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在欧洲的外交攻势未见明显成效 /

中国在欧洲的外交攻势未见明显成效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二在柏林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讲话。图片来源:MICHAEL SOH/PRESS POOL

中国为改善与欧洲关系、对抗美国影响力而展开的外交攻势到目前为止未能取得明显成效。

在为期两周的欧洲大陆修睦之行的最后一站,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二在德国停留。此前,即使是在更友好的国家,他也遭到了质疑。

外交政策专家称,中国急于在美国大选前先发制人,阻止美国与欧洲形成对抗北京的同盟阵线,无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都不太可能产生一个对华更加友好的政府。

这是自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以来,王毅首次访问欧洲。此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今年曾两次访问欧洲,并已敦促欧洲在政治和经济上与中国对抗。

到目前为止,欧洲一直避免选边站队,不过,在中国被指掩盖最初疫情、可能利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的通讯设备监视西方数据传输后,中欧关系开始趋紧。北京方面限制香港的多项权利,被指大规模拘禁穆斯林少数族裔,对台湾发出威胁,这些因素也加剧了关系的恶化。

王毅已经访问了意大利、挪威、荷兰、法国和德国,本周晚些时候,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将访问西班牙和希腊。

分析人士称,中国的目标是防止欧盟出现反华共识,并让欧洲在美中对峙中保持中立。

智库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Germ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级研究员Didi Kirsten Tatlow说:“欧洲现在是必争之地。”Tatlow表示:“北京方面希望防止任何经济脱钩,并保持世界工厂的地位。”

香港民主活动人士全程追踪王毅,与他到访国家的政界人士联手谴责中国对香港的镇压。王毅到访国家的部分接待官员公开批评了北京方面的政策,其中包括意大利外交部长路易吉·迪玛约(Luigi di Maio)。

迪玛约称,香港的自治权无可争辩。意大利与中国签有一份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倡议的谅解备忘录。

王毅访问法国后,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立即发表讲话称,他将更为乐见欧洲通讯设备供应商参与5G移动网络建设,而不是中国的华为,并特别提到了瑞典的爱立信(Ericsson, ERIC)和芬兰的诺基亚公司(Nokia Co., NOK)。

在德国,王毅因就捷克参议院议长维斯特奇尔(Milos Vystrcil)访台行为发出威胁而引发了当地的愤怒情绪。中国把台湾视为自身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外交部援引王毅的话说,维斯特奇尔将“为自己的短视行为和政治投机付出沉重代价”。

德国外交部长马斯(Heiko Maas)周二与王毅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时予以回击,称“在欧盟,我们一同与国际伙伴打交道,并报以尊重,威胁与这种行事方式并不契合。”

德国外长马斯(左前)与中国外长王毅(右前)举行会晤。图片来源:MICHAEL SOH/PRESS POOL

中国多年来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与北京方面关系良好,一般不会公开批评中国。

王毅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川普政府试图在西方和中国之间制造嫌隙的努力只会损害全球经济。

王毅表示,当今世界正面临多边与单边、开放与封闭、合作与对抗三大抉择。他称,中德愿保持双向开放。

王毅访欧期间,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博雷尔(Josep Borrell)发表了两篇观点文章,将中国描述为一个新帝国,并批评了中国与欧洲不平衡的经济关系,称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比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更容易。

博雷尔表示:“就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我们之间的关系过于不对称。这必须被纠正。”他称:“如果我们现在不这么做,几年后就会太晚了。中国产品将继续向价值链上游移动,而我们对其经济和技术的依赖将加大。”

中国问题分析人士Tetlow表示,欧洲对中国的批评到目前为止仅限于口头上,还未落实到政策上。

她称:“美国已经采取了很多行动,这确实令中国感到不安,但到目前为止,欧洲基本停留在口头层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