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从闺女的一次历史作业看加拿大中学教育 /

从闺女的一次历史作业看加拿大中学教育

导游手记之六二:普通一兵

加拿大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原住民占人口比例不足百分之五,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国家,往上数几代基本都是外来户。达总一贯强调给客人讲解须具备三性:典型性知识性多样性。老唐对此非常认同。每每和客人谈起移民这一话题,老唐就想到闺女唐小丫历史课作业中的吉布斯先生,是加拿大百多年前移民的典型,完全符合达总的指导思想。

老唐读书廿四载,十二年是大学,历史课上过不少,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近现代史更是不堪,常常是先有结论,再找论据,结论又频随政治形势而改变,弄得老唐怀疑人生。唐小丫的中学历史课则迥然不同,年终论文挺有意思,老师手拿一个装满纸条的盒子,每张纸条上写着姓名,都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加国军人,学生随机抽取,然后搜集资料写论文。如不满意自己抽取的名字,第二天可重抽一次。这种考试并无标准答案,文章可繁可简,由学生自由发挥,颇具典型性知识性多样性,与达总对导游讲解的要求不谋而合。

唐小丫拿到的名字是塞西尔·吉布斯,上网一查,资料还有些。赛西尔一八九四年十月生于英国东部诺福克郡(Norfolk)的海滨城镇大雅茅斯(Great Yarmouth),有一姐一妹,父亲是个渔民,以捕捞鲱鱼为生。渔民多年过度捕捞,鲱鱼资源枯竭,父亲渐失生计,不得已把三个孩子送到孤儿院,虽然他们并非孤儿,这种情况在当时的穷困家庭并不罕见。

孩子一旦进了孤儿院,回归原生家庭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孤儿院主动把孩子退回来,二是亲生父母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养活孩子,并偿还孤儿院一大笔费用。当年孤儿院收人过多,财务吃紧,不堪重负。许多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开始有计划地把这些孩子送往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安排寄养家庭,大都是农场主,让孩子在那里同吃同住同劳动,直到长大成人。其中托马斯·伯纳多(Dr. Thomas Barnardo)博士创立的慈善基金会规模较大,运行正规,九岁多的赛西尔通过这一机构来到加拿大,而他的姐姐和妹妹则被送回其父母处,农场主需要的主要是男劳力。

孩子小学时,老唐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七年师范出身,文科理科都混过,辅导辅导作业绝无问题。儿女中学之后老唐开始心虚,一大软肋就是英文不咋地,远无达总那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高水平,遇上历史课这种文科题材就更不行了。那天倒垃圾,老唐在回收箱里看到闺女的文章初稿,偷拿回来研读一番,感到颇有收获。

网搜Norfolk汉译为诺福克郡,想起刚当导游时的困惑,客人问郡州省这些译名是咋来的?老唐吱吱唔唔回答不上,只能顾左右而言它。后来在达总的名著《导游培训手册》里看到一个很好的解释,说清末同文馆出身的那些外交人员极有水平,古今中外融会贯通。英国历史悠久,政区按秦汉习惯译为“郡”,美国年轻,按唐宋时代译为“州”,加拿大立国更晚,按大清规则译为“省”。达总说这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老唐不信,网搜一番还真没发现类似说法,看来是原创无疑,顿时油然而生敬意。

从唐小丫的文章中,老唐第一次听说“伯纳多青少年移民计划”。伯纳多和中国还有些瓜葛,年轻的伯纳多最初学习药学,某次偶遇去中国的传教士,一番交谈之后他对东方古国产生极大兴趣,立志去中国传教。老唐算了下年代,彼时加拿大刚刚建国,国内则是满清同治年间,太平天国之乱平定之后。伯纳多因故未能去中国传教,他非常失望,转而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开始关心伦敦东区的贫困儿童。

当时孤儿院拥挤不堪,生活条件差,很不利于孩子成长。一些伯纳多这样的社会工作者把目光瞄向遥远的美洲,加拿大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需要大量劳动力开荒拓土。于是很多孤儿院的孩子被送往加拿大,绝大多数是男孩。每人发给一个小木箱,里面有少得可怜的生活必需品,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从一八六九年到一九三〇年代间,有超过十万英国儿童来到加拿大,赛西尔乃其中的普通一员。

图源:草根

赛西尔被多伦多东部牛顿镇(Newtonville)一位姓考奇的农民家庭收养。养父母待他很好,视同己出。赛西尔在加拿大读完小学中学,平时在养父母的农场干活,生活虽不富裕,但温饱绝无问题。并非每个寄养儿童都这样好命,有些被视为家中奴仆,冬天住在没有暖气的谷仓里。有的被打骂,甚至被虐待至死。这些恶行激起英国和加拿大善良民众的愤慨,经过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寄养儿童的境况有了相当改善。

即便如此,伯纳多的青少年移民项目还是问题多多,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彻底结束。二〇一〇年英国首相正式就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道歉,向那些未被善待,惨遭虐待,不幸夭折的儿童致歉。老唐觉得此事应该历史地看待,不应因噎废食,全面否定。青少年移民项目救助了许多贫困儿童,功不可没,虽有不足,瑕不掩瑜。老唐想到那些中国弃婴,成千上万名被加拿大家庭收养,大都是女孩,有些还有残疾,早年的许多弃婴在加拿大已经长大成人为人父母。老唐接待过几批民政部门的团组,来追踪调查这些弃婴的生活。加拿大人民的宽厚博爱名不虚传,白求恩大夫的故乡名副其实。

唐小丫详细地描述了西塞尔从军参战的经历,毕竟历史才是文章的主题。一九一四年七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加拿大紧随英国参战,加国当时总人口八百多万,征兵六十万,其中四十多万赴欧参战,六万七千人捐躯。一九一六年初,赛西尔在离家不远的希望港(Port Hope)应征入伍,隶属加军第136营。经过一年的军事训练,他所在的营同加军第191营、204营,于一九一七年三月廿八日从哈利法克斯登船奔赴欧陆,四月七日在英国利物浦下船,开始了两年半的征战历程。

西塞尔身经三场大战。一九一七年七月至十一月的帕斯戴尔(Passchendaele)战役,亦称第三次伊普尔战役。此役历时百日,交战双方各有三十万上下的伤亡,可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血腥的一幕。那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拉锯战,期间适逢多雨季节,处处泥泞不堪,战斗环境苦不堪言,英军和加军最后惨胜。

战役中共有六十一位士兵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比其他任何一场战役都多,由此可见战斗之激烈,伤亡之惨重。赛西尔征尘未洗,旋即投入康布雷战役(Battle of Cambrai),从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廿日至十二月七日,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坦克的战役,双方阵亡人数不相上下,都是四万多。

在这两场大战中赛西尔属于幸运儿,毫发未损,获颁“优良行为奖章”(good conduct),军衔从列兵到一等兵再升为下士。一九一八年八月,赛西尔在获准休假的两周时间里,邂逅了日后白头偕老的伴侣。归队不久,赛西尔参加突破兴登堡防线的战斗,这条德军苦心经营的防线号称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激战中赛西尔被德军手榴弹炸成重伤,幸亏当时他呈卧倒姿势,否则必死无疑。

在英国休假期间,赛西尔回到了阔别十五年的家乡大雅茅斯。看到当初瘦弱的小男孩,如今已是高大健壮,英姿勃发的青年军人,父母高兴万分,喜极而泣。姐姐已结婚成家,快当母亲了;可惜妹妹几年前因病去世,还不满十八岁。团聚的时光幸福而短暂,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必须按时归队。赛西尔乘船的码头在洛斯托夫特(Lowestoft)港,在家乡南边不到二十公里处。等船时,赛西尔和坐在岸边椅子上的两位少女聊了起来,其中一位得知他来自加拿大,好奇地问了好多问题,两人越聊越欢,大有相见恨晚,喜遇知音的感觉。开船前一刻,两人匆忙留下对方地址,依依不舍地挥手道别。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次年五月赛西尔乘船返回哈利法克斯,但许多战友却长眠欧陆。老唐每次接客游览此地时,都会讲起那个“最后一步”木拱门,多少将士走过拱门登上战舰,再也没能回到故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休整一周后,赛西尔随部队乘火车返回安大略的京士顿,全营就地复员。

老唐问闺女咋知道得这么详细?唐小丫笑曰她的这门历史课成绩是A+,其后的暑假里,她又继续网搜,竟然找到赛西尔的后人,了解到很多情况,进一步充实了她的文章,得到老师的大力赞许,这已经完全不是为了分数,纯粹是出于对一战老兵的敬仰。

还在欧洲时,赛西尔就开始和那个少女鸿雁传书,返加后更是如此。他省吃俭用,攒钱给女孩买了张船票寄到英国。一九二〇年九月,只在英伦码头匆匆一见的青年男女在加拿大重逢,女孩刚满十八岁。两人喜结连理,育有七个儿子,没有女儿。儿子们渐渐长大,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个儿子的岳母和赛西尔一样,也出身英国孤儿院,也是九岁抵达加拿大,同样在农场里长大。

赛西尔的长子和次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入伍,在卑诗省训练准备参加对日作战,但没等出发,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子身高近两米,复员后在多伦多当警察,常年任职警察工会,为提高警察待遇,抚恤因公殉职、负伤的警察家庭做出相当贡献。一九六四年长子所在的多伦多警察足球队包机赴英国比赛,赛西尔的妻子随同前往。离别英国四十四年,这是她第一次省亲之旅,见到当年和自己同坐码头椅子的女伴,惜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两人紧紧拥抱,百感交集,当时多伦多的报纸上还专门做了报导,刊登了照片。

退伍之后,赛西尔一直在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工作,从检修工做起,后来成为工程师,又当上主管。那次重伤影响了他的健康,每逢阴天下雨就会全身疼痛。可惜他享年不到五十五周岁,去世时最小的儿子还不满十岁。赛西尔·吉布斯的一生饱经磨难,出生入死,是他那代加拿大移民的典型代表。他七个儿子,孙辈十三人,曾孙辈卅七人,玄孙辈三十人,都在美加各地安居乐业,后代中不乏卓有成就者。

谈及历史,人们往往只记得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其实历史更是由赛西尔这样的普通人组成,正是这些普通人的过往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今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