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贸易战下 疫苗引爆针对中共的假新闻 /

中美贸易战下 问题疫苗引爆针对中共的假新闻

中国长生生物集团问题疫苗的巨大丑闻一石激起千层浪。商业良心的败坏、医疗系统的腐败、法律量刑的逻辑都令人瞠目结舌。随着疫苗事件的不断发酵,更多的丑闻不断浮出水面(电视剧),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谣言,其中一则把疫苗问题和中美贸易战联系在了一起。

7月24日,中国社交网站出现一则截图,声称是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推特(Twitter),推文中表示,他不愿意见中国副主席王岐山,因为“和一个生产假疫苗的国家无话可谈”。

当然,特朗普从未说不愿和中国谈判,也不太可能把中国国内的问题疫苗和中美贸易战挂钩,但是这个“假新闻”仍然得到了不少关注,蹿红网络。谣言止于智者,但是谣言的根源和流传度总是和现实脱不开干系。

问题疫苗发生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引发流言(图源:AP)

中美贸易战发展到今天,美国的目的已经十分明确,所谓的“不公平贸易”以及逆差问题只是表面,美国最终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和最新技术革命中的世界主导权。特朗普的这条“假推特”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疑惑甚至轻信,也是因为美国一直以来利用中国内部的产业问题以及人权问题打压中国的崛起。

几天前,美国白宫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Peter Navarro)表示中国和世界的贸易关系是一场“零和博弈”,而特朗普以及其他贸易高官同样多次批评中国的“经济侵略”。而欧盟虽然并不同意贸易战的做法,但是仍然表示对美国的这些指控基本同意。

虽然这些指控充满了西方传统意识形态的色彩和对中国发展的偏见认识,但是究其根本,仍然说明世界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感到不信任。

此次的疫苗风波,再次揭开了中国产业以及“中国制造”亟待正视和分析解决的弊病。

美国通过贸易战打击中国高端制造业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

首先,用无底线的低价进行恶性竞争。曝光长生生物的长篇网文中,描述了涉事人之一杜伟民如何用拉低价格的方式抢占山头。文章提到,乙肝疫苗单人份的出厂价格本在15元(1人民币约合0.12美元)左右,而杜伟民所在公司则直接报价6.9元,这也就是他迅速拿下疫苗项目订单的原因。

然而,这实际上比其他研究所的成本价还要低,甚至低于国家规定的出厂价格,然而这种恶性竞争并没有影响到疫苗的销售,反而成为杜伟民成功的基础。国内市场的成功,往往在海外市场被效仿。中国已经连续23年成为遭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2017年中国共遭遇21个国家(地区)发起贸易救济调查75起,涉案金额110亿美元。

自然,并不是每一项指控都有理有据,但是这一问题仍旧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产品的固有印象,也绝不只是存在于医疗领域,值得反思。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