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近平谈论世界大势 定调外交“三观” /

习近平谈论世界大势 定调外交“三观”

时隔四年,中共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6月22日至6月23日再度召开,为下一阶段中国外交工作定下了基调。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与角色观”。

政治观察人士表示,这是中共依据现在的国际形势,首次提出了这三观,以此对中国外交定调,来解答如何应对国际形势的挑战。

习近平通过阐述“三观”来为中国外交工作定调

从中国自身与世界其他国家借鉴历史

所谓历史观,按照官方通稿,即“不仅要看现在的国际形势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

对于历史,既有中国自身的历史,也有世界上其他国家兴衰的历史。中国既有古代汉唐盛世的荣耀记忆,也有近代经历国运衰退,向西方列强与日本割地赔款,导致江河破碎带来的屈辱,这都会给中国现如今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经验借鉴,特别是近些年来实行“中国制造2025”、打造世界一流海军等路线,正是基于中国近代海上无法阻挡西方与日本入侵的经验。

而其他国家崛起的历史,也可以向经济与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的中国提供经验教训。无论是二战时期的德国与日本,还是冷战时期的苏联,都因为追求与自身国力不匹配的扩张路线,导致在长期的国际竞争中失败。

当前国际社会仍有很强的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他们基于对历史上强国必霸的逻辑,认为中国随着经济与军事实力增强,也会走向扩张道路,给其他国家安全造成危害。中国近些年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主张和平发展,正是基于对历史上其他崛起国过于依仗武力扩张路线导致失败的反思。

未来中国仍需要实践来证明自己走出了强国必霸的历史陷阱,来回击“中国威胁论”的质疑。

中国正在致力建造世界一流海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