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三家国企接连出事,发改委释出预警 /

中国三家国企接连出事,发改委释出预警

在一连串债券违约事件震撼中国在岸市场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已发誓要打击 "逃债 "者。根据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周日发表的一份声明,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同意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将对各种 "逃债 "行为进行惩罚,以保护投资者。该委员会还承诺将调查 "欺诈发行、披露虚假信息、恶意转移资产和挪用资金 "的行为。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的委员会还告诉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要 "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

此次会议之前,地方政府支持的债券发行人发生了多起备受瞩目的违约事件,包括华晨汽车、永煤集团等,这些事件打击了投资者对地方政府履行债务的能力或意愿的信心。

外界对中国经济看法常常不一致。从某个角度看,中国人的财富无疑是增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经购买力调整后,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25307美元。这将比本世纪初的水平激增近9倍,并将中国排在世界第70位,使其接近加入所有国家中最富有的三分之一。

而习近平主席三周前在中共党内会议上提出,到2035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会翻一番。要做到这一点,中国经济必须在未来15年内平均每年增长4.7%多一点。去年增长了6.1%,前5年每年增长6.7%。在这种情况下,每年4.7%似乎相当可控。但是,计算看似简单,却有经济和人口的限制,并非如此。

根据金融时报分析,每一个沿用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采用的高储蓄、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的国家--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或者前十年的巴西--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对急需的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带来了多年的快速但不平衡的增长。在该阶段,债务与经济同步增长,因为当债务主要为生产性投资提供资金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就会快于债务。

在第二阶段,由于每个国家都试图重新平衡投资需求,但通常收效甚微,增长仍然相当高,尽管现在越来越多地由非生产性投资驱动。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经济中的总债务增长必须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以债务负担上升。

最后在第三阶段,国家要么达到了债务能力的极限,要么忧心忡忡的政府采取措施防止债务进一步上升。不管是哪种情况,经济最终被迫从投资转向消费,在增长速度大大放缓,有时甚至是负增长的情况下,进行再平衡。

分析认为,今天的中国处于第二个阶段。1980年至2010年,中国GDP翻了四倍,但债务水平较低,增长缓慢。然而,在2010年至2020年GDP再次翻番期间,中国的总债务负担增加了三倍,达到4300万美元,因此,现在官方的债务占GDP的比例超过280%。

中国要想实现GDP再次翻番,到2035年债务占GDP的比例必须上升到400%以上。这将是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其他地方,在债务达到接近这个水平之前,增长早已崩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