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纽约时报用这词形容汉服…你能接受吗 /

纽约时报竟用这个词来形容汉服…你能接受吗

▲汉服中的“袄裙”

原标题:《纽约时报》竟用了这个词来形容汉服……你能接受吗?

总喜欢搞事的《纽约时报》,最近又刊登了一篇“奇文”……

在欣赏《纽约时报》的“奇文”前,主页君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汉服。

(图via网络)

所谓“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和藏族的藏袍、苗族的苗服等意义类似,就是民族服装。

在历史中,由于岁月变迁、朝代更替、民族融合等多种情况,汉族的传统服饰也发展出了许多种形制: 褙子、齐胸襦裙、交领襦裙、袄裙、直裾、圆领袍、马面裙……(就和咱们今天有连衣裙/七分裤/风衣/背带裤等不同款式是一样哒!)

汉服的爱好者如今越来越多。

在11.22 ,也就是上周四,汉服爱好者们还过起了他们自己的“节日”——汉服出行日。大家穿上民族服装走上街头,融入生活,既传播了传统文化,也给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

(图via网络)

但就在今年“汉服出行日”过后的第二天,也就是上周五——美媒《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汉服的文章。

标题是这样的——

▲“上千年的复古服装,带着民族主义情绪的时尚宣言”(via New York Times)

首先看到这篇文章的是主页君的同事。她知道我就是汉服爱好者,便过来问我:你觉得用“nationalist” (民族主义)这个词来形容汉服,合适吗?

我第一反应就是:作死的纽约时报又来黑了! 这当然不合适啊!!

“民族主义” 这词吧,从字面上看似乎挺中性的。但相信熟悉英语、尤其阅读外媒报道比较多的小伙伴一定知道,这词用在正面的场合并不多。

当外媒形容一个人是“民族主义者”时,多半带着点隐喻:这个人盲目爱国,自大,非理性,甚至有点民粹思想。

当特朗普童鞋高喊着“America first” 、并大行臭名昭著的贸易保护主义时,没少被世界各大媒体批评是“nationalist”(民族主义者)。

(图via网络)

或者,咱们也可以通过《华盛顿邮报》的这段内容来弄清“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区别:

Nationalism vs. patriotism

民族主义VS 爱国主义

Patriotism is fundamental to liberty because pride in one’s nation-state, and a willingness to defend it if necessary, is the basis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Patriotism is the courage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爱国主义是自由之基础,因为它是国家自豪感,是必要时能捍卫国家的决心,是民族独立的基础。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决的勇气。

By contrast, nationalism is patriotism transformed into a sentiment of superiority and aggression toward other countries. Nationalism is the poisonous idea that one’s country is superior to somebody else’s. Nationalism is intrinsically a cause of war and imperialism.

相反,民族主义则是将爱国主义转化为对其他国家的优越感和侵略感。它是一种有害的观念,认为自己国家比别国优越。 民族主义本质上是战争和帝国主义的起因。

▲Nationalism vs. patriotism (via Washington Post)

《华盛顿邮报》关于“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区别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明白为啥《纽约时报》说汉服的重新流行是“民族主义情绪” ,有多么荒唐和可笑了吧

但这还只是标题。接下来,咱们来围观下这篇文章究竟有多奇葩——

全是槽点!

先是文章的开头——

(以下翻译部分via纽约时报中文网)

They flocked together in silky, flowing gowns, arms draped in billowing sleeves, with many wearing high black hats or intricate floral headpieces as a flourish.

他们聚集在一起,穿着丝滑飘逸的长袍,手臂覆盖着成褶垂下如波浪一般的袖子,许多人戴着高高的黑色帽子或者繁复的花朵头饰。

If they resembled time travelers teleported from a Chinese imperial ritual of a thousand years ago, that was just the desired effect.

如果你觉得,他们看上去像是从一千年前的中国帝王仪礼上穿越过来的时间旅行者, 那么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效果。

▲A Retro Fashion Statement in 1,000-Year-Old Gowns, With Nationalist Fringe (via New York Times)

先不说别的……作者你确定“像是一千年前穿越过来的时间旅行者”是他们“想要的效果”吗?

你不知道绝大多数汉服爱好者最讨厌被别人叫做“穿越” 吗?

来看微博网友的吐槽——

@海上升明月Lancy:

汉服不是穿越,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服饰, 跟日本人的和服一样,有节日随时可以穿出门。

@衣容姑娘:

穿着汉服出去玩,后突然听到隔壁桌的人说,诶他们怎么吃饭啊。然后我就转过去看了一眼,隔壁桌大叔就问,诶姑娘,你们用手机吗?

?!我只是纯粹喜欢穿汉服,又不是穿越的。

@不慕苏禾:

汉服从来就不是穿越,也不是复古:穿上汉服说穿越, 或者说穿着影楼和古装冒充汉服继续加上穿越二字。我大抵不是特别喜欢听到有人用这样的标签固定在汉服身上。

@落沫静言:

汉服的定义不是古装,而是民族服装, 不是时间象征而是群体的象征,身着汉服并非是穿越。

同理可得,你看到藏族同胞穿藏袍会觉得他们是古人吗?看到日本人穿和服会觉得他们是穿越到现代来的吗?

接着,作者又自以为是地这样写道:

Hanfu draws on the idea that China’s ethnic Han majority — who make up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 should show their pride by wearing clothes like those worn before Manchu armies from the north occupied China and ruled it as the Qing dynasty from 1644.

汉服利用了这样一种观点: 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占全国人口90%以上——应该穿着清朝以前的服装来展现他们的自豪感, 也就是北方的满人军队于1644年占领中国并开始其统治之前。

▲A Retro Fashion Statement in 1,000-Year-Old Gowns, With Nationalist Fringe

然后呢,直接借由他人之口,把汉服强行同“民族主义”扯上了关系……

“Most people in the Hanfu movement that I met were nationalists looking for the thrill of wearing traditional clothing,” said Kevin Carrico, a lecturer in Chinese studies at Macquarie University in Australia who has written a book on the movement.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从事中国研究的讲师凯大熊说,“我见过的汉服运动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民族主义者,寻求的是穿着传统服饰的刺激。” 他写了一本关于这一运动的书。

▲A Retro Fashion Statement in 1,000-Year-Old Gowns, With Nationalist Fringe

楼上这位盆友,怎么我见过的汉服爱好者绝大多数都不是民族主义者?你见过的就恰好是?还要“寻求穿传统服饰的刺激”?

既然说上面这位学者专门写过一本跟“汉服运动”有关的书,那么主页君也顺带去查了下。

一查不得了,这书光介绍就极为奇葩——

▲书名为《大汉民族:当今中国的种族、民族主义与传统》(以下简称《大汉》

The Great Han is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he Han Clothing Movement, a neotraditionalist and racial nationalist movement that has emerged in China since 2001.

《大汉》是关于汉服运动的民族志研究。汉服运动是自2001年起在中国兴起的新传统主义与种族民族主义运动。(又是种族又是民族主义,这标签贴得真溜啊)

Participants come together both online and in person in cities across China to revitalize their utopian vision of the authentic “Great Han” and corresponding “real China” through pseudotraditional ethnic dress, reinvented Confucian ritual, and anti-foreign sentiment.

线上线下的参与者们聚集起来,通过穿这种伪传统的民族服饰,来复兴他们对于真正的“大汉民族”及相对应的“真正中国”的乌托邦式愿景,并重新恢复儒家礼制,营造排外情绪。(凭什么说汉服是“伪传统”?凭什么说穿汉服就是要恢复儒家礼制?还排外?还乌托邦?你到底在阴谋论个啥?)

Analyzing the movement’s ideas and practices, this book argues that the vision of a pure, perfectly ordered, ethnically homogeneous, and secure society is in fact a fantasy constructed in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ing realities of the present.

这本书分析了汉服运动的想法与实践,它认为,一个纯粹、完美、有序、民族单一、安全的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幻想。(他们)建立这个幻想,来应对充满挑战的现实。 (我穿个汉服就要建立个幻想社会?这是哪门子的意淫逻辑?)

(via ucpress.edu/book/9780520295506/the-great-han)

先是胡乱贴标签、恶意中伤,接着阴谋论地上纲上线,把一件衣服强行叠加上各种奇怪的隐喻。

这种充满了无知与刻薄的书,除了加深西方对于中国传统服饰以至于传统文化的误解,没有半点用处。 (又或许“加深误解”才是作者的本意吧)

回到《纽约时报》的报道中。

接下来这两段,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Han became an oppressed ethnic grouping,” Mr. Gu said, wearing a powder-blue silk gown. “For me, now, I feel that maybe this is a kind of pushback.”

“汉族变成了一个受压迫的民族群体,” 穿着一件浅蓝色丝绸长衫的顾蒙说。“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这可能是一种反抗。 ”

Hanfu followers’ dedication to celebrating Han identity can spill into chauvinism toward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like Uighurs and Tibetans.

汉服爱好者对汉人身份的彰显,在维吾尔族和藏族等中国少数民族看来,也许构成一种沙文主义。

▲A Retro Fashion Statement in 1,000-Year-Old Gowns, With Nationalist Fringe

……这作者的想象力是有多丰富?上下文没有提到任何相关的内容,也没有采访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同胞,就突然冒出一句“对少数民族的沙文主义”?

这种毫无逻辑、完全站不住脚的无中生有,你是怎么好意思写下来的??

好吧……如果作者真的中文不好,或者选择性对一些真实信息视而不见,那么我来给你补充一点既是少数民族、又是汉服爱好者的真实声音——

@闻人清歌a:欢迎汉服少数民族同胞同袍来打卡~(祝:“同袍”是汉服爱好者对彼此的称呼)

@雅馨轻扬:这里户口本鲜卑(锡伯) 有八分之五汉族血

@忠忠月饼:这里壮族

@眉目倩兮:苗族

@L1ng丿:准备入(汉服)坑的朝鲜族

@远客:我户口本上是壮族,但是有四分之三汉族血统

@闻人清歌a:正常,汉壮本来一家亲,中华民族大家庭从来都是一家亲,欢迎壮族同胞同袍,中秋节快乐

▲【56x民族卡】有汉服少数民族同胞同袍吗(via 百度贴吧汉服吧)

(图via@小婳渣三三)

《纽约时报》的报道里还有很多槽点,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作者对于汉服的无知愚昧、对汉服爱好者的中伤抹黑,字里行间清清楚楚。

其实,无知与抹黑的绝不仅是这一篇报道。上周的“D&G辱华事件”,以及再之前的许许多多风波,全都体现了这样一点——

西方对于中国文化,充满了傲慢与偏见。

(图via网络)

大多数西方舆论对于中华文明,不是单一过时的审美刻板印象,就是居高临下的评头论足,甚至是上纲上线的恶意中伤……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暴露出了他们的狭隘与无知。

▲蕾哈娜穿着的所谓“中国风”披风,被国内网友戏称为“鸡蛋摊饼裙”

▲前两年维密走秀的“中国风”,模特直接腰缠一条龙上台走秀,引起无数国内网友吐槽

▲D&G的中国风宣传片《起筷吃饭》,让狭眼模特拿着筷子在披萨上戳来戳去,引人反感

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才不是西方人搞出来的这些样子。

它是四大古国中唯一没有断层的文明,历经数千年依然拥有强大生机与活力。

它古老,浑厚,充满历史底蕴。

它也包容,多元,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心灵共鸣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