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少年疑杀10岁堂妹 父母申请将他送少管所 /

13岁少年疑杀10岁堂妹,父母申请将他送少管所

失联了 4 天后,小婷最终没像关心她的人所渴盼的那样 平安归来 。

在距家门口 300 多米远的灌木丛里,她的身体被杂乱的草垛覆盖着,孤零零的。

那里曾是大伯家养虾的地方,她去过多次,如今却成了生命的终结之地。

小婷是独生女,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近些年来和奶奶相依为命。

她的遇害,令人无比痛惜,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嫌犯竟是未满 13 岁的堂哥。

一边是被杀的孙女,一边是被抓的孙子,让 60 多岁的奶奶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中。

郎溪,地处安徽东南边陲,皖、苏、浙三省交界处。

梅村,位于县城东部,郎川河穿境而过,绿茶满坡,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

10 岁少女遭 13 岁堂哥杀害的案件,骇人听闻,让这个仅有 3400 多口人的村庄成了舆论的漩涡。

一个正上网课的少女,何以遭此毒手?在情理与法理、无罪与重罪之间如何平衡?很多人都在追问。

案件侦破后,嫌犯父母也即小婷的大伯大母写了申请,要求把儿子送到少管所 好好管教 ,然而,生命不会重来,为时太晚了。

命案,改写了两名少年的命运,给家庭带来了永久的伤痛。

对这个大家庭来说,裂痕已经产生,面对的将是一连串难以破解的困局。

10 岁女孩神秘失踪

4 月 21 日中午,在郎溪县涛城镇梅村村杜家湾,小婷家的两层小楼大门紧闭,空无一人,二楼阳台上晾晒的衣服仍挂在衣架上,无人收拾。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采茶回来路过,禁不住一声叹息, 多好的家啊,这下子算是败了 。

一周前的 4 月 14 日下午 5 时 33 分,涛城镇派出所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梅村村杜家湾组村民杨涛(化名)报警称,自己的独生女小婷中午可能从家中走失,至今未归,家里人十分担心、害怕,请求帮助查找。

事实上,处于城区和镇区中间位置上的梅村,涛城派出所就在附近。民警非常重视,立即寻找并同时上报。郎溪县公安局及时安排刑侦大队侦技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工作。经过一天紧张工作,小婷仍处于失联状态。

第二天,郎溪县公安局于发布了 全城寻人 的通报,而 @公安部的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也在微博上呼吁寻找。在这则通报里有一张监控视频截图,显示 14 日上午 11 点 17 分,扎着马尾辫、穿着蓝色上衣的小婷,一边从村里巷道走过,一边回头看看身边的白色小狗,然后消失在了监控的盲区里。

这是这个普通的女孩留在这个世界的最后身影。

也就是从小婷失踪的第二天起,10 岁的小婷,你在哪里 的信息在郎溪乃至宣城市的朋友圈刷屏了,几乎是全城寻人。

涛城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镇党委、镇政府及时组织梅村村、镇中心学校等开展寻找。

一场寻人刷屏的背后是无数人心之所系, 全县仅有 30 多万人口,但郎溪人的这种爱,从未缺席 。

涛城镇中心小学再也等不来小婷返学了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很多村民都参与了找孩子。 一名村干部告诉郑报全媒体记者,他们发动了 50 多个村民在小婷的家附近搜寻,房前屋后,茶山、池塘、稻田等找了一遍,但始终未果。

嫌犯是她 13 岁的堂哥

24 小时过去了,48 小时过去了,72 小时过去了

一名 10 岁少女接连失联了数日,且毫无音讯。这有多危险,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在杜家湾组,小婷一家心急如焚,而郎溪的很多人也是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孩子能快快回家。

想到小婷可能去茶山上找奶奶,我们把附近茶园都找遍了。 村干部表示,在小婷失踪的那几天,来了许多警察,还带来了警犬, 白天到处搜,晚上我们陪着民警挨家挨户走访,全村上千户全都问询了。 他说, 大家都意识到小婷可能出事了,比如意外落水,也一度将怀疑对象瞄向村里上年纪的光棍汉,但没一个人会想到,凶手竟然是和小婷家门挨门的 13 岁堂哥 。

事发地梅村,到处是茶山。

出事那几天,没人留意到 13 岁的小旦(化名)。他个头过了 1.6 米,比他爸都高,就是瘦些,看起来很平静,像没事儿似的。 一位村民说,这孩子力气大,干活是一把好手,性格有点暴躁,打过架。出事后他们曾见到小旦还骑着电动车上街。 一些邻居问他妹妹找到没,他说还没有,和平常没啥两样。

一些村民说,小婷是独生女,出了门又是大伯家,与堂哥年龄相差仅三岁,平时就经常去大伯家走动,俩孩子在一起玩耍,相处得还行,没见他们吵闹过。

那么,无故失踪的小婷究竟去了哪里?迷雾重重。直到 4 月 18 日上午,谜底随着一则不足 300 字的警情通报揭开。

两家紧邻。左边是遇害女孩家

郎溪县公安局通报称,接警后第一时间组织警力,通过走访调查、分析研判、轨迹追踪等,先后排除了杨某婷离家出走、被他人接走、被拐卖的可能性。经分析,杨某婷可能已被侵害。4 月 15 日,立即启动命案侦破机制。通过大量工作,于 4 月 17 日晚将重大作案嫌疑人小旦(男,2007 年 7 月出生)抓获。

经审讯,小旦交代了 4 月 14 日中午将小婷致死的作案过程。4 月 18 日上午,根据小旦供述并经现场指认,民警在梅村村一灌木丛中找到了杨某婷的尸体。

单亲的她比较懂事

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在家门口被杀害,凶手是其未满 13 岁的堂哥!在郎溪梅村村发生的这样一起惊人血案,震惊了四邻。4 月 18 日上午,当警察带着小旦指认现场时,附近聚集了来了数百名围观的村民,又痛惜又愤慨。

而这起案件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很短时间内冲到了热搜榜第一位。

多名邻居证实,遇害的小婷是家里的独生女,长相清秀,性格腼腆,学习成绩还不错, 她的爸爸杨涛弟兄三个,他排行老二,由于家里穷,很小就辍学了,结婚也很晚,在外打工时认识了一个外省的女孩,婚后生下了小婷。

杨涛和妻子离婚好几年了,未再娶妻,日子过得并不如意。他平时在郊区的一家企业打工,还在镇上找了一份跑保险的兼职。 村民称,小婷的爷爷患病去世几年了,她妈妈走后没再回来过,平时她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由奶奶照看。

小婷在涛城镇中心小学上四年级。 很多时候,都是她独自一人坐车去学校。 缺少了母爱的孩子,和同龄人比起来要艰辛一些、懂事一些。 一个村民说。

事发的梅村

小婷的姑姑称,事发当天,小婷爸爸杨涛上班了,年过六旬的奶奶上山采茶叶了,留下她一个人在家上网课,作业本还打开着,谁知下午一点多突然不见了。

一位村民称,小婷的奶奶回来后,找不见孙女,快急疯了。 她有三个儿子,老三一直在外地打工,老大、老二在家门口,就发动亲人寻找。

郑报全媒体记者在梅村村走访期间,多次联系小婷的亲人,但遗憾的是要么无人接听,要么直接给予婉拒。一名村民说,小婷的奶奶承受不了这一巨大的打击,整日以泪洗面,选择了到县城亲戚家暂住。而小婷的爸爸,出事后基本没再回来过。

杜家湾的校车停靠点,遇害少女常在此处候车。

据说嫌犯爱玩暴力游戏

小旦还差 3 个月才满 13 周岁。 一名村民说,由于村子大,农活忙,一般很少串门, 案发前几天,我还见过他,还打了招呼。

在梅村,郑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小旦家和小婷家紧邻,也是空无一人,卧室门被涛城镇派出所贴了两张封条。厨房洗碗池的锅里浸泡着大米,还没来得及煮。在院内的墙壁上,一行用粉笔书写的字清晰可见 知足者常乐 。

一名村民介绍,出事的两家是亲兄弟, 小旦上面有个姐姐,外出打工去了。他的爸爸杨泽(化名)是小婷的大伯,爱折腾,以前养过虾,这几年承包了一些茶园,也从村民手里收购茶叶,转手卖给别人加工,赚点小钱。

村里流传着一种说法,杨泽平时对小旦比较娇惯,小旦也爱玩一些暴力游戏。

村支书陶德顺说: 小婷爸爸兄弟仨相处得还行,都是老实人,也没见啥异常。 他说,案件侦破后,夫妻俩在咨询警方后写了申请要求将小旦送到少管所, 在那里待上两三年,好好接受教育和改造,出来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

对他们一家来说,哥哥杀了妹妹,是永远的伤痛和裂痕。 一些邻居说,对这个家庭来说,需要很长的适应过程,面对的将是一连串难以破解的困局。

房门被贴上了封条

那么,小旦的作案动机是什么,怎样将堂妹杀害的,其父母是否参与其中?郎溪县公安局政工室副主任王哲俊表示,县各级领导对此案高度重视, 考虑到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性,我们也不便对外进一步透露破案过程和细节 。

之前警情通报里有这样一句, 经分析,杨某婷可能已被侵害 。对此,王哲俊解释,侵害是统称,包括多种形式,并不单指性侵,现在案件正在侦办中。 小婷的遗体是完整的,嫌犯仍在警方控制中,目前只控制了他一个人。

一起命案,毁掉了两个孩子,也害了两个家庭。这样的案件,令人无比痛心,也给家庭、教育和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王哲俊表示,他还没看到尸检报告。下一步,办案民警将进一步固定证据链等,依法依规办理案件。

刑责年龄是否降低引关注

2019 年 10 月 20 日下午,大连 13 岁男孩蔡某将 10 岁女孩杀害,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而安徽郎溪发生的这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严重挑战道德伦理底线,使得社会公众忧思不断。人们不断在追问未成年人保护的真正涵义, 也再次引起了刑责年龄是否降低,或是否采取比收容教养更严厉惩罚的大讨论。

目前,《刑法》将 刑责年龄 规定为年满 14 周岁。对未满 14 周岁的施暴者,只能收容教养。而不少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背后,都有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一些网友建议,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强奸、抢劫等重罪,尤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罪,应当不受入刑年龄限制,不设置年龄门槛。这是为了有效避免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避免年龄越来越低的问题。

对此,北京富力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殷清利认为,从实际情况出发,虽然近年来屡屡出现儿童杀人等恶劣案件,但仍属极少数个案,不应轻易改变我国对儿童予以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的刑事司法政策,以此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殷清利很关注郎溪警方的后续进展, 这位未满 13 岁的男孩缘何行凶杀人,监护人是否尽到监护职责等,值得反思。对于他的处置,可由相关机构收容教育,从而得到重新做人机会。 他说,这起案件具有多种警示价值,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形成合力,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等,预防其滑向犯罪深渊。一定要从小给孩子灌输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敬畏生命。这不仅仅是法律议题,也是社会课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