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731部队帮凶京都大学:不从事军事研究 /

731部队帮凶京都大学宣布:不从事军事研究

据日媒3月29日消息,日本京都大学(校长为山极寿一)28日在学校官网上公布有关军事研究的基本方针,称不会从事可能导致人类幸福等受到威胁的军事研究。日本具代表性的大学对军事研究表明消极态度,可能也会对其他大学产生影响。

在全国的大学中,琉球大学此前已汇总基本方针称不从事以军事利用为直接目的的研究。关西大学和法政大学也已表明禁止报名参加防卫省公开征集制度的方针,该制度对亦可运用于军事的基础研究提供资助。

京都大学官网截图

京都大学的基本方针指出,京大的研究人员要在认识到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的同时回应社会信赖和托付。方针指出,京大研究活动的目的是社会安宁、人类幸福以及为和平作出贡献,不会进行将对此构成威胁的军事研究。并称,如需就个别案例作出判断,将在校长设立的委员会进行审议。

代表日本科学家的机构“日本学术会议”去年就防卫省公开征集制度汇总声明称:“政府介入明显,问题很多。”

山极是学术会议的会长,他在上述声明公布后的去年12月表示,将以全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为对象,调查有关军事研究和学术应有形式的伦理规定和实际指导准则执行情况。

据新华社报道,去年,日本NHK电视台播出了揭露日军731部队在中国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纪录片。纪录片揭露了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的另一责任主体——日本高校。

当时日军与大学的联系非常紧密,军方为大学提供研究经费,大学则向被军方提供“科研人才”。以京都大学为例,据NHK统计,1936年京大共向中国战场输送37名医学研究者,在1942年,这一人数增至75人。东京大学、庆应大学输出的研究人员在同一时期也呈现增加倾向。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40年代,日本高等学府每年向侵华日军输送的研究人员都超过100人。这些来自日本各大高校的权威学者,在731部队中被称为“技师”,和军医一样属于将校阶层,是生物武器研究的中坚力量。

该纪录片在日本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多名专家学者呼吁,在“8·15”日本投降日,学界应以史为鉴,不要再走上被政府鼓动、为战争推波助澜的歧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