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那个被网红虐打的女童,还有个未知的真相 /

那个被网红虐打的4岁女童,还有一个未知的真相

有些人,不仅不配为父母,更不配为人!

黑龙江4岁的女孩凡凡,被继母多次疯狂地殴打虐待,目前还住在ICU处于昏迷状态,生命垂危。

2020年1月10日,4岁的凡凡被爸爸从爷爷家接到创业农场家中和爸爸及继母家中共同生活, 从此,她的噩梦就开始了。

这个网红继母,表面上在平台上戴着一副“岁月静好似的菩萨心肠”,背地里却在阴暗的角落里,将自己的尖牙利爪伸向一个4岁的孩子。

而凡凡的父亲呢?不仅没有阻拦,还用手,数据线和笤帚加入到虐打中。

甚至在事件曝光后,还口口声声撒谎自己从未打过女儿,“自己亲生的女儿怎么可能会打”?

谎言可以说,孩子身上的伤不能撒谎。在凡凡多次因为被打受伤住进医院后,医护人员向警方报案。

然而,恶毒之人还未被处罚时,凡凡却离鬼门关又进了一步。4月23日的早上, 因为凡凡将大便拉在了纸尿裤里,继母丧心病狂地拽着孩子的头使劲往卫生间的门框和门板上撞击,这一次,凡凡再也支撑不住,她浑身发抖翻白眼,昏死过去。

在曝光的凡凡受伤照片中, 这个小小身躯布满伤痕。孩子的小脸伤痕累累,血迹斑斑,脚部与背部有多处疑似烟头烫伤的痕迹。

甚至连嘴唇,都有被剪伤的痕迹。(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因为有个同龄的女儿,平时磕一下碰一下都心疼不已。

在看到这些照片时,我是忍着泪一张张看完。

这么残暴的施暴手段,连成人都无法承受,更别说一个4岁的孩子。

连畜生都不会这么对待孩子,可是人会。对于凡凡来说,家不再是温暖的避风港,而是活生生的人间炼狱。

01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最大的谎言

有人说,这世界上无不是的父母,所有的父母的行为初衷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然而,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指出:

中国的虐童事件,60%以上都是由父母造成的,潜在受虐待的儿童高达1000万之多。

这冰冷冷的数据背后,是无数个孩子在求救的呼声。我们随手翻看这样的新闻,就比比皆是。

  • 深圳宝安的一个8岁女孩,多次遭亲生父母疯狂殴打虐待;

  • 泉州3岁男童被父亲按进马桶,扔下二楼;

  • 贵州4岁女童遭生父与继母虐待,被囚厕所、香烟烫背、双眼肿至无法睁开;

  • 这一桩桩残暴的事例,你还要告诉我是出于父母之爱吗?并不是的,这些父母把孩子看成了私有财物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明明不是孩子的过错,却仗着自己的父母的身份和年幼的孩子无法反抗的事实,用暴力把孩子当做发泄的对象。

    就像根据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小委托人》中的那个继母, 在虐打死继子珉俊之后,还试图嫁祸给继女。

    当真相曝光后,毫无悔色地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自己孩子做错了事,难道动手打骂两下都不行吗?”

    是的,不可以。孩子那些不能被称为错误的小错误,不是他们挨打的理由。他们只不过是“家庭的替罪羊”,父母把所有的失败都会怪罪在一个孩子身上。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踢猫效应”,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生下孩子,是为了保护他们面对未知的世界不受伤害,而不是打着父母的旗号去伤害摧残他们。父母,对孩子暴力相向,真的是最无能的表现。

    02

    被家暴的孩子 一生噩梦不断

    被打骂的孩子, 身体上的伤口可以愈合。然而被虐打的经历会像一种不至于致命却诛心的病毒一样,慢慢侵害孩子的心灵。

    他们或是变得谨小慎微讨好别人,或是觉得自己不配被爱,没有安全感,甚至因为痛苦,可能会陷入抑郁,自残的状态。

    导演黄莉曾经在《超级演说家》中讲述过自己从小被母亲家暴的经历。被父亲家暴的母亲,无法反抗父亲,就把打女儿变成了发泄的出口。

    在这种长期的虐打下, 她产生了自我怀疑,认为是自己很坏才会遭受这样的不幸。

    以至于她成年后,还是没能摆脱这种痛苦。不懂得如何去处理亲密关系,一味地隐忍委屈自己来讨好对方,却没有换来爱与尊重,反而伤痕累累。

    直到她38岁,才敢直面那些被虐打所带来的痛苦,才能与自己和解。而有的人,终生无法和这种糟糕的童年经历和解。

    被虐打的经历,使他们在成为父母,面对孩子时,曾经压抑在潜意识里的童年的创伤就会被自动激活。

    他们曾经被怎样对待,就会不自觉地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这个时候,他们不再是理智的父母,而是一个通过打骂孩子对痛苦童年的报复。越是拼命避免变成父母那样的人, 越是在不自觉中,沿袭了父母那一套行为方式,逃无可逃。

    03

    被家暴了你会原谅父母吗?

    微博曾经有一个热搜话题:被父母家暴,你会原谅他们吗?50万人浏览的话题下, 是一个个曾经经历过暴力的孩子的痛诉。

    有人说:我爸今年扇了我十几个耳光,我准备在他去世之前还他。有人表示会以牙还牙,怎么对我的,老了我也怎么反击回去。

    字字句句,无不表达出委屈,愤懑,无法释怀。本应是孩子最大依靠的父母, 却成了孩子眼中最想逃离和报复的人。

    暴力,换来了孩子表面的顺从,却伤了孩子的心,毁了亲子关系。

    记得《天长地久》这本书中讲过一个故事, 伯格曼是在父亲的暴力下长大的孩子。长大后的他, 和父亲的关系十分疏离。

    在父亲临终前,母亲在电话里哭着求他去看看,但是伯格曼拒绝了:“不要跟我感情勒索,哭没有用的,不去就是不去。”

    是什么能让人对亲生父亲恨到“死生不愿意想见”的地步?是暴力与羞辱。

    亲人之间,比路人更加陌生,相对无言,只剩愤恨。无比悲哀!

    在电影《找到你》中,李捷说:生孩子是一件自私的事,母爱也只不过是承担了自己成为母亲的责任。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不正是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可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吗?

    可是回头看看,有些父母又做了什么?

    肆意打骂,对孩子的人格进行羞辱,还反过来要他们理解父母的苦心, 长大要孝顺听话,这真是我听过的最自私的话。

    在看到一个个虐童的新闻时, 除了感慨于我国目前在这其中的法律空白,也真的希望这些父母能明白,不是孩子欠你的,而是你欠孩子。

    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 并没有经过他的允许。

    相反,是孩子的出生使你获得做父母的幸福与快乐,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正如学者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里的那段话,

    “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

    孩子是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无论是谁,都没有权利去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

    父母的家暴和虐待,不是家事,而是触犯法律,更是孩子痛苦的根源。

    在此,唯有期盼凡凡能尽快脱离危险,回到亲身母亲的怀抱,可以被爱抚平这些噩梦般的经历。

    而恶人,必将绳之于法,彰显正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