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京做足准备 制造业外迁焦虑无需放大 /

北京已做足了准备,制造业外迁的焦虑无需放大

近期,受市场、成本、经济及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部分外资企业撤出中国市场,以及中国大陆部分制造业向海外迁移,引起市场人士和外界担忧,但对北京来说,已做足准备,远不必过于焦虑。

部分制造业外迁规模并非如市场想象那么大。(新华社)

有人担忧,如果中国制造业大规模外迁,可能对中国当前经济增长和未来长远产业发展不利。其一,可能造成“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保,更有甚者可能陷入曾经困扰比如美国等很多国家的“制造业流失”或“经济空心化”的境地,最终将使经济结构脱实向虚,日益金融化,虚拟化,失去增长失去动力。

但也有分析人士保持乐观,认为没有那么严重。一方面,外资企业转移和部分制造业外迁的速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快,范围也没那么大,远不必焦虑。其次,产业结构转型,本来就有一个从低端到高端产业转移的过程,目前看来,外迁的制造业多数是中低端产业。

这种观点获得中国官方的支持。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7月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制造业外迁的规模不大,基本上还是以中低端企业为主。对中国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影响总体可控。他还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高效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新技术应用等新优势,中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投资热土”。

中国仍是世界最有潜力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市场。(VCG)

对此,中国政府也通过各种政策促进投资回升。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近期,中国新设的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于近日公布。据业内人士认为,新一批自贸试验区可能来自山东、河北、江苏、安徽、黑龙江、新疆、广西、湖南等8个省或自治区中的6个。这被视为中国政府扩大市场开放的重大举措。

另外,中国今年实现了较大规模的减税政策。中国总理李克强曾在3月份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今年中国要实现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激发企业市场活力,来应对经济下行。据中国税务总局在7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人民币,其中减税10387亿元。其中主要集中在对中小企业和个人减税,(其中,增值税改革减税4369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减税1164亿元,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叠加减税3077亿元)。

另据中央电视台7月24日报道,习近平召开中共中央深改委会议,再提推动改革补短板,他要求,中国改革已到深处,要着力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并特别强调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改革要加快。这无疑也释放出加快市场化的信号,以改善营商环境,健全市场法治体系。

从中国工业数据来看,制造业外迁对中国工业增长的影响相对有限。据7月23日中国官方公布的2019年中国工业经济“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在贸易战和市场环境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国通过扩大内需,上半年工业增长相对理想。但工信部也承认,要实现全年6%的增长目标仍有很大压力。

因此,在此背景下,中国内地部分制造业向东南亚、南亚及非洲国家迁移尽管对中国经济有所影响,但并没有引发北京太大忧虑,而是通过一系列减税、开放政策应对,保持经济平稳,表现出难得的韧性。

对北京来说,制造业外迁乃至导致经济空心化的焦虑,远远没有那么严重。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