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两位芯片大佬的江湖恩怨:师徒?叛将? /

两位芯片大佬的江湖恩怨:师徒?叛将?

墙内自媒体大江湖解局文章:

一、

1966年,19岁的蒋尚义考上了台湾大学机电系。

在这里,他认识了同学胡正明。两人同属学霸,互为竞争,谁也不服谁。虽然是同学,但却没有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

日后,蒋尚义和胡正明,还会在台积电交会,并与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梁孟松,结下梁子。

从台湾大学毕业后,胡正明去了美国留学,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此后,胡正明留在美国的大学任教,并在科研的路上一骑绝尘,成为了一个不世出的技术大牛。

蒋尚义先是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了个硕士,随后又去斯坦福大学拿了博士学位。

1974年,博士毕业之后,27岁的蒋尚义加入德州仪器,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研发工程师。

彼时,浙江宁波出生的张忠谋43岁,已经是德州仪器的资深副总裁,是德州仪器事实上的第三把手。

胡正明

张忠谋掌管了德州仪器的半壁江山,他所推广的半导体制作工艺,成为了行业标杆。

此时的蒋尚义,与张忠谋由于身份过于悬殊,两人并无实质性的交集。两人都不会想到,多年之后,蒋尚义将会成为张忠谋有得力干将。

走上职场人生巅峰的张忠谋春风得意,然而,4年之后,德州仪器的一次转型,让他从神坛跌落。

左一:张忠谋

1978年,一直从事工业半导体业务的德州仪器,想打造电子消费产品业务。

于是,张忠谋被调去做电子消费集团的总经理。

这是德州仪器对张忠谋的明升暗降,德州仪器认为半导体研究的经费太多,于是对张忠谋的半导体研究下手。

见大势已去,张忠谋只好收拾行囊,离开了曾经让他风光无限的德州仪器。

二、

张忠谋从德州仪器失意离开的时候,另一个不世出的技术大牛梁孟松,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梁孟松来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读博士,师从蒋尚义的老同学胡正明。

从此,梁孟松与老师胡正明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胡正明也将梁孟松,视为最得意的门生。

博士毕业之后,梁孟松进入AMD公司,成为了一名研发工程师。

梁孟松

在这段工作时间内,梁孟松以惊人的速度,发表了350篇半导体的技术论文,还获得了181项半导体的关键技术发明专利。

梁孟松在AMD一路狂飙的时候,张忠谋回到台湾,担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正是在这个时候,美国与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本的经济一落千丈。

美国的半导体协会趁火打劫,逼着日本签订了两份《半导体协议》。

领先全球的日本半导体行业,彻底被美国肢解,这给台湾和韩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1987年,干了一辈子半导体的张忠谋,适时地抓住了这次机会,成立了台积电。

张忠谋深知半导体行业会进一步分化,设计和制造的分工会更加细化。于是,他发明了代工厂模式。只给客户做晶圆代工,自己不设计芯片,以避免客户忌惮。

凭借着自己多年积累下的人脉,台积电先是拿到了英特尔的部分低级芯片订单,随后又与高通一起成长,拿到了高通大量的订单。

从生死线走出来的台积电,终于走出了一条芯片代工厂之路,站稳了脚跟。

此时,张忠谋在全球大揽人才。

1992年4月,梁孟松辞去了AMD的工作,回到台湾,加入台积电,成了研发处长。

梁孟松将自己的专长,在台积电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仅用了5年的时间,梁孟松将台积电的芯片制程技术,从0.8微米,提升到了0.3微米,完成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但梁孟松并没有获得升职,相反,张忠谋邀请蒋尚义加入了台积电,让他担任台积电的资深研发副总。

蒋尚义

就这样,蒋尚义成了梁孟松的顶头上司。

梁孟松一门心思搞技术,恃才傲物,并没有太把蒋尚义放在眼里。

蒋尚义总是一脸和气,与老板张忠谋关系非同一般,是一把玩政治的好手。

由于蒋尚义是梁孟松的上司,再加上他和梁孟松的恩师胡正明是同学,外界大多认为蒋尚义与梁孟松有师徒关系。

这一点,梁孟松是非常不认可的。

梁孟松继续为台积电制程领先默默积蓄力量,他所做出的功劳,都有上司蒋尚义一份。

一时之间,蒋尚义在台积电的势力颇为强大。

为了制衡蒋尚义,张忠谋又请来了一位技术大牛,这让梁孟松为之一振。

三、

此人正是梁孟松的老师胡正明。

2001年,胡正明加入台积电,担任技术执行长。

梁孟松立即加入了胡正明团队,台积电内部形成了胡正明派和蒋尚义派。

这是张忠谋的管理哲学,让内部两个部队激烈竞争,从而迅速提高公司的技术实力。

胡正明的加入,让梁孟松如虎添翼。

当时,世界主流半导体企业正要从180nm向130nm制程突破。

采用胡正明发明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台积电跳过了150nm制程,直接进入到130nm制程。

2003年,台积电的130nm铜制程量产获得成功,一举追平了IBM两个代次的制程差,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

梁孟松一战成名,他在台积电建立了不世之功。

一年之后,胡正明功成身退,又回到了学校继续当老师。

此时,张忠谋身体已大不如前,他的接班人的问题,排上了台积电的议事日程。

论资历、论能力、论私交,蒋尚义觉得自己都是不二人选。

但在张忠谋眼里,蒋尚义什么都好,就是年纪太大了。

张忠谋那时75岁,蒋尚义60岁,75岁的交棒给60岁的,没多久又会面临人事震荡,这是张忠谋所不愿见到了。

2006年,得知自己继位无望,蒋尚义萌生了退意。在张忠谋的劝说下,他来到台积电的一个子公司养老。

蒋尚义的位置空出来了,研发副总的位置花落谁家?

张忠谋又搞了个内部竞争制衡,将研发副总的位置一分为二,其中一个给了罗唯仁。

另外一个位置,总该轮到梁孟松了吧。

然而,并没有。

张忠谋更喜欢孙元成,一个同样对半导体研发熟悉,而处事又相对圆滑的人。

梁孟松已是公认的半导体奇才,但桀骜不驯的性格,张忠谋认为他并不太适合当领导。

在这场人事变动中失利的梁孟松,被张忠谋安排到“超摩尔定律实验室”,离开了他擅长的芯片制程研究。

梁孟松心灰意冷,此时,三星抛来橄榄枝,再加上他韩国空姐出身的妻子游说;2009年,他以去韩国教书的名义,辞去了台积电的工作。

四、

梁孟松一走,台积电28nm制程迟迟无法量产。

张忠谋慌了,他不得不把退休三年的蒋尚义再次请出山。

蒋尚义再次回到台积电权力核心,担任台积电副总经理兼董事长顾问,也就是张忠谋的私人顾问。

蒋尚义的目标很明确,一是技术上继续压制三星,二是在法律上阻止梁孟松帮助三星。

2011年,竞业协议期满后,梁孟松正式加入了三星,成了三星晶圆代工的执行副总和技术长。

彼时,三星也被卡在28nm制程往下的技术瓶颈中,这是一个世界难题,而梁孟松掌握了解决难题的方法。

梁孟松在三星力排众议,停止了20nm制程的研发,直接跨越到14nm。

这看似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星在这场豪赌中赌胜了,梁孟松再立奇功。

2014年,三星14nm制程量产成功,比台积电16nm超前半代。

为此,三星从台积电手中,抢走了苹果手机的大量订单。

怒不可遏的张忠谋,在蒋尚义的执行下,对梁孟松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为此,梁孟松背上了叛将的骂名。

在多轮的诉讼下,台积电掌握了关键证据,梁孟松败诉,他不得不离开三星。

梁孟松离开了芯片制程的研究工作,就像一个将军离开了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与蒋尚义的恩怨,更深了。

这给远在上海的中芯国际一个可乘之机。

中芯国际三顾茅庐,力邀梁孟松,条件随便开。

梁孟松列了一个200人的名单,要求中芯国际配备名单中的团队人员。

2017年,中芯国际在台积电挖来这个团队之后,梁孟松正式加入了进来。

此时,中芯国际还在28nm的制程苦苦挣扎,这是三星和台积电玩剩下的,可即使如此,中芯国际的良品率依然不稳定。

猛人梁孟松再一次力排众议,跳过中间代次,直取14nm制程。

在梁孟松团队日夜不休的努力之下,2019年4月,中芯14nm制程正式量产,良品率从3%提升到95%以上。

一年之后,中芯国际28nm、14nm、12nm均已进入规模量产,7nm技术也已经完成开发。

梁孟松,再一次创造了奇迹,惊艳了世人!

中芯国际在没有梁孟松之前,是一步一步走,而且走得步履维艰;有了梁孟松之后,直接进入百米冲刺,三年走完了台积电十年的路。

五、

梁孟松在中芯国际创造佳绩的时候,蒋尚义也来到大陆,成为武汉弘芯的CEO。

然而,事实证明,武汉弘芯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蒋尚义也成这个骗局的受害人,武汉弘芯烂尾之后,他居然来到了中芯国际。

在梁孟松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蒋尚义出任中芯国际副董事长,再次力压梁孟松。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梁孟松倍感震惊,多年积蓄的恩怨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他向中芯国际递交了辞呈。

中芯国际人事巨震动,引起了业界强烈的关注。

在中芯国际的安抚之下,梁孟松并没有离开中芯国际,依然低调地为公司发光发热。

11月11日,中芯国际的一纸公告,将梁孟松与蒋尚义的恩怨,划上了一个句号。

蒋尚义辞去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成员,梁孟松不再担任执行董事职务,专注联合首席执行官职责。

此时,蒋尚义已经75岁高龄,他太老了。

中芯国际可以没有蒋尚义,但不能没有梁孟松。

梁孟松也已经是个69岁的老人,他曾说过:我来到大陆,本来就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只是单纯地想为大陆的高端集成电路,尽一份心力。

他将自己在中芯国际的全部收入,全部捐给一家技术发展基金。

梁孟松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天才,回不去台积电和三星,他需要中芯国际这个大舞台,让他继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他需要中芯国际,中芯国际也更需要他!

希望梁孟松,不要被辜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