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十字路口的东盟 马哈蒂尔倒向中国了吗? /

十字路口的东盟,马哈蒂尔全面倒向中国了吗?

刚刚结束不久的第34届东盟峰会上,中美博弈成了多名东盟国家领导人重点谈及的内容,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等均有发表观点。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执行所长饶兆斌在接受多维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外界对于东盟在中美博弈上的态度多有误解,实际上东盟并未选边支持哪一方,东盟也不可能是西方媒体口中的第三种力量。

马哈蒂尔(左二)此前“在中美之间选择中国”的言论被解读为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中率先做出选择,但饶兆斌强调马哈蒂尔的说出那番话的时候有具体的语境,不能简单的下判断(图源:新华社)

记者:东盟对于中美博弈的态度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此次东盟峰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等政要都在发言中重点提及这一话题。而李显龙曾在不久前表示:“东盟或将在中美间选边站,希望别太快发生”。选边站绝非明智之举,但从整体来看,东盟对中国的姿态很微妙,甚至似乎有向中国倾斜的迹象。东盟目前的态度是出于大局的选择还是权宜之计?亦或有其他考量?

饶兆斌:我觉得有这样的解读很正常,也一定会有人有这样的感觉,但我不觉得这是东盟发出的一个很明确的信号。

其实过去几年来在中美对抗的压力之下,特别是来自美国方面要东盟国家选边站的信号,是强过来自中国方面要东盟选边站的信号——对于中国来讲,东盟不选边站,对中国来说有好处的,所以中国不要东盟选边站。但是对于美国来讲,东盟不选边站就意味着对中国有好处、对美国没有好处,所以美国要东盟选的是站在美国那边,这是在过去的背景之下美国发出比较强烈的信号。

李显龙总理这个想法是对美国发出信号的一个反馈、一个回响,就是说我们(东盟)还是不希望(去选边站),所以给人感觉东盟有点倾向中国,其实不是。

记者:更多的是对美国方面的一种回应。

饶兆斌:对,很明显是回应美国,要是中国也发出信号要求东盟选边站,那东盟同样也会抵触,那样又会给人感觉东盟在靠向美国。它其实是反应(reaction)的东西,而不是大局已经决定了东盟要靠向中国,不是这样的状态。

记者:这就要具体说到马来西亚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对于中国的支持最为明确,公开说“若被逼选边站,我选中国而不是美国”。马哈蒂尔为什么会冲在最前线?马哈蒂尔的态度是否能代表马来西亚政界整体的态度?

饶兆斌:我看过那篇报道,来自香港的《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如果看完整个访谈的话,其实会发现马哈蒂尔讲的并不是那个意思,他说的是如果中国和美国真的要选哪一个,“我会支持中国,因为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美国就算现在还是第一大国,但是它经济上没有太多的活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马哈蒂尔支持中国,而不是在整个大框架之下完全的、无条件的支持中国,所以很多人看到那个标题会有点误解,以为马哈蒂尔已经做出选择。我不觉得马来西亚是做出选择,马来西亚只是说我们非常愿意跟中国继续有经济合作,因为现在美国根本没有提供一个(机会),他的意思其实是这样子。

记者:马哈蒂尔所说的话有其具体语境。

饶兆斌:对,这句话被单独拉出来、没有语境的环境之下,就造成误解了。我觉得从这点来讲,马哈蒂尔并没有说已经很明确的站在中国这一边,我觉得从这点来讲就可以了解马来西亚的立场。

记者:在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国际上出现了第三种力量,而东盟被看成是第三种力量当中的重要成员,甚至是核心。你怎么来看东盟在所谓第三力量当中的角色?

饶兆斌:我不觉得东盟是第三力量,我们可以把自己定位为在中美之间越来越激烈的争斗时,东盟可以作为一个缓冲的地带。

实际上,东盟就是中美所竞争的地带,但是在中美竞争的过程把他们的矛盾化解成为一种合作,那是东盟最能够发挥的。如果东盟选边站的话,那么就会使中美竞争进一步激烈化;如果东盟10个国家是将这种冲突化为不冲突——先不要讲合作,至少是不冲突——或者是共存的话,这个就是东盟所能做到最大的贡献。

大家都知道,东盟不可能跟中美平起平坐,新加坡是一个发达(国家),但它又是一个岛国,而东盟中还有老挝、缅甸等发展中国家,大家各自的问题这么多,东盟怎么可能与中美在同一平台上?所以不存在第三力量的说法。

记者:在中美之间充当缓冲地带,这是东盟国家内部的共识吗?感觉上东盟内部一些国家似乎更希望能够从中美两国的博弈当中获利。

饶兆斌:我不否认这一点,本身东盟10个国家千差万别,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考虑和看法。东盟的团结一方面很值得珍惜,另一方面也有很多的脆弱成分。我刚刚讲东盟内部的发展差距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你发展差距很大的时候,每个国家都会考虑怎么对自己利益最大化。

所以我刚刚讲那些观点,我觉得是东盟部分国家的主流观点,也有一些国家试图在(中美博弈)当中捞到好处。但是我觉得捞好处的冲动到最后还是会服从于化解中美冲突的趋势,因为东盟作为一个缓冲区,到最后来讲,如果中美冲突进一步的激烈化到全面的对抗,对哪一个国家都没有好处,那不是东南亚国家想要看到的结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