法沟通的美国‘老朋友’,或许并没有必要硬要求他一定要联系,应该尊重他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或者给出策略和办法,让他自由选择要好得多,而不是帮他做决定。”

王母说:“不管怎么样,我们爱儿子,希望能跟他重新联系起来。”

有多少中国儿女拉黑了父母?

父母与儿女有代沟并不是新鲜事。但只有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里,我们才能通过某些通讯软件来清晰地观察人心。

在微信出现之前,大陆互联网上早已有“父母皆祸害”的网络讨论小组,那些“被害人”同仇敌忾,聚在一起吐槽父母的所作所为,宣泄解恨。参与吐槽的年轻人通常互不认识,各自也会隐去真实姓名。这样操作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父母。从效果上看,这群年轻人虽然对过往的经历耿耿于怀,但他们并不想和父母完全“绝交”——也许在经济上,他们还没完全独立,还需要依赖家庭。

互联网上各种“小组”算是一种陌生人社交圈,而微信的出现,使互联网从一个陌生人社会被逼进化成熟人社会。和传统熟人社会不一样的是,加一个人的微信,并不代表彼此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熟人”,你甚至和他很不熟,碍于“社交礼仪”,你还不能将他屏蔽于朋友圈之外。

但父母就不同了,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和自己“最熟的人”,却常常沦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如果认为“不让对方看朋友圈是一种失礼”,那么屏蔽父母,可谓是一种“无礼”——在传统社会,这种行为还有可能被斥为“忘恩负义”。

在年轻人看来,这种“无礼”也是无奈之举。众所周知,在朋友圈展示的“我”和真实世界的“我”还有父母眼中的“我”并不是同一个“我”。有人说,朋友圈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它为人提供一个重新建构自我的场所。这时,这些年轻人屏蔽父母就意味深长了:我就是希望他们缺席,希望他们消失,希望他们不再发表任何意见。

父母皆祸害?父母也很无奈(图源:VCG)

鲁迅在1919年就曾预言过这一天,在《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里,认为中国人要“革命革到老子身上”,养育子女要“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一个世纪后,革命仍未成功。有评论认为,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子女仍然是父母的“资产”,或者说是“投资”。评论认为,中国目前养老体系还不完善,“养儿防老”、“养老送终”的传统观念比较强,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父母更缺乏安全感,更容易拿这些观念来“绑架”孩子,干涉孩子的生活。

“这些父母还有冠冕堂皇的借口——我是爱你们的,常常借着这个名义规划子女的生活。这样的利益关系,使亲子关系愈加紧张,往往导致一些畸形的家庭关系。”很多有问题的家庭,父母对子女的“爱”都表现为一种控制,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要求的方式成长,希望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样失败。

“逃离”并不意味着独立

在被“控制”多年后,一些年轻人开始试图逃离这种家庭关系。正如网民评论:“王猛经历的那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只不有些人像你我一样,把这一切藏在角落,跌跌撞撞地长大了,有的人,却把它们都刻在了心里,变成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在互联网时代,这些年轻人终于在微信里掌握了家庭关系的主动权,不仅如此,他们还是互联网的主体——在有关王猛的报道中,底下的评论几乎一边倒地在谴责父母。

“儿子12年不回家,母亲居然还骗外人,说儿子在美国忙。真是死性不改,就只顾着自己的面子。”

不过,也有评论认为,王母不是不爱(儿子),只是不会爱。“爱的心意大家都是有的,只是爱的能力各有不同,不要因此而否定了爱的存在。”

媒体人张丰认为,在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中,最危险的其实是幼年时期,很多父母都会有意无意犯下错误。但是,一个人一旦真正成年,该如何看待过去所发生的一切?该如何对待曾经犯过错的父母?“个人的真正成熟,可能是从原谅父母那一刻开始。原谅不但意味着与父母的和解,也意味着与过去那种紧张关系的和解,或许,原谅才是真正的摆脱。”

也有年轻人在互联网上感慨:“我们和父母,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成长环境,在他们眼里那些爱的方式,在我们眼里很可能是虐待。我们埋怨他们不会做父母,要给我们道歉时,没被教过如何当父母的他们,又该跟谁要一句道歉呢?”

在子女未成年阶段,亲子关系必然以父母为主导,而一旦子女成年,成年后的亲子关系就应当逐渐过渡到以子女为主导。以王猛为代表的“新一代”,用“拉黑”和“万字长文”的方式完成了一次“革命”,但实际上,这种方式无助于修补已经破损的家庭关系。子女成年后,应该让自己直面困难,承担起亲子关系的主导责任,改善亲子关系。

父母不能选择,童年也无法重来,作为成年子女,可以选择的是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以及未来家庭的天伦之乐。有人说,也许,这一代年轻人是到了整体上原谅父母的时候了。

“你可以选择性地给他们看一下你的朋友圈,告诉他们你过得不错。你损失不了什么,因为世界毕竟是你们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