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盗墓笔记》骗人,盗墓神话基本是吹牛 /

《盗墓笔记》是骗你的,盗墓神话基本是吹牛

2014年12月的一个深夜,辽宁、内蒙古、黑龙江、河北、河南、陕西、山西7省区10市同时展开了一项抓捕行动。

这场抓捕行动由辽宁省朝阳市的警方主导,其他省市的警力配合,已经提前谋划部署了两年多的时间。为了保密,在抓捕当日,所有警员的手机上缴,使用对讲机联络。

仅仅是朝阳市,就出动了785名民警,最后抓获了犯罪嫌疑人78人,涉及犯罪团伙12个,涉案价值超过5亿元。

这一案件后来被称为“新中国文物第一大案”,打击的正是盗墓贼。因为所盗文物大多来自于中国北方的红山文化,也叫“红山大案”。在12个盗墓团伙中,至少有9个都跟一个叫“姚玉忠”的人有关,大部分团伙的头目曾经都是他的小弟。

盗墓神话都是吹出来的

有人把“红山大案”称为现代的《盗墓笔记》,姚玉忠也自然成了现代版的“摸金校尉”。

在他刚刚被抓捕的两三年里,互联网上盛传他是盗墓界“祖师爷”。对他的描绘符合中国民间故事对奇人异象的记载:幼年早慧、眼力过人、能通天象。

检察日报下的法制期刊《方圆》就撰文称,据姚玉忠的弟弟讲,姚从小就聪明,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却读过很多“风水”、“易经”类的书,精通天文、地理。他自己则说从16岁起就接触盗墓这个行当,到被抓捕时已经从事盗墓30多年。

被捕后,他供述的判断墓穴位置的方法,也透露着一股不可捉摸的神奇感:

其他的犯罪同伙则称他能根据星象、地形和地图,准确地找到古墓葬的位置。经过他的踩点,每次都能成功挖到东西。

对熟悉盗墓小说的人来说,姚玉忠就像是小说人物,符合人们对“高手”的想象——不需要工具,仅凭肉眼观察和掐指一算就能判断宝物身处何处。《盗墓笔记》中把这种神乎其神的能力称之为“寻龙点穴”:

不过,随后你就会看到,对姚玉忠神奇技艺的描述,大多都像种都市传说。而且,这种都市传说几乎能放在任何一个盗墓大贼的身上。

在姚玉忠被抓捕之后没多久,辽宁省又破获了一个38人的盗墓团伙,当《检察风云》杂志描写团伙首领吴安杰的神奇故事时,用了跟媒体介绍姚玉忠时近乎一致的叙述——

吴安杰从小就聪明,会看“风水”、“易经”;16岁接触盗墓;能用肉眼判断墓葬的大体定位;经他踩点就能挖到东西……

但实际上,按照辽宁省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裁定书,即便是像吴安杰这样的特大盗墓团伙的头目,在盗墓时也没有技艺高超到凭肉眼寻找古墓,仍然采用了“钎子探、铁锹挖等”常用的盗墓技法,而作为头目的他,主要任务就是拿钎子找到墓葬位置。

在盗墓小说中,进入墓地之后故事才展开。但在现实的盗墓场景中,核心人物的任务却是找到古墓。无论是姚玉忠还是吴安杰,把他们想象成随身携带“黑驴蹄子”的摸金校尉,都不如想象成随身带着洛阳铲、钎子、金属探测仪、地图、定位系统的方位侦查员。

辽宁大学的华玉冰教授就曾推测,像姚玉忠会夜观星象分金定穴之类传言,大多不太可能。有可能的是,挖多了盗多了,会总结一些规律来。但即便这样,他们的水平也不太会超过专业的考古队员。在姚玉忠寻找的古墓中,有的也一无所获。

盗墓者通常只关心钱

顺着姚玉忠的故事继续往下看,真实的盗墓江湖这才缓缓展开。

这里既没有小说中的神魔鬼怪,也没有那么多江湖情谊。钱是最直接的目的,至于到底是望风、找墓,还是挖墓、销赃,都只是盗墓行动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在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事实认定中,姚玉忠总共参与了11次盗掘古文化遗址、16次盗掘古墓葬的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他指挥,多人实际挖掘,有人驾驶车辆,有人放哨望风的盗墓格局,而且形成了盗掘、保管、销赃一条龙作业。

像姚玉忠这样的“大佬”,通常决定了最后文物能卖到什么地方,卖多少价钱。但在最后鉴定文物和倒卖文物上,他从来不会信息共享,因此常常被抱怨分赃不均。

比如,有人邀请他去找墓,或者倒卖文物,他能将文物直接抵押或者卖出几万的价格,而被拉来挖墓的工人,只有一天150-200的劳工价。

这样的收入悬殊、等级森严,不只是在姚玉忠的团伙中。现代盗墓业的分工非常详细,盗墓贼各司其事,各领工钱。不是核心人物,往往连盗了多少东西,卖了多少钱都不知道。

比如在文物大省陕西,2018年有一个叫耿建军的人被邀请去西安某村盗墓。他参与了炒制炸药,并且连续四天打眼、放炮、挖墓,炸开盗洞,并下盗洞清坑。最后他拿到了1万块钱的报酬。

而根据案犯后来的交代,文物总共卖了17万左右,拿走文物和联系买家的两人每人就拿走了6万。重点是,这些后续的情况耿建军都不知情。

防盗墓的机关,大多是摆设

也正因如此,最能摧毁盗墓团伙的,通常都不是古墓里的机关,而是这些分工与分赃背后的机关算尽。

跟很多的想象不同,现实中的盗墓往往没有那么多密室机关要防,真实的古墓防盗的手法都很原始,甚至还有点搞笑。

古人防盗墓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封堵墓葬与外界间的通道。比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夫人窦绾墓,就在封门砖内浇筑铁水,形成铁壁砖墙,盗墓者就难以进入。如果盗墓者已经来到墓室附近,还有一层防护就是将墓门顶死。

普通人家如果没有那么豪华严密墓葬设计,最常用的防盗手段就是诅咒。比如隋代李静训墓石棺椁上,就刻有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开者即死”。

墓室通常没有机关,有也很难在现代起作用,但这不代表同伴不耍心机。见财起意、分赃不均,最有可能让盗墓团伙分崩离析。

2013年,重庆市就发生过一起案件,四人共同盗墓后将文物放在其中一人谭某的家里,事后谭某既不愿倒卖文物,也不愿意平分文物。当另一人多次前来讨赃后,被谭某用猎枪打死。

暴力和心机并不只是小盗墓贼的不入流的手段。即便是像姚玉忠这样的大盗,也不全靠“手艺”和“文化”吃。比起文绉绉的吃相,盗墓行业更容易“黑吃黑”。

2014年8月,当一位小弟问询姚玉忠,是否有赚钱快的渠道时,他给出的方法就是抢。

姚玉忠知道,在辽宁省凌源市有个叫冯某的人,1998年曾在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盗窃了一对玉猪龙和一只玉筒。这三件文物在北京黑市能卖几百万,要是去香港拍卖能卖两三千万。因为是盗窃来的文物,即便抢走,冯某也不敢报警。

抢劫这件事不需要姚玉忠动手,他负责给出被抢人的信息,带领蹲点,并在抢到文物之后鉴别文物价值,联系买家进行倒卖——最终分多少钱,信息也由姚玉忠全盘掌握。

来盗墓的很多是笨贼

像姚玉忠这样传说文化素养极高,实际上又专权独断的人,一直是现代盗墓业的传奇。但现代盗墓毕竟不是写小说,没那么多传奇。给传奇陪葬的,是各种“笨贼”的故事。

2011年,在江苏睢宁县的“双孤堆”古墓葬附近的村子里,竟然有人想出了从家里的卧室下面挖地道直通古墓的方法。前前后后共有16个人一起挖地道,给他们的允诺就是,等挖出来文物,肯定能卖几百万。

事实却是,半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不断修补地道,防止渗水。直到被警方发现时,还没有接近古墓。

如今的盗墓贼,对财宝的想象大多是一厢情愿。由于古代的防盗墓系统并不高级,历朝历代又有不少人希望靠盗墓发家,所以即便有古墓,随葬品也常常早已被盗走,“十墓九空”是常态。

2017年10月,湖北警方就抓获了一个6人的盗墓团伙,这些人在随州多次盗墓均以失败告终,最后索性将赝品卖给他人,假装是盗墓所得。

发生在盗墓笔记里的故事大多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上演。不光是那些鬼怪神魔、金银满贯,连江湖情义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当张起灵向吴邪告别时,他们还有十年的约定:

但现实版的盗墓,比如2013年发生在陕西渭南的一次盗墓中,在墓洞外面协助和放风的同伙,在警方出现后就迅速逃逸或者被抓获,而墓洞中的两名同伴则完全被困在其中。

敲开墓洞,不会有人在等待。警方倒是等了一天,在次日晚将困在墓洞中的两人抓获。

按照《盗墓笔记》的设定,主人公吴邪今年已经42岁了。他见过有关盗墓最浪漫的故事,永远都只能在小说里。现实中的尔虞我诈,吴邪大概会应付不了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