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如果大萧条到来: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

如果大萧条到来: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如果一场新的1929年式大萧条席卷世界,那么,世界将会有怎样的变化?普通人的生活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经济影响

事实上,大萧条能够带给普通人多少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普通人所处的国家是否与国际资本市场连接紧密。如果与国际资本市场联系不多,那么该国民众在大萧条中承受的市场风险也将很有限。

以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为例,苏联经济与外界完全隔绝,这使得该国经济在大萧条中不受丝毫影响,除了数千名慕名而来、寻找工作的西方熟练工人,几乎感受不到大萧条的影响;另外,当时的中国战乱纷繁,向来是外国投资者畏惧的虎狼之地,经济主体自给自足,结果竟然在大萧条中保持了一定的局部繁荣。

不过,假若一国经济与国际资本市场联系紧密,那么该国经济就很难不被大萧条波及,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将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噩梦。

以美国为例,作为经济危机的中心,该国民众曾经鼓起的钱包在泡沫破灭后迅速干瘪,生活水平也急剧下降。1932年9月,《Fortune Magazine》估计,美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将近人口总数的28%(这并不包括陷入贫困的1100万农村人口),他们不得不像畜生一样生活:

据美国历史学家WilliamManchester的记录,当时,“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萝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蔬菜从码头装上 卡车,她们就跟在后边跑,有什么掉下来就捡。中西部地区一所旅馆的厨师把一桶残菜剩羹 放在厨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来个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抢。”

对资金的渴求贯穿整个美国,所有的人都在追求黄金甚至纸币,“银行黄金库存每天要减少2000万元,储户搞不到黄金就要纸币……众多金融平台垮台以后,全国各地银行每天的黄金支付总额陡然增加到3700万元,提款数增加到1.22亿元。各银行门前无不人山人海,争提存款。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有 一位少妇,把孩子出租给排队提款的妇女,每次收二角五分,因为抱着孩子排队,能排在前 头。”

另外,由于美国国内资金紧缺,负债累累的美国投资者被迫从其他国家抽离资金以偿还债务,连带造成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崩溃。

德国受害最惨重,由于该国经济在1929年严重依赖于美国投资,因此,大萧条对其造成的损害几乎就是一场灾难。

譬如在1931年,德国失业人口已经达到600多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勉强保住工作者也面临着收入急剧降低的窘境。据留德博士朱维毅《德意志另一行泪》中对德国老兵的采访记录:

后来的纳粹德国山地师机枪手Barntrop,回想起当时的生活,称“全家一共五口人中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而他竟然总共失业了7 年半的时间!那时我们全家每个星期能够从政府得到7马克的救济,长期吃不饱肚子……我们全家能够买得起的食品就是数量很少的土豆和面包。我的母亲就把土豆煮得稀烂后捣成泥,然后拌上盐,让我们抹在面包上吃,就像今天在面包上抹果酱和黄油那样”。

这位德国的老兵,实际上恰恰是当时德国大多数普通人处境的真实写照。

大萧条中富人的确不易,投资者极易破产,但穷人的生活更让人痛心

思想影响和政治影响

而且,大萧条中资产价格的急剧下跌,使得大量的中产阶级沦为赤贫的穷人。

思想影响

主张政府救助的社会主义思想迅速成为西方舆论的着迷对象。在此期间,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崩溃和普通大众一贫如洗的知识分子们,很多都成为社会主义的拥簇。西班牙的瑰宝画家毕加索,逐渐成为了一个古怪的社会主义信仰者;大作家海明威被西班牙人民阵线的“平等口号”所吸引,一度成为国际纵队中的一名布尔什维克式军人;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目睹了苏联不受大萧条影响的经济,对斯大林报以令人羞愧的恭维;罗斯福总统及其身边的顾问霍普金斯也开始认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部分政策;即便是极右翼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要在公开场合标榜社会主义,以迎合自己的支持者。

英国社会主义思想浓厚之工党支持者在大萧条(1929-1938)的帮助下急剧增加,直到二战爆发后缩减(data from House of Commons Library briefing )

激进组织或政党崛起

同时,大规模的失业,使得各国工薪阶层从工作的劳累中挣脱出来,并投入到政治运动的浪潮之中。令人生畏的美国工会和祸乱世界的德国纳粹党,在此期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并实现了历史性的崛起。

与之相应的,社会动荡也成为当时各国的主要问题。

大萧条期间,美国工人参加工会的人数

1933年 268.9万

1934年 308.8万

1935年 358.4万

1936年 398.9万

1937年 700.1万

1938年 803.4万

1939年 876.4万

纳粹党支持率与失业人数之间的关系

政府的应对——独裁政权大量出现

由于激进政治组织的崛起,使得受大萧条影响的各国政府不得不强化自身权力,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受大萧条引发的动荡影响,1929年,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废除宪法,下令议会休会,让自己独揽行政权力;1933年3月,希特勒颁布《解决人民和国家痛苦的法例》,开始在德国建立独裁统治;1933年3月,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为了维持局势稳定,建立了法西斯体制;同样在1933年,葡萄牙元首萨拉查建立了法西斯式的葡萄牙青年团与国家军团,以夯实国家的秩序;1933年之后,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也大大拓展了自己的权力(把握了立法的引导权、建立围绕总统的办公机构如预算局),以至于被部分美国舆论抨击为独裁者;而西班牙在脆弱动荡的民主之后,于1936年建立了佛朗哥独裁政府。

陶尔斐斯,1932年5月出任总理,领导由基督社会党、乡村同盟及保安团政治分支组成的脆弱多数联合政府。1933年3月,议会议长及副议长为了可以在议会中投票而辞职,陶尔斐斯趁机停止议会运作,以紧急法令管治国家,取缔共产党、奥地利纳粹党和其他反对党,逐渐走向专制

国际局势影响

经济灾难和政治动荡,不但使得原本稳定国际秩序的各个保守派大国变得虚弱,也严重削弱了英美法等国干预外国事务的意愿,更重要的是,那些原本就对国际秩序不满大国,在国内政治的压力下,于国际问题上也愈来愈激进甚至冒险。

英美法三国在大萧条中损失惨重,美国GDP在大萧条中暴跌一半以上,国力不复原本的荣光,英法两国更是如此;

美国GDP在大萧条中腰斩

考虑到三大民主国家普通民众生活愈发贫困,民众普遍关心自己的救济金,而不是世界局势的安危。在1938年的捷克苏台德危机中,当时的英国选民最关心的问题并非捷克与德国之间的战争可能,而是关乎自己生活条件的《住房法案》(英国住房法案,1938年通过,是张伯伦的一大政绩)。因此,当英国首相张伯伦发出置身事外的声明时,实际上代表的是当时英国民众的心声。

“无论我们对一个强邻压境下的遥远小国抱有多么大的同情,都不能成为将整个大英帝国卷入一场战争中的理由”。

——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对捷克苏台德问题的声明

另外,同样受国内急剧增长的潜在动荡威胁,那些不满于国际秩序的大国,往往倾向于采取激进手段改变现状。

1931年,不满于远东国际秩序的日本少壮军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6年,墨索里尼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希特勒紧随其后,入侵了莱茵河;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1938年,希特勒先后入侵了奥地利和捷克;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所以,大萧条带给个人的是贫困和绝望,带给国家的是动荡和独裁,带给世界的则是保守大国的孤立主义和激进大国的战争冒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