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影星三浦春马之死 留下谜团无数…
30 岁的日本著名影星三浦春马日前疑似自杀身亡,引发全日本震惊。
在新冠疫情仍然反复的日本,这般鲜活生命的逝去,像投入平静水面的一枚炸弹,激起无法预知的涟漪——自杀,这个顽固的社会问题再次触动日本人的心弦。
在感伤的同时,人们似乎更加疑惑:在整体自杀率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日本 19 岁以下青少年的自杀率连续两年上涨,达到 40 年来最高值。这些花季少年,为何如此轻易放弃人生?
7 月 18 日,日媒曝影星三浦春马疑似自杀身亡。
离开
18 日,三浦春马在家中的衣柜里被发现疑似自缢身亡。有消息称,警方在现场发现留下他的日记本,只见写有 " 好想死 " 等字句,似乎早有轻生念头。同日,一封三浦二十岁时写给十年后自己的信,在网络广为流传,信中他问未来的自己:" 有在过着幸福的日子吗?" 他期许自己在三十岁时依然可以是强大的人," 把珍贵的东西紧紧抱在怀里。"
三浦春马 20 岁时写给十年后自己的信。
人们无从得知,年轻的人气明星是如何做出这个决绝的决定。
三浦出生于 1990 年 4 月 5 日。2007 年,17 岁的三浦因主演爱情电影《恋空》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新人奖,从而走红影坛。此后虽有低谷期,但日前上升势头良好,马上就要有新剧播出。此外,四月刚过 30 岁生日的他,还同时发布了两本新书,讲述的是他探访日本全国的旅行经历。
三浦春马(右)和新垣结衣因在电影《恋空》中的出色表演斩获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新人奖。
在日媒的报道中,三浦春马一向以阳光形象示人,但他的烦恼并非无迹可寻。《女性 seven》杂志曾在 1 年半前拍到三浦深夜和朋友聚会,送走朋友后却自己独自去了一家酒吧。杂志当时写了这么一句话," 喜欢孤独的背后,是否有谁也无法倾诉的烦恼呢 "?
认真努力的职业表现背后是追求完美的性格。为了演好一个角色,他曾经一个月让自己瘦了 20 斤。三浦的旧友透露,早在 10 年前他就想隐退,想当个平凡上班族就好,后来在家庭环境等需求下,只得继续留在演艺圈打拼,无奈最后却走上绝路。
2014 年出演《我存在的时间》时,三浦春马一个月让自己瘦了 20 斤。
网络暴力似乎让他疲惫不堪。友人贺来贤人在社交网站发文,将矛头指向网络上的负面言论,暗指三浦的死是受到网络霸凌的结果。他认为,三浦是因为发表了对东出昌大婚外恋的评论而遭到了网民围攻。
最后,与母亲的关系也引发猜测。有日媒发现,被视为他精神支柱的母亲早就离开了茨城县的老家。而在身边人的描述中,三浦春马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担心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他的母亲对娱乐界的工作感到厌恶,甚至最后到了断绝亲人关系的地步。
在后人的猜测中,三浦春马的生命定格在了 30 岁,留下了很多问号。
但在日本,触目惊心的这一幕其实并不鲜见。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日本,近几十年的自杀率一直偏高。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公布的一组估算数据显示,日本每 10 万人的自杀人数为 14.3 人,大幅超过了世界平均自杀人数的 10.5 人。
孤立
但另一方面,日本的自杀率近年来有降低的趋势。官方数据显示,2013 年以来自杀者人数持续减少,到 2019 年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日本警察厅统计,2019 年自杀人数为 20169 人,比 2018 年减少 671 人;2018 年自杀人数 20598 人,比 2017 年减少 723 人,连续 10 年出现减少。
但在这样的 " 减少趋势 " 下,有观察家指出,日本有三个现象值得关注:
第一,自杀者人数在世界范围内仍然高企。
整体上看,日本自杀人数从 1998 年开始连续 14 年超过 3 万人,2003 年达到顶峰,有 34427 人自杀,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社会问题。
第二,男性自杀者人数显著高于女性。
尤其是从上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中老年男性自杀者增加非常突出。精神科医生天笠崇认为,年富力强的日本男性选择自杀,大部分与以下三个原因有关:终身雇佣制的瓦解、业绩评价制度的采用和非正规雇佣的增加。
第三,青少年自杀率高居不下。
在日本整体自杀率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日本 19 岁以下青少年的自杀率连续两年上涨,达到 40 年来的最高值。一项研究表明,在 G7 国家里,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一的大多是意外,只有日本,青少年的最大死亡原因是自杀。日本一年自杀人数约为 24000 人,其中 18 岁以下的自杀者为约 300 人左右。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对于这些青少年选择自杀的理由,人们并不十分清楚。日本文部科学省 2018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 家庭不和 "、" 父母等的叱责 " 和 " 欺凌问题 " 之外,近六成青少年自杀 " 原因不明 "。
在日本,自杀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而是许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最后黑色出口。据统计,日本人自杀主因是健康问题、经济和生活问题以及家庭纠纷。
没有人能预知,愤怒、悲伤、矛盾和压力等负面感知,究竟是如何压垮一个人。处在崩溃边缘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境:对于一名四十多岁的工薪族来说,压垮他的可能是一次冷酷的裁员;对于一名十几岁的少年来说,压垮他的可能是一次校园霸凌带来的阴影;对于一名三十多岁的家庭主妇来说,压垮她的可能是日日繁重的家务 ……
但是专家指出,人际关系的稀薄和脆弱或许是上述人群的一个共性。这正是十年前上映的 NHK 纪录片《无缘社会》所揭示的日本社会近年来日益扩大的一个群体:血亲关联乏力,雇佣状况恶化,地域关联丧失,人与人之间的 " 缘分 " 维系越加艰难。他们感到挫败:无法获得正式雇佣,只能同工不同酬;拼命相亲,却始终遇不上有缘人;家人在侧,却往往话不投机。
NHK 纪录片《无缘社会》揭示了日本社会近年来因人际关系的淡漠而产生的 " 无缘死 " 群体。
理解自杀的一个关键词是 " 孤立 "。筑波大学教授高桥祥友长期关注自杀问题," 我们几乎可以断言自杀的背后必然潜藏着孤立。因而,要及早发现这些人发出的求助呼声,让他们恢复与周围人的联系,以助于自杀的预防。"
生存
问题是,对于那些深陷绝望情绪的人,人们可以做些什么?
这些年,面对严峻的自杀形势,日本政府和社会一直在尝试预防和缓和这个社会问题。
在法律法规层面,日本 2006 年出台了《自杀对策基本法》,详细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雇主等的责任,以及对自杀者亲属以及自杀未遂者的支援;其后每年发行《自杀对策白皮书》,归纳当年自杀概况和自杀防范措施的实施情况。此外,针对青少年自杀问题,日本还在 2009 年制定了《教师需要了解的儿童自杀预防手册》,2013 年制定了《防止校园霸凌对策推进法》。
在政策层面,日本从 2007 年开始,将每年 9 月 10 日起的一周定为 " 预防自杀周 ",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举办各种活动,推进民众对自杀预防的认识。此外,日本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咨询窗口,为抱有各种苦恼的人提供帮助。
更重要的也许是公司、家庭、社会组成的立体防控网络。日本《自杀对策基本法》指出,采取预防自杀的措施时,不应该将自杀单纯视为个人问题,而要立足于其背后的各种社会因素,作为全社会的工作来落实。在日本,一个重要的救助手段是,通过志愿者运营的 24 小时 " 生命电话 ",向无法向别人诉说烦恼、甚至考虑要自杀的人,提供免费心理救助。这一机制最早可以追溯到 1970 年,那一年日本自杀预防行政恳谈会成立,这是日本自杀预防学会的前身。1971 年 10 月,民间团体在东京开设了 " 生命电话 ",1977 年民间团体建立了 " 日本生命电话联盟 "。
有人关心自然是好。但也许,更深刻的哲学拷问在于:在无缘社会,即便孤身一人,应该如何好好活着?关于这个问题,日本人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 一人经济 " 和 " 一个人的美学 " 在少子高龄化日本常年流行,反映了一个庞大的群体需求。不管是一人食还是一人卡拉 OK,都在告诉人们,普通人也有选择的空间:即使很平凡也要认真地生活,努力在乏味生活中追求幸福感。
日剧《孤独的美食家》剧照。
一些人从他人的生活里汲取力量。1974 年出生的日本绘本天后高木直子出版了记录长年单身生活点点滴滴的 " 一个人 " 系列绘本,是很多日本人的心头好。她画笔下的自己充满着一人奋斗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人生的美妙就在不经意间,就在拐角处,就在素颜的生活里 "。
认真努力的积极生活态度,是对抗绝望心情的有力盾牌。当遇到地震海啸等大灾害,总能在媒体拾掇的片段里看到,灾难制造的那些人情上的 " 牵绊 ",以平淡却令人动容的方式诠释 " 认真活着 " 这个复杂命题。就如阪神大地震后,神户一家寿司店老板认真守着 20 年不涨价的寿司店,只为了从前的客人能找到暖灯如豆的旧去处。于是,哪怕 " 无缘社会 " 再可怕,因为坚强与温柔," 小而确定的幸福 " 也并非遥不可及。
而在感动过无数人的日本神曲《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里,儿时经历校园霸凌的著名歌手中岛美嘉告诉人们一个 " 终极答案 " ——关心与爱。
如何看待自杀问题,体现出一个社会对待弱者的态度。谁也不知道,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某个地点和某件事上,成为 " 弱者 "。因此,这个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也并不遥远。
愿我们,都能做一个带给他人温暖的人。而不经意间给予的这份温暖,也许某天将照亮我们自己的路。
(文中图片 GJ、网络综合)
来源:深海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