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企业恐难过这一关 /

中国企业恐难过这一关

中国企业的债务问题正在成为全球公司债市场的关注焦点。由于中国经济下行,中共政府财政入不敷出,难以再像从前那样对存在违约风险的国有企业进行兜底,如果债务违约大量出现,将对全球市场形成冲击。

《日本经济新闻》5月18日报道,截至2023年的3年内,中国企业公司债到期总额达到2.14万亿美元,为2018~2020年的1.6倍,中国企业的偿债负担正在加重。

专门从事化解不良资产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正在被中共政府进行债务重组,华融集团发行的公司债余额接近3300亿元,近6成将在2023年之前到期。

华融仅仅是中国企业债务负担的一个案例。

据金融信息公司Refinitiv的数据,中国企业2021年债务偿付额为7480亿美元,2022年为6690亿美元,2023年为7270亿美元。中国企业发行的公司债期限为1~3年,还有很多短期债务。随着公司债的持续发行,最终偿付额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

背负着大量债务的往往是大型国有企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和国家电网的偿债规模高达6000亿美元,到2023年底之前,国家铁路集团需偿付近900亿美元,国家电网需偿付约140亿美元。

今年1~4月,中国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务违约为950亿元,在公司债偿付递增的背景下,如果政府主导的财政支援减少,违约将进一步增加。

2023年,中国企业外币债务的偿还规模将达到1720亿美元。

令人担心的是,在境内债务违约增加的同时,中企外币债券违约也在不断增加。

Refinitiv等机构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至少有10只以上美元债券出现违约。北京大学创办的大型IT企业北大方正集团2020年2月进入债务重整,其多只美元债券无法支付本金和利息。

北大方正对旗下企业发行的部分美元债券赋予了“维好协议(Keepwell Deed)”。该协议的内容一般是母公司保证子公司的财务保持良好状态。但北大方正以该协议不能保证偿还为由,将这些债券排除在偿付对象之外,据称部分海外投资者已开始启动司法程序。

国有半导体企业紫光集团美元债券也发生多次违约。今年2月,美国花旗集团的香港法人要求紫光集团支付利息和偿还债券本金并提起诉讼。

此前,中共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一种隐性担保,对政府下属企业进行债务兜底。但随着中国经济不断下行,中共政府自身的财政也出现危机,尤其地方政府,其正常运行的资金都成问题,对出现债务危机的国有企业,只能任其违约,让投资人自行承担风险。

日媒报道称,如果中共政府的“隐性担保”突然逆转,可能会对债券市场造成冲击。美国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Kenneth Ho表示,要警惕中国在政策上急转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