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秀肌肉”后宣布从俄乌边境撤军
当地时间4月22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下令让最近部署在俄罗斯-乌克兰边境的部分军队自23日起陆续撤离,预计所有部队将在5月1日前返回驻地。《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尽管尚不知道此次撤军的具体数量,但此举“可能有助于”缓和俄罗斯与乌克兰以及部分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
在此之前,俄乌双方因乌东部顿巴斯局势日趋紧张,一度处在爆发冲突的边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更是频频对俄施压。4月21日,普京发表年度国情咨文,不仅“炫耀”了俄军事实力,还警告不要有国家企图越过俄方“红线”。然而,俄罗斯在“秀肌肉”之后的第二天又突然宣布撤军,其心里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华东师范大学“周边中心”科研主管万青松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俄罗斯此举因其已达到自己想要的“一箭三雕”目标,而乌克兰依然在其中扮演了一个 “尴尬”角色,成了大国政治的牺牲品。
俄为何撤军?
自3月中旬以来,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和乌克兰政府军在乌东部顿巴斯地区持续发生冲突。之后乌方称俄罗斯在两国边境集结多达10万人的部队,还有坦克、军用飞机和海军舰艇等重型装备,“对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美国和北约对此纷纷发声谴责俄罗斯的“挑衅”行为,要求俄罗斯部队撤离。俄罗斯则坚称其部队在进行演习,没有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只是在保卫自己边境安全,还表示乌克兰违反了在乌东部实现停火的《明斯克协议》。
之后俄乌关系一度剑拔弩张,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外也加紧与美国拜登政府和土耳其的互动,并喊话北约,称乌克兰加入北约可解决当前困境。与此同时,美国还欲派遣军舰到黑海声援乌克兰。
4月上旬,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有卫星图像显示,俄罗斯南部军区陆军第58集团军、中部军区第41集团军、俄罗斯空降军第76师、空降军第7师的人员和装备先后通过铁路、陆路和空运集结至俄罗斯控制下的克里米亚半岛。美国智囊团波托马克基金会主席菲利普 卡尔伯向《华尔街日报》表示,该举动已不是示威,而是在做大规模进攻的准备,“俄罗斯可能会在两周内决定是否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
克里米亚Opuk训练区的俄罗斯部队住房,野战医院,攻击直升机和军车。4月15日拍摄的卫星图像。
事实上,这种紧张的氛围一直持续到4月22日俄军在克里米亚开展万人大演习,此次演习涉及1万多名士兵、约200架战机、1200辆军用车辆和60多艘军舰。
不过,之后事情则出现了转折。当天,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由于“突击检查的目标已经完全实现”,因此决定结束演习,俄军将从4月23日起撤离俄乌边境,所有士兵将在5月1日前返回各自原来的基地。
对于俄罗斯的撤军举动,泽连斯基表示欢迎,他在社交媒体上说:“俄罗斯在俄乌边境减少驻军将相应地缓解紧张局势”。他还表示,乌克兰仍将保持警惕,并补充说“感谢国际伙伴的支持”。
万青松向澎湃新闻表示,实际上俄罗斯此次撤军并不让人意外,因它已达到自己的三个目标:一是对乌克兰“以武促和”;二是对美国“以武促谈”;三是为普京宣读国情咨文及落实普京的倡议营造更好的内外氛围。
所谓“以武促和”,万青松分析称,俄罗斯展示武力实际上是警告乌克兰的一些政治精英,“玩战争”是没有任何前景的,“俄罗斯此举是想尽快打消掉乌克兰对美欧打‘俄罗斯牌’的企图。”
万青松此前撰文指出,在2018年11月25日发生的刻赤海峡事件中,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试图通过升级冲突,继续恶化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以此换取西方对其参加总统选举的支持,却反而引火烧身,在选举中输给了泽连斯基。俄罗斯政治评论家卢基扬诺夫指出,该事件表明,一些乌克兰政治家把战争当成游戏玩。
正因如此,当下泽连斯基显然“接受”了俄方给出的明确信号。4月20日,泽连斯基发表电视讲话,表示有意和普京就顿巴斯问题进行会谈。《金融时报》分析认为,这一表态完全代表了乌克兰低头求和的态度。
4月22日,普京也在电视讲话中进行了回应,但他表示若乌克兰领导人想解决顿巴斯的冲突,就应该先与顿巴斯当地首脑进行谈判,然后再与俄罗斯讨论。普京还说,假使泽连斯基想与俄罗斯讨论俄乌关系正常化的话题,“欢迎来莫斯科”。双方这一番隔空互动,使得两国或有机会回归谈判桌。
万青松还表示,俄罗斯此次显然是吸取了之前乌克兰危机的教训——慎用武力,眼下其更倾向于对乌东部冲突采取以“冻结”方式为主的“软战略”,而不是武力介入的“硬战略”,并灵活利用周边国家内部危机来进一步巩固俄罗斯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力。
“这是近两年俄罗斯处理周边局势动荡的新方式,包括在2020年纳卡地区冲突中,俄罗斯也是采取了‘以武促和’的方式。” 万青松指出。
乌克兰成“政治牺牲品”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俄乌之间的一系列紧张事件,大体发生在4月2日拜登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前后。这通电话是拜登在正式就职后两个多月才打的,给“苦等”美西方外援的乌克兰打了一剂“鸡血”,乌方之后便开始四处造势。
万青松表示,虽然拜登及其团队在言语上 “坚定”支持乌克兰,履行美方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承诺”,但拜登政府更多的还是向盟友和国内外对手传递信号:特朗普的四年就是个意外。
与此同时,万青松认为,俄罗斯一方面近来通过在俄乌边境集结大量军事力量,并在乌克兰军事演习期间宣布封锁刻赤海峡和禁止外国军舰和公务船进入黑海部分水域六个月,是借此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进一步明确“红线”所在,也提醒北约回顾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后果;另一方面,俄罗斯以展示武力的方式做大俄美之间的“乌克兰问题”,防止俄美关系传统议程继续“脱钩”,“迫使”美国与其对话,维持对美的沟通渠道。
于是,拜登在4月13日打了第二通电话,对象是普京。拜登在通话中呼吁俄方对乌缓和紧张局势,还提议双方举行元首峰会。在此之后,俄乌局势虽未完全平息,但至少有所缓和。
万青松认为,俄罗斯上述种种做法表明其更多采取积极进取的对美攻势,而不是消极地等待机会,“终于等到拜登电话的普京,算是达成了对美国‘以武促谈’的目标。”
此外,俄罗斯撤军之日正是普京发表国情咨文的第二天。普京在讲话中提到,俄罗斯愿意在“红线”之外与世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伙伴关系。万青松指出,绍伊古在普京国情咨文结束之后马上宣布撤军,实际上也就是配合普京向世界传递和平之意。
俄方的目标达成了,而乌克兰可能是扑了一场空。虽然欧盟、北约、美国都给俄罗斯施加了非常大的压力,但分析认为,乌克兰问题并非一时可以解决的,无论是对俄的口头谴责还是制裁,都只是被各方当作对外政策的工具罢了。
作为调解乌克兰顿巴斯冲突与东部地区局势的俄德法乌“诺曼底四方会谈”,自2014年6月启动以来,先后召开多次领导人会晤,以及各国首脑特使、顾问、外长等各层级的数次磋商与对话,为此投入了巨大的时间与资源。然而,四方会谈取得的成果依然微乎其微。
总部位于乌首都基辅的智囊机构新欧洲中心主任阿廖娜·盖特曼丘克表示,假使最终四方会谈仍没有成果,乌克兰也未如愿加入北约,那普京会发现他的军事战术是成功的,未来可能会不断重复这种战术。《金融时报》指出,乌克兰政府需要面对的现实是,最终他们可能只能依靠自己。
至于今后局势如何发展,万青松指出,可能还是取决于俄美关系博弈的走向。
《金融时报》报道称,尽管俄罗斯的撤军命令在短期内看起来将会减轻外界对爆发冲突的担心,但该地区仍将是一个潜在的爆发点,俄罗斯和北约很可能继续指责对方在当地部署军事人员,加剧紧张局势。
在绍伊古宣布撤军时还有一个细节,他表示虽然军队回到了驻地,但俄军的重型武器仍将留在俄罗斯的西部,“以便进行另一场大规模演习”。这些武器将留在沃罗涅日西南部地区的Pogonovo靶场,距乌克兰东部边境约160公里。
此外,绍伊古还命令俄军保持战备状态,以应对在北约今年3月至6月的“欧洲捍卫者-2021”演习期间可能出现的任何“不利态势”,“随时准备作出回应”。
生活服务
-
Victor 970@ 2021-04-23 23:09您已点过赞跪舔鹅爹,连撤军都是赢,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