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第一阶段协议难执行 川普或做好两手准备 /

第一阶段协议难在执行,川普或做好两手准备...

12月13日,中美双方就谈判第一阶段协议宣布达成共识,中美拉锯将近两年的贸易战,进入第二次休战,比之6月份中美领导人在G20峰会上会面之后宣布暂停加征关税,有观察认为更具实际意义。

就贸易战的核心问题关税而言,中方在声明中点出,美国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商品加征关税,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声明对于关税的安排更为明确,美方将保留对2,500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己加征的25%的高关税,另外1,200亿美元己加征的15%的税率将减为7.5%,计划12月15号开始对余下1750亿中国商品的加税取消。

中国中钢集团高级经济师胡麒牧就此对多维新闻表示,一次性取消全部加征关税并不现实,中美双方手里都需要留下第二阶段谈判的筹码。但值得肯定的是,美方的实质性减税动作展现出了积极姿态。

此前,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牵头人刘鹤在中美十一轮谈判结束之后表示,要达成协议,中方的核心关切之一便是取消全部加征关税。本次第一阶段协议共识中的关税安排则更具有务实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龚炯认为,中美谈判的争议焦点之一就是所谓“监督机制”(enforcement mechanism),双方曾就此产生过严重分歧,但早在数月前美方便已不再坚持,而是更名为“争端解决机制”(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而按照美方12月13日通告中美协议的措辞,第一阶段协议的正式文本也会采取后者措辞。

另外,关税本身也可以作为争端解决机制的一种形式。分阶段取消加征关税,在不动摇中方原则的情况下,符合中美双方现阶段的共同利益,也是中美谈判博弈的结果。

白宫方面力图将第一阶段协议包装成对华谈判的重要成果。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申明中开宗明义,指出中美达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该协议要求中国在经济上做出结构性改变。川普本人也随即在推特中强调,中国将购买大量的美国农产品、能源、手工制品等等。被弹劾案纠缠已久的川普或许急需一场经济上的胜利提振支持者信心,显然,与中国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并将其朝着美国赢得贸易战的方向包装,是川普当前最有力的反击。

但美国政界则存在对于协议的质疑之声。美国参议员少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13日在推特上表示,“川普因为中国购买一些大豆的临时且不可靠的承诺出卖了自己的原则。这再一次证明,不能指望川普总统为美国工人和企业做正确的事情。”党派政治(partisan politics)毫不意外地再次出现在中美博弈中,龚炯认为,与推出《香港与人权法案》、《维吾尔族人权法案》等一系列手段目的相似,民主党并不希望中美达成协议,进而打击川普的连任前景。

2020年美国进入大选年,外界默认的惯例是,每逢大选任何与内政外交有关的议题都是两党交锋的战场。对于川普而言,弹劾官司缠身,民主党穷追猛打,尽管当前经济方面就业数据表现良好,但若在贸易战持续,川普亦无法承受大选年经济上的任何不确定性,比起与中国斗气,政治前景要重要得多。

胡麒牧认为,第一阶段协议一旦签署,美国对中国出口农产品贸易将率先恢复,这也是落实协议最简单的部分。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介绍,贸易战开始以来,受到关税冲击,2018年和2019年前10个月,中国对美进口农产品分别下降32.7%,30.8%。而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进口大幅下降,直接导致美国农民收入减少,川普有足够理由用第一阶段协议稳住农民的选票。

回顾中美贸易摩擦的历程,凡是两国经济指标不及预期时,就容易出现缓和或者谈判的突破。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前副代表周小明对多维新闻表示,第一阶段协议的执行情况也影响着接下来的谈判,川普政府以撕毁协议闻名于世,这一点在近两年的谈判中多次得到验证,如果未来撕毁协议对其更有利,白宫会毫不犹豫的付诸实施,并捏造中方违约的“事实”。

这边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呼之欲出,另一边美国国会对华依旧动作不断。美国《国会山报》12月16日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16日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政府从被认为是国家安全威胁的企业购买电信设备,威胁国家安全的电信企业,显然中国通讯巨头企业华为便是其中之一。

第一阶段协议过后,中美接下来会往何处去?周小明认为,贸易战只是米国遏制中国崛起战略的一部分,甚至有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只是实现美国战略目标的手段之一。贸易战的走向不会是孤立的,与美国对华整体战略紧密相关。当白宫认为战略上需要贸易战这个战场上加强进攻时,中美贸易战就会升级。反之亦然。

“撇开美国对华整体战略,接下来谈判若涉及国有企业等同中国基本经济制有关的问题,达成进一步协议的难度将更大,短期内中美达成全面协议的前景很难令人振奋。”周小明补充提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