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留学在外为什么选择对父母报喜不报忧 /

留学在外,我们为什么选择对父母报喜不报忧?

做为留学生,我们一方面很孤独,很想和父母交流,也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在海外生活的五味陈杂;但同时又不想让他们过于担心,也不想他们知道太多反过来干涉自己的生活。于是“报喜不报忧”便成了沟通的主旋律。

很多留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一开始出国的时候,因为兴奋因为想家会经常和家人打很长时间的电话或者视频。不管是分享新鲜的见闻还是诉苦抱怨,家人总是排名第一位的倾诉对象。

但是慢慢的,你变得不是那么爱给家里通话,如果要通话很多时候也是因为遇到了实质的问题和需求。到后来,“都挺好的”“还行”“你别担心了”“我自己看着办”变成了口头禅。或许你也看到了视频那头爸妈担忧但又欲言又止的表情,但是你却觉得有些话真的说不出口,又或者觉得说了也没有用,不如不说。

报喜不报忧是种体贴

我曾经的一个室友S,经常会面无表情的回家,一句话也不说的钻进房间,几分钟之后就能隔着门听到她在情绪激动的和父母通话(国外的house普遍有隔音不算太好的问题)。虽然无意偷听,但因为S经常情不自禁到放声大骂甚至大哭,所以作为室友我们都清楚她是在视频里和她爸妈抱怨留学路上不顺心的事情。但每次等她通完话走出房间时,都会表现得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很显然,她把父母当做自己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有室友觉得S这样的发泄方式很不成熟。虽然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父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身在国外交到知心的朋友不易,如果苦恼的事情在父母这里都不能敞开心扉的说,那还能指望谁来倾听呢? 但是独自在国外生活必然会遇到无数艰难,如果每次遇到挫折就惊动千里之外的父母,这不仅会让他们在国内劳神担心,也会养成依赖的性格,无法无法锻炼自己的独立性。

S虽然留学了好几年,但是学习生活上的大小决定几乎都需要父母的参与,平时说话也是三句话不离“我妈说”。一方面S的家长喜欢事无巨细的询问她在外生活的点滴,甚至想要远程遥控她的生活;另一方面,S自己也没有能力脱离父母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困难,每当在现实中受挫,就会躲进父母的庇护中。这样的关系表面看起来很和谐,S也会以为和父母无话不说是亲密的表现,但事实上这是缺乏独立的结果。

所以很多人觉得“报喜不报忧”是一种长大的表现,因为只和父母说“喜”不说“忧”不仅仅需要生活上的独立,更需要情感和精神上的独立。因为“不报忧”说明你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与其让自己的问题和情绪影响他人,不如选择自己扛起所有的责任,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报喜不报忧是一种无奈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报喜不报忧”都出于善意的体贴。其实“不报忧”并不是说自己出了事硬是逞强不说,毕竟孤身在外如果真的遇到挂科、诈骗或者意外肯定是需要家里的帮助。“不报忧”更多时候只是一种选择性的交流:只说符合父母期望的事情,而轻描淡写或者闭口不谈那些不符合的。

因为对于留学生来说,我们和家长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习惯中,所以很多时候自己在国外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家长理解不了,就算解释也无法获得家长的感同身受,反而可能换来不明所以的评价、说教、和指责。所以,很多留学生并不喜欢和父母多聊自己的生活。“报喜不报忧”可能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让家长只听到他们想知道的内容。

比如刚出国时,很多留学生买什么东西都会习惯性的乘上汇率和国内的价格比对,一开始的时候难免觉得物价好高,超市里什么都贵。而这个时候,每当发现一些比国内要便宜的东西时会感到特别兴奋,会像捡了大便宜似的买上一些,即便可能自己也并不是特别的需要。

朋友A就是这样,她在逛超市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凤爪要比国内划算不少,所以经常会买了回家炖上一锅啃着吃。她本想和老妈说让她知道自己学会精打细算会过日子了。没想到老妈不屑的说,不就是鸡脚吗?就是因为外国人不吃的东西才会便宜。你也不要吃那个,买点好的牛排,不差那点钱。

A真的觉得瞬间被泼了一盆冷水。本来挺得意自己既能省钱又解了嘴馋的法子,但是被老妈不冷不热的一通说之后看到凤爪都没有吃的兴致了。

再比如留学后,你想要学着自己承担更多责任,想要独自解决一些问题,但有的父母还是习惯性的以为你什么都不懂,需要他们来做主,经常会否定甚至干涉你的决定。

朋友C一直觉得住在学校宿舍价格比较高,而且几个玩的比较好的中国朋友都不住校,所以一心想着和他们合租house。但是把想合租的事情告诉家长后,却换了一番说教:好好的学校宿舍不住怎么在外面租房住呢?学校宿舍更安全而且也有机会多交外国朋友,整天和中国人住一起还出国干什么。

C觉得父母的关注点完全和自己不在一个频道上。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最有发言权,不明情况的爸妈完全只凭自己的想象和道听途说就来对自己的决定指手画脚,让C觉得跟他们解释就是浪费时间,不如不说。

报喜不报忧是一种逃避

做为留学生,我们一方面很孤独,很想和父母交流,也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在海外生活的五味陈杂,但同时又不想让他们过于担心,也不想他们知道太多反过来干涉自己的生活。

与家人在空间上的距离带给我们独立性的同时,也埋下关系疏远的隐患。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和父母说话,而是我们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如何在传达自己情绪的同时不让他们过度焦虑,如何在获得安慰和支持的同时不被他们的意见左右, 如何在精神断奶的同时维系和他们亲情上的连接。

留学是意味着要学会独立,学会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学会了解清楚自己和别人的界限。而这往往需要挑战中国文化下父母素来的权威与控制。

在这个角度看,“报喜不报忧”不过是一种妥协的策略。可能我们认为的“喜”——那些新的尝试,新的挑战,新的生活方式,在父母的眼中却是一种“忧”——对于未知的陌生,对于潜在风险的恐惧,对于不可控的担忧。只汇报两代人公认的“喜”,但是延缓或者回避那些可能存在不同理解的“忧”。表面上以为是种成熟的“报喜不报忧”,可能只是在掩饰两代人在选择、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上认知的偏差。

报喜不报忧只是临时方案

怎么做才能减少与父母沟通时的摩擦呢?篇幅限制,只简短说几个小建议。

首先,不要固执的认为父母就是无法理解无法沟通。“报喜不报忧”的方法短期可以用来敷衍,但是很多事情“纸包不住火”,不可能一直瞒着父母,而且他们也会感觉到你的吞吞吐吐。想要获得理解和支持,必须要自己主动跨出这一步,毕竟你在国外,如果你坚持选择不说,父母是真的没有办法通过别人来了解你在想什么的。

其次,分清看法和事实。事实是国外凤爪很便宜,我的看法是经常吃凤爪比较省钱,但是老妈的看法是便宜没好货。事实是客观的,但是看法是主观的。绝大多数冲突的产生都是因为每个人看法角度的不同。牢记这一点,在表达自己和聆听别人的时候区分开这两者会避免很多无用的争吵。

再者,注意交流时双方的情绪。情绪是一个感测器,当你明显发觉自己或者对方发急了或者伤心的时候,肯定是触碰到了双方在观念上有分歧的部分。这个时候最常用的技巧就是“热情绪,冷处理”——气头上不说话,先静一静,好好想一下为什么突然发了脾气,到底是什么让你觉得这么不爽。

最后,明确双方的需求。划清沟通的界限,当听到评价或者指责时要及时的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感受:即便父母坚持也要表达出来,这是为自己发声。如果是寻求父母的意见或者建议,也明确只是作为参考,但是最后的决定自己必须参与,因为关乎自己的生活。

或许在下次与父母的通话中,你可以试试看,除了“不报忧”,还会有很多方式可以更好的沟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