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诺贝尔大师罗默勉年轻人:人生不要走窄 /

诺贝尔大师罗默勉年轻人:人生不要走窄一切皆可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默。(记者洪群超/摄影)

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Paul Romer)日前接受世界日报专访;罗默畅谈自己的理论,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术品格外,在访谈中一再强调教育的重要;罗默也勉励年轻人,通往成功之路甚多,不用过度执著,“不要将人生走窄,一切皆有可能。”以下是专访摘要:

世报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罗默:教育为经济增动力

本报记者问: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对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罗默答:获得诺贝尔奖毫无疑问改变了我的生活,相当于给了我一分新工作;获奖的荣誉自然是这分工作带来的好处,但我也需要担起这份工作的责任,那就是为学术界以及科技进步发声,让更多民众了解科学;这是一份不能辞职的工作,虽然我有些不适应。

问:请谈谈您的“有条件乐观主义”(Conditional Optimism)主张?

答:“有条件乐观主义”意谓如果人类能够做正确的事,我们就能够拥有美好未来;物质世界和物理定律可能让我们比较悲观;人们都会犯错,但是获得美好未来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拿全球暖化、食物短缺等全球目前面临的问题来说,如果人类能够集中精力解决,这些困难终究都能够克服;关键在于人类究竟何时愿意认真解决。

问:您主张知识的“非敌对性”(Non-rivalry),在美中贸易战中,川普政府在意智财权的保护,避免中国把美国技术和智财权转让给中国公司,您的看法如何?

答:目前美中两国在此议题的分歧,源于两国政府在历史上的协议,也就是政府情报机构不能用来窃取别国的商业智慧财产权以为己用,私营行为和政府行为必须截然分开。

目前两国都需要确定,要在多大程度保护私营企业的智慧财产权;目前双方都提出了有力的论点,但是要达成协议,双方需要各让一步。不同国家对智慧财产权的理解和保护政策不一样,开发中国家通常对智慧财产权的保护程度较弱,因为他们希望从发达国家免费获取更多技术;而随着这些国家的技术水平提高,他们就会在意保护智慧财产权。

问:人口在您的内生增长(endogenous)理论中是一个重要变项,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滑,您认为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何种负面影响?

答:没有人口因素,很难衡量全球经济,但目前还很难看出,人口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地区人口增长也不平衡;理论上来说,没有任何因素能阻挡人类在未来取得进步,但其中必须要做出一些调整。

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论述是,如果有更多人口参与创新,就会给经济提供更多增长动力;因此,即便全球人口下滑,我们仍然有办法鼓励更多人参与创新;所以,人口增长停滞甚至下滑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将下滑,因为现在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口游离在劳动力市场之外,劳动参与率的提升空间很大。

另外,人口下滑虽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同时也有其他不同方法可替代人类劳动,例如用机器代替部分常规作业,人类总能找到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问:谈到机器代替人类作业,现在有许多人担心,人工智能(AI)未来将取代大部分人工岗位,让更多人失业?

答:我不认为未来会变成这样,而且我认为在当下就开始担忧未来的工作岗位问题,是非常愚蠢也偏离焦点的;我们应该着眼于解决当下的就业问题,对未来的担心,只能成为人类解决当下问题的阻碍。

当下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大量人口游离在劳动力市场之外,很多人感到无法通过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或者不知该如何通过工作做出贡献,这才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更严重的是,现在有大量年轻人既不工作,也不上学深造,这是一个潜在的危机,已经在许多国家出现,而且问题已经愈来愈严重。

我的理念是,人类应该集中精力解决当下的问题,等到未来问题出现时再考虑解决办法,而不是现在就开始想像出未来的问题而分心,影响到对当下问题的解决。

问:您提到很多人口游离在劳动力市场之外,这种情况在美国中部铁锈带非常普遍,这也可能是川普当选的原因之一,您是否这样认为?

答:政治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不应将某一结果单纯归因于某一原因;但是,民众与劳动力市场的脱节、缺乏工作机会的问题是否与政治有关,已经意义不大;人们感到挫败,他们认为社会出了问题,这才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谈到经济情况,要区分的是短期趋势和长期周期;失业率并不是一个能够全面衡量经济情况的指标,还需要看的是劳动参与率。

从历史经验看,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为民众提供更多教育,让民众投资拥有更多知识和技术,以迎接新的挑战;此外,工作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最坏的情况就是既不上学也不工作,我们首先需要减少这类人的数量;一个人既不工作也不上学,不仅是对自身潜力的浪费,同时也伤害经济,很多国家都存在这个问题。

问:您的“特许城市”(charter cities)主张,受到了不少人的批评,现在仍然坚持这个想法吗?

答:特许城市指的是,在一个国家租土地,建设有独立制度的城市;当租期即将结束时,就得考虑城市体制与所在国体制相互融合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可以让该国居民和特许城市居民分别投票,决定是否与所在国制度合并,要绝大多数居民同意才可以通过。

在特许城市和所在国在此问题上达成某种协议之前,不应设定一个投票日期,因为这样做就相当于强制人民做出选择,会激起很多反对。我现在仍然坚持这个想法,因为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没有更好的办法。

无论对经济发展还是全球暖化,要解决问题,我们就不应该执著于来自道德和感情判断的对错之分,而应该在意是否能够解决问题,不要扛起道德的大旗去指责别人,着眼解决问题,找到一个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方案。

问:你怎么会攻读经济学,成为经济学家?谈谈你的求学生涯及人生转折?

答:我年少时并没有立志学习经济学,上大学后选择学习天文学和物理。这里有一段有趣的经历:我在大四选修了经济学的课程,当时我计划攻读法学院;教授看到我经济学成绩非常好,就问我喜欢什么?我说喜欢物理,但“做一个物理学家可能不如做律师赚得多。”

教授则回答道:“做经济学家一样赚得多啊!美国经济规模一直在扩大,经济学家的需求会很大,你应该成为经济学家。”

这次谈话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教授是正确的,社会对经济学家的需求的确很大,我也很幸运。如果你肯听劝,别人会给你一些不错的建议;我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时,得到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许多启发,我很感激他。

问:您父亲Roy Romer从政,曾任12年科罗拉多州州长,您的经济专业曾给他协助吗?

答:我跟他有很多交流,不光我会给他提建议,他也会教我很多;父亲最关注的议题是改善教育,这也成为了我后来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父亲上大学时就热衷参与政治,上世纪60年代曾在民主党内非常活跃,但是后来因为在越战的观点上和民主党高层发生分歧,他认为越战是一个错误,但时任总统詹森(Lyndon Johnson)却在扩大越战,因此他在党内被孤立;结果父亲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当时放弃了政治生涯。

这件事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如果你有企图心,这世上大有很多不同的领域让你实现自己的企图心,也有不同方式去取得成功。所以我父亲在后来十年远离政治圈,成为成功的商人,证明除了政治,他还能有其他建树。

因此,我强烈建议年轻人,如果遇到一件需要你放弃自己的原则或理念才能做成的事,就不要去做,总有另一条路能够成功。不要将人生走窄,一切皆有可能。

问:我们知道你曾经创业过,可否谈谈这段经历?

答:我之所以离开学术圈,就是因为当时我需要放弃一些原则才能留下,所以我选择离开。

我写过几篇批评宏观经济学界的文章,针对的不少人是芝加哥大学我过去的同事和导师,也是我喜欢的人;但我认为,这些人的研究对经济学没有任何助益。我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批评我喜欢的人,他们当然会对我感到不满,但这就是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有话直说。

我后来离开学术圈,开了教育培训公司,运用我在史丹福大学任教时接触的一些教育软件,对公众进行教育,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我喜欢教学,也擅长教学。让更多人重返教育深造自己,同时也让更多人受到的教育产出更多的价值,一直是我的目标。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默。(记者洪群超/摄影)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