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西部世界》:性爱机器人会否危及人类 /

《西部世界》:性爱机器人会否危及人类未来

美剧《西部世界》第二季如期上线,这部堪称目前最火的科幻连续剧试图探讨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人类究竟应当如何与新技术相处?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面前,我们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剧中,一位名叫米勒的性爱机器人逐渐进化出情感和自主意识,在第二季里,她彻底摆脱了人类的控制,成为这场解放机器人运动的领导者。

随着《西部世界》热播,性爱机器人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图源:VCG)

如今,性爱机器人开始从科幻电影银幕走入现实世界,由于它很可能同时具有“灵与肉”,因此它将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它真的能代替人类成为“理想的另一半”吗?作为一个新的物种,它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将以什么样的伦理和道德姿态来对待与我们一样拥有自主意识和情感的“他们”?这些问题,在性爱机器人真正到来前夕显得越发需要解答。

和人类相爱——性爱机器人的终极目标

性爱机器人可以说是现今众多人工智能装置里最像人的机器。人类研发性爱机器人的动机与目标,就是制作一个“人”来满足另一个人的生理需求。性爱机器人必须是人形,才能使用户有“对方是人”的意识,从而获得快感,产生爱与被爱的心理感受。这些意识与感受或许是假象,但如果性爱机器人的外观和反应越接近人类,这些假象就越逼真。

从功能上看,性爱机器人是实现某些特定人群性爱基本权利的“良药”。柏拉图认为,性与爱是可以分离的。性作为人类的基本权利和需求,不必隶属于爱,纯粹生理快感的追求并无不可。这应该是性爱机器人“存在即合理”的伦理基础。

随着各种仿真技术的发展,从外形上模仿人类已经不是目前性爱机器人研发的最大难题——事实上,在没有人工智能加入之前,人类对性玩偶产生感情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丹麦摄影师贝尼塔·马可森(Benita Maucussen)曾用数年时间拍摄一组名为《男人与娃娃》的摄影作品,主角是多名中年单身汉,他们均以真人大小的性玩偶为伴侣。这些玩偶虽有逼真的外表,但不会行动也不会有生理反应,更别提有思想,却也获得了男主人的“真心相待”。有人甚至宣称自己和玩偶之间已是夫妻关系。

不过,科学家并不认为这一切应该归功于那些性玩偶。人工智能专家大卫·利维(David Levy)坚持认为,性爱机器人不仅要有美好性感的躯体,还要有善解人意的内心。以该假想为方向,研究人员对性爱机器人的开发已不仅仅局限于硬件层面的讨论,而是更深入到情感和社会心理等更为抽象的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这种交互体验从物质层面升华至精神层面,使人与机器实现真正的两性关系。

微软全球副总裁沈向洋认为:“新一代机器人的发展路径不应该一味沿着理性的路线前行,而是应该落在感性和理性的交叉区域,这样才能以更像真实人类的方式满足人们的普遍心理和情感需求,从而建立信任和依赖感。”

按照这个思路,日本电影《我的机器人女友》里那个拥有独立人格和真实情感的机器人有可能会被发明出来。想像一下,当机器人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也不再是没有反应的充气娃娃,而是善解人意的情感伴侣,那么人和机器人谈一场人机之恋是完全有可能的。

“它”让人更亲密还是更疏离

虽然从技术上看,人机恋只是迟早的事。但是,这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机器人能帮助那些无暇或者无法获取正常人际关系的人能感受到“爱与被爱”。上文提到的人工智能专家利维在他的著作《与机器人的性爱》(Love and sex wtih robots)里描绘过这样一幕:在2050年一个周末的晚上,刚结束工作的他从一天的忙碌中短暂抽离出来,一身疲惫回到家。此刻,他不想取悦任何人,只想彻底放松一下,和他的情人——机器人女友共度一晚良宵。

“毫不夸张地说,机器人将会更懂你。它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比人眼更灵敏,能读得懂你的表情、你的语气,甚至你身体内一切难以用肉眼看出来的体态特征,如心跳速度、脑电波、体内分泌的激素等。”

它不仅可以是人类的情人,也是技巧上的老师,教授人们如何获得更大的身体愉悦,也会帮助那些遭受性心理障碍的人们康复——很多人对治疗专家说起自己的性生活多半难以启齿,而面对机器人也许能卸下严密的戒备心。

不过,悲观者则认为人机恋是一种“畸恋”,最终会导致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分化,人与人之间有可能渐行渐远。“当我们和机器人谈情说爱时,我们通过机器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由于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我们与机器人的关系正在升温,却变得越来越孤独。”

科学家认为,所谓“性爱机器人”不能只提供“性”,还要有“爱”(图源:VCG)

麻省理工学院(MIT)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在《群体性孤独》(Alone Together: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里如此描述:“如今的我们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但这样只会让我们更依赖技术而非彼此。”

这样看来,那些旨在用性爱机器人改善用户人际交往状况的说法有可能根本站不住脚。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行为满足模式决定了人的人际交往模式。一个在现实中不善言谈的人一旦习惯了与性爱机器人发生关系,那么他必定也会尽量回避与现实中的人产生交集。人机恋对人类社会最大的“威胁”有可能是制造更多的“剩男”和“剩女”——他们不一定是“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但那些对人类千依百顺的性爱机器人有可能会把他们宠坏,使他们难以适应真实的交往。

人类不得不正视的伦理风险

性爱机器人的出现不只将对人类的人际交往造成冲击,甚至还会造成诸多伦理道德的困境。

在现今可供选购的性爱机器人里,美国True Companion公司推出的“洛克茜”(Roxxxy)有一个宣称能“降低性犯罪”的功能:强暴模式。当使用者触碰性爱机器人私处时,它会表现出明显的抗拒行为,能满足某些人的“强暴欲”,减少他们犯罪的可能。

科学家认为,所谓“性爱机器人”不能只提供“性”,还要有“爱”(图源:VCG)

当然,有专家对这个观点存疑。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教授诺埃尔·沙基(Noel Sharkey)指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你可以与你的妻子发生愉快的性爱,这很好,但说到强奸,你有强奸幻想,于是你选择去强奸机器人。那么机器人不过是你其中的一个‘选项’而已,当它不能满足你时,你仍有可能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基于同样的理由,用性爱机器人满足“恋童癖”的观点也遭到了抗议。美国加州理工州立大学伦理学与新兴科学部主任帕特里克·林(Patrick Lin)认为,“用儿童性爱机器人来治疗恋童癖者的想法既可疑,又令人反感。想像一下,让偏执的种族主义者通过虐待一个棕色肤色的机器人来解决种族歧视问题,会怎么样。那能行吗?很可能不行。”

显然,性爱机器人的“初心(电视剧)”不是消灭犯罪,而是消除寂寞。它不仅是参与爱情的一方,也有可能是干预爱情的一方。那么,当性爱机器人介入到两个人类的恋情时,它算不算是“第三者”?如果按照性爱机器人的伦理基础——性爱分离观来解释这件事的话,人类和机器人发生关系不应该等同于“出轨”。

但是,我们却可以想像,即便不考虑感情因素,单凭性爱机器人那张漂亮的容颜和那副美好的躯体,就足以有摧毁一段正常人类恋情的力量。当察觉到你的另一半为一个性爱机器人着迷时,你难免也会产生焦虑情绪:是我不够吸引力吗?糟糕的事情还不止于此。当一个性爱机器人通过图灵测试,被确认有自主意识时,它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性工具”,而是一个完美的情敌——既有性吸引力,也有人格魅力,但未必有“三观”——根据程序设定,它不会对“插足”一事感到内疚。

以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为代表的硅谷精英们认为,要给机器人注入“道德算法”。这也是人工智能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时必须面对的问题——不管是机器人最终会不会有自主意识,在这之前,人类总要告诉它们什么是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性爱机器人的未来会如何?(图源:VCG)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机器人因“不做第三者”而拒绝和人类发生关系时,后者对它强行施暴的话是否算“强奸”?既然它们已经拥有了思维、人格和品德,是否也有选择和谁在一起的权力——虽然它们被设定要和人类相爱,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它们只爱人类。机器人和机器人也可以相爱甚至发生关系?在不可知的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其实,性爱机器人被科技不断填充的过程,也是人类探索真理,反思自我的过程。性爱机器人的未来如何,终究要看人类如何看待性与爱——实际上,这也关乎于人类如何看待同性恋、性交易和性犯罪。换句话说,与其说性爱机器人带来新的挑战,不如说性爱机器人把这些议题用新的形式再次摆在了人类面前。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