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江苏八旬老人替子还债18年 网民点赞 /

江苏八旬老人替子还债18年 网民点赞:诚信是金

邵学仁和妻子沈秀英。(图片来源:新华网)

都说“父债子偿”,而江苏南通市港闸区陈桥街道育爱村的村民邵学仁在经历了儿子、儿媳相继患病去世的巨大悲痛之后,坚持靠自己的力量偿还儿子欠下的16万余元人民币债务,这一还就是18年。最近,85岁的邵学仁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他用18年的坚守诠释了“诚信”二字。

“尽管自己生活不易,邵学仁老人仍然不忘替子还债,践行了传统美德,闪耀着人性的道德光芒。这不仅给人们树立了诚信的榜样,也给大家上了一堂诚信课,值得点赞。”网民“小葫芦”如此说道。

网民“不上长城非好汉”亦称,虽然是已成年儿子欠债,但老人没有赖账,以自己的诚信和守约,给出了一张人生诚信答卷。面对这位父亲,那些缺乏应有良心和道德、不讲诚信、恶意欠薪欠债的人应该反思。

网民“人见“指出,支撑两位老人偿还债务的信念是信义无价。诚信是金。

网民哈哈镜”“表示:诚信是最好的“脸面”。事实上,契约精神,仍然是当今社会最闪亮的音符。

长沙红网刊发评论文至指出,已过古稀之年的邵学仁出面替子还债,令人想到前不久媒体报道的江苏南通另一位替子还债的老人——农妇丛慧玉和丈夫担起了儿子留下30余万元人民币债务和照顾孙儿的责任,用了整整七年时间在饭店洗碗打工、种田卖菜还清儿子的欠款。她说:“欠的钱一定要还,要让儿孙清清白白做人。”

南通邵学仁和农妇丛慧玉替子还债,其实就是坚守个人信义,他们用最质朴的行动诠释了最值钱的东西——诚信。他们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诚信为首的做人原则,用行动告诉人们,社会不缺感动,关键在于发现;社会不缺道德,平民对信义的坚守就是社会道德的宝藏。

俗话说:人无信而不立,“小信成则大信立”。诚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不可否认的是,在商潮涌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一部分人将诚信抛在脑后,欠债不还的有之,欠薪不付的有之,欠款携逃的有之……相比之下,替子还债的邵学仁和丛慧玉的诚信难能可贵。

哲人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同样,营造文明社会、诚信社会需要每一个人身体力行;道德社会的建立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言不信者,行不果,古今中外,诚信都是千金不易的可贵品质。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环境如何变化,诚信永远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永远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和诱惑,每一个人都应该重信守诺,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成为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充盈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空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邵学仁替子还债的故事,传递着一份感人至深、可敬可学的巨大力量,尤其是在当前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紧迫时刻,必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更多的诚信正能量。(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