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剧透!文坛油腻男人喜欢的神作《繁花》 /

剧透!文坛油腻男人喜欢的神作《繁花》

我不喜欢《繁花》。

我讨厌《繁花》。

它居然还获得很多奖项,可见中国当代文坛多么可怕,一群油腻老男人把持着,相互吹捧造势,给对方站台,彼此点赞,写推荐文章,奖项就当分猪肉。

可厌的是这本书还重得要死,这样的书就该用轻型纸,早早发黄给虫蛀就算了。

唉,吐槽归吐槽,还是读一下吧,好像是前天在微博上看到这本小说被王家卫拍成电影即将上映了,才又让我想起这本书。

书名涵义

这个书名、书里大量饭局应酬的场景、大量沪语,你很难不联想到《海上花》,所以这本书首先占了一个少人争抢的有利地形,就是所谓地域小说什么的。

繁花,远远望去,好像永远有花在那儿盛放,一茬谢了一茬又开;而又有谁关心过具体的每一朵,都是短暂的芳华。一百多年前人家用花代指女人,一百年后仍以花来比喻,不仅有点俗,且不离性的暗喻,但他比韩邦庆更倒退,充满男性的凝视,有时还颇有恶意。

女人如花,那书中这些男人又是什么,与花是什么关系?是蜂蝶?是树干?是采花人?

书中人物女性远多于男性,并且较为负面,作者很有普信男的特点,想象着女人不管美丑、不管老幼都主动对男人投怀送抱,见了男人全投降,都得仰视,都等待男人的救赎;而他意淫中幻化出来的男性淡定如柳下惠,特别是那个阿宝,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好像是胡歌扮演这个角色?倒挺符合,女人爱他都是为了出名,呵呵。】

什么年代了都,不管作者怎么自称“放弃心理层面的幽冥”,都掩饰不住男人那双饥渴的眼睛在女人身上逡巡,大量文字写女性身体,而男人的外表一律不写。

写作风格

称赞这本书的人自然会重点夸奖语言风格,什么沪语和普通话的无缝切换啦,细密的写实主义啦,平淡的话本风格啦,还有全书上万个的“不响”(可能没有上万个,大几百个应该有)……风格可以有,但风格得不自然,一会儿要表现日常庸俗的生活,一会儿又想起来自己毕竟是个文人,就弄来很多文绉绉的字眼,什么心噤丽质、吐属婉顺,总之这类男性文人的恶趣味我是不敢恭维的。

怀旧党可以从书中找到许多历史印迹,这也许是此书的价值之一。这一点不讨厌,但我也不太关注,比如当时集邮的讲究啦,如何制作模型啦,旧时上海街景,为此作者还不惮辛劳自己动手画了街道示意图供怀旧党索骥之用。

解读线索

书里的时间线一条是60~70年代,三位男主角的少年时代;一条是90年代,改革开放后;

整本书是走肾的。

小毛说,啥叫性欲。姝华严肃说,就是有人对政治,宪政不满,这个人讲,是因为肉体不满的缘故。

大概是这个原故吧,用政治化的名词来指代男女性事,是不是中国人独一份的发明?【新婚之夜抄党章应该载入史册。】

循着这个线索,书中的人物如走马灯似地登场,其实不外乎两个主题,一是政治对人的异化,另一个是金钱对人的异化,“人之大欲”“食色性也”,于是大量的场景不是在餐桌上就是在床上。

在文明进化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性、爱、婚姻或许有不同的组合关系,但如果我说三位一体才是多数文明所推崇的应该不过分吧?而这本书里的男女关系把这三者脱钩了,并且发展出一对多,多对多的错综复杂互动,初读这本书不免惊叹,咋这么混乱!对,就是这么乱,但作者就是揭示生活中没有一对男女是保持忠诚的“性爱婚”三位一体的,他展示脱钩后各种排列组合,展现人被政治和金钱异化后的结果。后续我会用图表示意,SML分别代表性、婚姻和爱,可不是衣服尺码呀。

P1-P76

引子

文章的第五行就出现了沪生对朋友妻身材的夸赞,所以我说作者猥琐男,不算冤枉他吧。按书中所说,陶陶只是沪生前女友的邻居,也不是多熟的交情,就可以跟沪生抱怨妻子“天天要学习”;接着又吹嘘自己多么有女人缘,送个海鲜都能有艳遇。

引子可以看作一个快速剪辑,把两个时代对人的异化通过菜市场上的偷窥和捉奸事件,勾勒出公权力对私领域的侵犯,不尊重个体,人们在长年禁锢之后不知如何解放,便把最直接的动物本能先行发泄。“每夜学习社论”这样的话语,真不知是讽刺政治还是拔高欲望行为的社会意义。

几位主角的背景介绍

阿宝的祖父是资本家,阿宝的父亲追求进步,离开家庭,成为地下工作者,解放后他们所居住的房子表明,他们仍属于富裕阶层。

阿宝喜欢邻居小妹妹蓓蒂,蓓蒂由绍兴阿婆照顾呵护着,过着如小公主一般的生活。【如果说还有第三条时间线的话,绍兴阿婆和阿宝祖父代表着一些传统价值观,但他们的声音已经很微弱了。】

阿宝有个哥哥在香港,这可能是导致他父亲被批斗的因素之一。

沪生的父母空军干部,住的是茂名路洋房。他上去有个哥哥,也参了军。大概是父亲比较严厉,养成他性格懦弱随和。他的老师之一是阿宝的娘娘(应该是姑姑?),因此认识了阿宝并玩到一起。【小说里沪生面目模糊,人物塑造较失败。】

小毛出身是工人家庭,本来不太可能和阿宝沪生这两位住在上只角的同龄人有什么交集,却因为偶然一次排队买电影票而认识。小毛的妈妈愚昧粗暴,很难给予小毛正确的人生指引;但小毛天性中不失对美的敏感和向往。

沪生有心记住了小毛的生日,并为他办了个惊喜PARTY。那个年代,即使在上海,物资也很紧俏,所以沪生这个人较重感情也较优柔寡断的特点是写出来了。另一个方面,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情感纽带,这将与90年代的场景形成对照。

复杂的五角关系

沪生与梅瑞恋爱期间帮她拉客户,遂把自己的发小阿宝介绍给了梅瑞;阿宝的业务本来是和梅瑞的同事汪小姐接洽的,但他感到汪小姐有意无意想和他暧昧,便顺水推舟转和梅瑞做业务。这样汪小姐和梅瑞多少有点疙瘩了。

谁知梅瑞也喜欢上阿宝,踹了沪生,向阿宝示好。阿宝装聋作哑,于是梅瑞只好跟一个四川北路有房子的男人结婚了。

(曦晖绘制)

【瞧,作者把阿宝写成一个为白月光蓓蒂守身如玉(至少目前)的钻石王老五,他知道女人扑向他的目的,而他永远有分寸,不会拒绝得令对方难堪。】

而汪小姐则被作者写得好像欲求不满,因为生的第一胎被奶奶带大,跟自己不亲,她一直想要再生一个,而她的老公在那个计划生育年代可不敢冒这个风险。

【那场去湖州乡下农家乐的戏,作者对女人可是恶意满满啊。】

李李

全书好像没有一个姓名完整的人,名字是破碎的,人自然也是破碎的。

而这个李李,更是一种奇异的破碎感,看着很美,为人通透,又充满哀伤;她经营一家名叫“至真园”的餐厅,与几位尼姑的往来为她将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而她的朋友话里话外暗示她有着神秘不可说的过去。

到目前为止她显然爱着阿宝,但阿宝依旧水泼不进,看似关怀,实则保持距离。

P77-P135

时间来到1966年前后,政治运动越发频繁,关于这一段历史,不少文学作品都有所记录,我从小到大也没少读。但文学作品的记录是微观的、描述性的、春秋笔法的,总有些欲言又止。

(剧照,来自网络)

阿婆返乡

阿婆年纪大了,预感到自己即将老死,特别想要回绍兴乡下去扫墓。她一直有个荒诞的错觉,认为墓里头埋有黄金。

然而是连坟都被平了,农民把挖到的骨头烧成肥料,棺木做成船,总之能用的就用。

【我在绍兴的周恩来纪念馆参观时,印象很深是周恩来总理写信给自己的族人,要他们在平整土地运动中带头作表率,退坟地作耕田。】

阿婆的外婆曾在太平天国王府里当宫女,从南京逃到乡下;阿婆自己又是从绍兴逃到上海……她的掘金梦醒之后差点死去,醒来后又回到原来的庸常的生活。

【阿婆的故事看似荒诞,一个无知老太太而已,连蓓蒂这样的小孩子都可以反驳她,不耐烦她老掉牙的传说掌故。但她代表的是忠诚的守候,是对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可惜革命了一次又一次,她只能回来面对像黄金梦碎一样的现实。】

文革开始

阿宝家过的是“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他的爷爷被挂牌批斗,父母被关押。楼下蓓蒂家已经被抄两次了……

很快他们将结束“上只角”的生活。

生活在“下只角”的小毛一家是工人家庭,暂时还没明显的影响,但楼下理发厅已经不能烫头发了,邻居海员也盼望着这场大革命搞得再大一点,最好轮船全部停班,码头停工,这样他就可以不再去出海了,在海上跟坐牢似的。

【如何通过剪裤管达到破四旧,高中生如何变得残暴嗜血,在暴力宣泄中夹杂着性意识的萌芽……作者避开宏大叙事,从个人小历史记录那个荒唐的年代,自有其价值。】

陶陶的故事

没什么文化的陶陶却有着上海人的精明、灵活,什么能挣钱就做什么。老婆芳妹的精明也不遑多让,陶陶动一动花花肠子,她马上施展驭夫术。两人之间可谓知己知彼,打了平手。【我听说上海女人在这方面是很高明的,可能金老师没娶个上海老婆,所以芳妹的技巧显得笨拙单调?】

遇到潘静这样大气的北方女人,陶陶马上感觉自己有些招架不住了,但又被算命先生的话给慑住了,终于不敢面对潘静直白的要求。

【作者的厌女症还是很明显,潘静这样一个女子,难道就非得仰望有救美行为的男人,一次不够还得两次?反正书里的女子都很擅长进攻,男人都搞防守战。】

汪小姐

汪小姐曾为李李介绍一些客人,心中便很以李李的恩人自居。眼看她所倾心的阿宝似乎对李李很照顾,女人的嫉妒之心大发,很想别一别苗头,让大家看看究竟谁更有魅力。

某次李李组织了一班人到常州,当地土豪徐总做东。徐总想揩李李的油(也或许是追求,但这种老滑头,没什么诚意),李李希望阿宝激起竞争之心,能对自己有进一步表现,至少借他当挡箭牌免去徐总的骚扰。

汪小姐却借机喝醉了,徐总也不知是如何照顾她的,总之众人到后天井听评弹,只有徐总和汪小姐缺席。【作者对这个土豪的好色粗鄙也有所批判,但写得婉转,对汪小姐就极尽丑化。这过程中李李几次踢阿宝的脚不让他打圆场,也显得很心机。】

这里我又一次感到作者的猥琐,写两个评弹艺人:

飞檐小戏台里,端坐男女两位评弹响档,先生一身海青长衫,女角是圆襟朱地梅香夹旗袍,腰身绝细。

细你个头!

梅瑞

作者也把梅瑞写得很负面,还要上演母女同抢一个男人的戏码,也真够狗血的。

梅瑞娘重遇旧情人(旧情人早年去了香港),也不知她娘究竟是多美,这香港小开魂飞魄散,立刻要和梅瑞娘再续前缘。不过见到梅瑞之后心思又活动了,所以梅瑞娘警告梅瑞要跟小开保持距离。

而另一边厢,梅瑞原是向康总放电,等到康总真的以为可以男欢女爱的时候,梅瑞又说不可以,不便当。

【这也对,我勾引你是我的事,你动情是你的事。不过梅瑞好像是个边界很不清晰的女人,跟一个业务往来的男人讲你自家隐私有意思么?】

她的婚姻是基于很现实的考虑,她想摆脱没有爱情的婚姻本来也值得祝福,然而算计太多的人,可能终究要失望的。故事还没结束,我们还要走着瞧。

P136-P07

十年浩劫,多少冤假假错案,家毁人亡,生产停滞,社会冻荡,最可怕的是人变得非常丑陋,人性中最恶的一面被释放出来。第拾壹章写得很好,让我相信若非亲身经历是无法写出其中细节了。

两万户

阿宝家被迫搬到人称“两万户”的曹杨工人新村。他的小阿姨已经过了几年较辛苦的日子,人变泼辣了,抄家的人反倒不敢太惹她,阿宝一家从上只角跌落下来的生活,幸亏有这个阿姨做帮手,支撑了下来。

有个场景生动体现了环境的恶是如何激发人性中的魔鬼,一个坏的社会、好人是难以保持体面的,被逼得要做泼妇滥人。鸡U委会女干部进来,说话是阴阳怪气的:

鸡U委会女干部看看台面说,好的,小菜蛮多,今朝庆祝啥呢,国民档生日。

见说是阿宝的大伯来了,又拿出威风来盘问一通,对小阿姨吆三喝四。

小阿姨原本也过着不错的生活,她嫁的是PAI出所干警,结果老公生活作风有问题,使她生活和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婚外情原本只是私德问题,却要遭受公(泉)力过度的干预和惩罚。却又人人有窥(银)癖,在窥视刺探中得到异常的兴奋和满足。】这个女干部的态度把她积压多年的怒火一下子引爆了,这些带着优越感的干部到底欺软怕硬,怂了。本来还想老实配合的大伯也学横了:

此刻,旁边的大伯忽然解开腰带,长裤一落到底。大伯说,请郑府随便检查,我啥地方有黄金。几个女干部,看见眼前的两根瘦腿,一条发黄的破短裤,立即别转面孔,低头喊说,老流氓,快拉起来。下作。

【是,女干部也会说她的委屈,她也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上级也不过执行上上级的命令,一层推一层,人人都委屈,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两条鱼

蓓蒂大概也不过十来岁吧,还不是很能分辨是非,以为全国大~联是很有趣的事,嚷着要去找马头(一个大几岁的男孩子,造-反小头目)。阿婆不懂这些,她只是秉持朴素的价值观一定要照顾好蓓蒂,~联到了南京又回上海。

蓓蒂的家被抄,钢琴不见了。因为造反小组不只一个,他们之间有时又互相攻击,谁也不知道是哪个团伙把钢琴弄走的,在寻找过程中,阿婆和蓓蒂失踪了。

变作一条鱼的意象已经铺垫很久了,作者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让姝华叙述一个怪异奇特的梦,交代她们变成鱼游走的故事。这一老一少,代表传统的朴素情义和未被现实污染的美好少女,代表阿宝的青葱岁月和纯真爱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样消失,好过任何一种结局。

此后阿宝无法再投入地爱一回,也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沪生

军人家庭的沪生现在还没受冲击,他染上一个口头禅“人们不禁要问”,也不知是不是他被洗脑较深,还是他生性凉薄,总之他表现出来的较缺乏同情心。他原本可能模模糊糊地喜欢着姝华,但姝华是个早慧的有独立思考的少女,她看出沪生不会是一路人,至少以沪生的肤浅是不能懂她的,当她去吉林务农后半年写了一封信来,她说:

我们不必再联系了,年纪越长,越觉得孤独,是正常的,独立出生,独立去死。人和人,无法相通,人间的佳恶情态,已经不值一笑,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我就写到这里,此信不必回了。祝顺利。姝华。

小毛

小毛和阿宝、蓓蒂的友谊,算起来比沪生与阿宝蓓蒂的关系要远得多,然而人的本性往往在患难时候看得更真。

沪生说,我不禁要问,这种形势下面,阿宝跟蓓蒂,是不是有了麻烦,是不是要表态。小毛说,朋友落难,我想去看一看。沪生不响。

小毛拜师学功夫,师父不是什么高人,但他以江湖义气的理念来观察社会,倒也偏差不大:

师父说,我是看透了,讲起来,是斗阶级,其实跟过去的帮会,党派搞罢工差不多,是斗人,人跟人之间,主要靠相互闻味道,互相看脾气……

当时批评宗教是毒药,可是小毛的父母拜起LING(袖)来,不也是一种宗教?

汪小姐故事继续

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对李李印象好一些,这次则发现作者有意塑造一个复杂的蛇蝎美人,她的恶果有很多是自己酿的。

某天汪小姐跟几位富商太太瞎聊后,多嘴说了自己与徐总的瓜葛,没想到其中一位林太太也认识阿宝,就这样攒了局,在李李的至真园吃饭。

汪小姐在常熟一次风流后便传出了有孕的消息,这件事威胁到谁的利益呢?徐总的秘书苏安。她几次想约汪小姐见面聊,汪小姐拒不理会。

李李偏偏通知苏安关于这个饭局的事。

【既然你不喜欢徐总,谁爱勾搭徐总就让谁去勾搭好了,偏偏又有“女人皆同行”的心结,自己不要的也不希望竞争对手汪小姐得到。】

书里的女人结局多很不幸,最不幸的是小琴还是汪小姐,或者梅瑞?

小琴已经出场了,等下一节再说她。

P207-P280

这一节的故事相当……劲爆,或者说惊悚,和全书日常化的叙事相比,好像有点不可思议。

李李的心中阴影

李李和阿宝听完汪小姐的狗血故事之后需要平复一下心情,在李李的主动邀请下,阿宝到了李李的住处,这个暧昧许久的故事终于有了推动。

春风一度之后,开灯看到的却是可怕的情景,许多诡异的破烂娃娃。

李李果然是有故事的人,故事由她自己讲述,读者也不必相信她所叙述是否属实,然而这里包含的元素至少有:

一个强权家长,表面信佛,却不允许弟弟出家,所以弟弟自杀了;【虚伪的信仰】

她逃离家庭,当起模特儿,却拒不肯做下流表演;【即使有美貌,在外混也不那么容易】

被所谓的姐妹欺骗,沦落风尘;【既然找瞎子算命,又不肯听,好像很玄幻,结果真有灾祸】

周先生相救,杀了欺骗她的小姐妹报仇;【她当然说是别人干的】

弄了全套身份证件回到大陆。

她向阿宝讲述这些黑暗往事,既有忏悔的性质,又有向男人寻求救赎的意思;是不是因为她曾被姐妹出卖,所以不自觉地会把恶意投向女性;她是不是觉得假如阿宝不计较她这些往事,她的罪孽就能一笔勾销?她很聪明地说:

我跟阿宝,就算一夜夫妻,也满足了。阿宝抱了李李,闭紧眼睛。

阿宝这样的人,自爱尚且力有不逮,哪有余力拯救你啊?一个不主动、不拒绝的男人是不想承担责任的。

心理扭曲的陆总

心理扭曲的不只李李。一幕商场应酬的戏,这些人模狗样的老总们在夜总会喝酒泡妞还算正常,但有一位陆总施展精分术,大概就不太好对付。

商场人士还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当你知道你的朋友被老婆戴绿帽了,你要不要告诉他?

小琴的故事

这个人物的塑造前面还是精彩的。在某饭局上,大家尽讲些俗套话,只有她悠悠地说起乡村的事,简直有萧红《生死场》的那种淡然通达,她还说,

我以前一直以为,人等于是一棵树,以后晓得,其实,人只是一张树叶子,到了秋天,就落下来了,一般就寻不到了……

总之她以这种柔软、体贴、一无所求的姿态打动了陶陶。她还劝陶陶要对芳妹好一点……【这么主动把自己当小妾,三人大被同眠,哇,猥琐男不要太得意。】

【当然,现实中可能是存在的,从安徽农村到上海来打拼摆摊卖衣服鞋袜,像小琴这样的姑娘所求不多,只求能在上海有立足之地。但她的谈吐却相当不俗,最后的反转显得太仓促又很低水平,跟前期的人物神采有相当程度的脱节。】

压抑的人性

【表现被压抑被扭曲的欲望没问题,但为啥作者就要把女人写得欲火难耐,场面一度很尴尬,男人却懵懂而无辜?】

阿宝的邻居5室阿姨的丈夫风瘫,她很值得同情,张爱玲的《金锁记》也表现女人的这种痛苦,有些电影如《菊豆》、《天国的车站》等也有类似的主题。曹七巧等女性人物形象很成功,展现了女人的压抑释放有个过程,其中也有挣扎的心路历程,这不仅是真实的需要,也增加悲剧感,令人同情。而这本书里写的就很不堪了,这阿姨有心与邻居鳏夫(小珍的爸爸)欢好,居然直接脱光了躺人家床上去【这可能吗?!】……作者还总要塑造清高的男人形象,这男人只爱他的亡妻,忠贞不二。

总之小珍爸爸大发雷霆,顺便禁止了阿宝与小珍交往,在少男的心灵上投下厌女的阴影。

小毛

如果有人物给这本书增光添彩的话,那就是小毛。

【中国现当代文学我读得少,似乎小毛是少见的类型,勉强可以类比骆驼祥子。】

小毛的邻居银凤是海员的妻子,她大部分时候独守空闺,性压抑也是可以理解的;作者还设计一个丑陋的人物,爷叔,经常给她提示一些贞节故事。

【银凤的悲剧色彩是双重的,身体欲望被压抑,而且她的这种压抑还要被观看,引来窥视,隔壁老男人不仅意淫她的寂寞,还自愿充当起贞节的纠察员。】

她在几年寂寞生活之后终于引诱了小毛。小毛这个时候可能还不到二十,懵懂的,笨拙的,他对银凤谈不上爱,这种偷偷摸摸的关系其实弄得他有点紧张,但至少小毛是同情和体贴银凤的。

然而有一天这种关系突然就结束了。他的母亲为他安排相亲,要他和一个有宿舍的寡妇春香结婚,究竟为什么情况急转直下,后续可能有揭晓。他在心灰意懒中和沪生阿宝他们绝交了。

小毛这个人物资质不错,可惜出生在底层,不仅是生活条件上的局促,更重要是父母的庸俗周遭环境肤浅,他很难突破阶层的局限;他练武功的师父和师兄弟,给了他一些讲义气的支持,在两性关系上也有着朴素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他内心向往的其实是姝华这样更优美灵性的女子。

然而姝华对他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时代也容不下姝华,她到吉林一年多后嫁了当地的朝鲜族青年。

顺便提一句沪生,他的父母因为1971的一架飞机失事,也受牵连了,从拉德公寓到武定路一间旧公房,他的生活变化也在一夜之间。

P281-P343

很好奇王家卫将如何表现那十年里的故事,会不会像国师拍“陆犯焉识”只避重就轻?读这一节是越发沉重了。

继续小毛的故事

前面汪小姐讲到她假离婚又假结婚的时候,其实假结婚的新丈夫就是小毛,是这样描述的:

宏庆的驾驶员介绍的,钟表厂下岗工人,会武功,脾气好。

银凤勾引了他,她丈夫回来之后她匆忙对小毛说不要再联系了,之后小毛被母亲逼着娶了一位寡妇。小毛当然十分憋屈,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又看到沪生阿宝和银凤有说有笑,无名的愤怒、被背叛的心寒、困惑不解去无从求助……

银凤却是很清楚为了什么,只是不能坦率给小毛一个解释。

原来她新婚不久,隔壁的爷叔就想要占她便宜,未能得逞。当时的居住条件很差,爷叔可以透过纸糊的板壁偷窥,把她和小毛偷情的时间详细记录了下来,等银凤的海员老公一回来便去告发。海员表面上仍对小毛温和亲切,实际上已经对小毛娘下了通牒:要幺小毛赶紧结婚搬离此地,要么他去居委会揭露小毛搞腐化。

【前面我说书里没有哪一位男女是“性爱婚”一体的,应该纠正,小毛虽然是无奈之下娶了春香,但春香也算温柔体贴,两人之间渐渐靠近,彼此相爱。然而作者大概骨子里就不信这样的完美是可持续的,很快就春香死于难产。】

表面上看小毛很绝情,坚决不与阿宝、沪生来往了,但银凤理解他是重感情的人。她不惜向阿宝抖出自己的隐秘丑事,既是倾吐压抑的情绪,也在为小毛辩白,还可能希望阿宝能把这当中的曲折转告给小毛,因为她是真心喜欢小毛而不是在利用他。

不管怎么说,小毛值得一段真正的爱情。

姝华的遭遇

书里的男性角色只有小毛当得起善良美好的评价,他的经历不能说悲惨,却总让我感到意难平。而女性角色最该出尘飘逸如林黛玉一般被铭记的本是姝华,结果她的遭遇跟性奴差不多。一个女知青下了乡,如何成为人妻,生儿育女,这过程不必细述。她千辛万苦跟乞丐逃难似的回了一趟上海,她丈夫得知她到了上海,马上赶来将她抓了回去。

她的故事中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她母亲对她的爱。

这部小说里父母的角色基本上是比较负面的,模糊的,缺失的,虽然不是主线,但也令人颤栗。如果男女关系是畸形的,性爱婚脱钩,那就不能指望他们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

父母角色的异化

既然说到亲子关系,十年即将过去政治氛围有所松动,阿宝父亲已被平反的时候,阿宝的大哥大嫂寻到上海来认亲。

阿宝的哥哥出生在香港,他们的父母为了继续搞革命,把他送给别人抚养。六十年代初他寻找到了父母,十年中又失去联系。

然而阿宝的父亲坚决不认,要他们马上离开。阿宝的小阿姨非常愤怒

小阿姨哭起来,瘫到地上说,人心活到狗身上了,绝情绝到了这种地步了,救苦救难地藏王佛菩萨呀,哥哥说,小阿姨,地上有碎碗,起来吧,不要紧的。阿宝不响,眼泪落到心里。

【是人绝情吗,还是恐惧已经侵入到骨子里……单是这一幕,我也感谢作者的记录,原谅他的种种厌女表现。】

阿宝的恋情

蓓蒂消失之后,阿宝大概朦朦胧胧喜欢过邻居的小珍,后来比较认真追女孩,追的是公交售票员雪芝。

阿宝的工作单位属集体性质,雪芝的公交公司则是国营……那又怎样?在那个年代,这基本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差不多一个意思。那个时代,工作是一辈子的事,你在哪个单位工作,阶层差不多就划定了。雪芝妈妈知道阿宝是好青年,鼓励他要坚持下去,顶住雪芝爸爸的压力,顶住雪芝那些哥哥姐姐的反对(他们都下了乡,唯一留在城里的雪芝是他们的指望)。

阿宝爸爸平反了,他当年的上级、同事也陆陆续续摘了帽,可是人无两度少年时,平反了,谁能挽回过去的时日?平反了,谁能驱走心头的恐惧?

【别人说到阿宝不结婚,只揶揄他是为了一个变作金鱼游走的姑娘,而忽略了亲情的幻灭、他目睹的情欲丑闻,以及在即将谈婚论嫁被拆散的挫败感。】

汪小姐的罗生门

作者仿照《竹林中》讲了个徐总与汪小姐、苏安之间罗生门般的故事,在常熟的那一下午,徐总与汪小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认为徐总和二楼爷叔的龌龊其实不相伯仲,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徐总有钱,膨胀得以为天下美女无不可以用钱买,也因为有钱,风流绝不能留下后患。

最下作的男人,风流之后说是女人勾引了他,然后他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如果他没邪念,送酒醉的汪小姐上楼,根本不需要他亲自扶。

可悲的是苏安以为自己最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她凭什么叫汪小姐去打胎呢?她这么一吵嚷,不就坐实了汪小姐怀的是徐总的骨肉吗?

反正书读着读着,我感觉在读现代版金瓶梅,人的精神世界被扭曲了,被堵死了,便只能在饮食男女中折腾发泄。繁花开,繁花败,没有结果的。

P344-P444

过去的时间线一年一年地跳,当下时间线一天一天地数,所以两条线汇合到一处,就来到全书的结局。书里出现的人物非常庞杂,过场人物也都有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好生离奇,却因为发生在魔都,你不信都不行。

我从网上找来一张人物关系示意图,未必准确,供参考。

(图上来自网络,版权归子猫书语)

魔都的故事

李李给章小姐介绍了一个荷兰人,章小姐看不上;章小姐的保姆却自告奋勇,拿下了这个海盗的后裔,过上了珠光宝气的老母鸡变鸭的生活。【据说张朝阳海外归来也被上海姑娘鄙视了,从此他也看开了……】

魔都之所以是魔都,什么荒唐的事都可能在这里发生,发生了都可以相信。小毛讲了一个“汏衣裳”的故事,现在的读者恐怕很难理解。这倒让我想起一段往事。

有次去上海出差,那时我工作没多久,互联网不普及,更没有携程之类的订房服务,于是请一个并不很熟识的上海朋友帮我订了银河酒店;她不仅帮我订,还热心地到前台来等我,陪我进房间,聊到无可聊了也不走。原来她想在我房间里洗澡。

小毛故事里一个中年女人用肉体服务就为换取一个可以洗澡洗衣服的地方。

【小毛讲这事的时候已经病重,大家来看望他,听这样的往事心里的滋味并不好受。但作者也没允许大家情感泛滥,马上让薛阿姨以上海女人的精明态度计较水费解构了同情。魔都不相信眼泪。魔都信的是“你不容易,我也不容易;让我同情你,可是谁同情我。”】

(图片来自网络)

结束小毛的故事

让我来结束小毛的故事吧。很早姝华就看出小毛空有一身功夫,心里却是柔软的。银凤和春香可能只是很普通的女工,但以母性的温柔包容了小毛的成长。春香虔诚的宗教信仰也影响了小毛,他说:

耶稣讲过,吃素菜,彼此爱,吃肥牛,彼此恨。

他对于自己做门卫,炒炒股票的日子感到满意;与汪小姐假结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间人编了一串值得同情的故事,汪小姐怀孕期间脾气坏,他还经常为之开解。

而说到他病,也是因为帮别人而恶化的。

那时候的知青如果证明有病,可以提早返城,所以小毛常去拍胸透片帮别人。

小毛娘对他的病情一瞒再瞒,眼看他活不过一个月了,又算计起房子,要把侄子的户口迁进小毛所住的莫干山路的房子,这才发现户口簿里有汪小姐,与户主小毛为夫妻关系。小毛娘大吵大闹。

我略感欣慰的是他原谅了阿宝和沪生,他们是小毛认识姝华的桥梁,这个谅解我看作是小毛精神世界向灵性美的回归,如果晴雯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小毛可以说是命在泥淖,心有蓝天。他断断续续哼了几句邓丽君的歌: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梅瑞的结局

我最懒得读她的故事,一来是她的势利,二来是谎话连篇,什么事情经她一说,她全都对,都是别人对不起她。

但其实她的故事里很生动地记录了当时所谓的港商如何空手套白狼,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的政绩也为了私利,上演的各种戏码恐怕不仅是那个时代独有的,现在也依旧在舞台上活跃着。

梅瑞的妈妈才没有什么虎毒不食子的观念,这女儿既然敢跟自己争风吃醋,她这老牌美女也不含糊,眼看投资项目要崩盘,把梅瑞的房子卖了,能卷的资金一律转移出去,梅瑞落得两手空空,只能向律师沪生请教能不能从前夫那里再主张权利。

一个聪明算尽的典型,不过也说不定几年后成为她妈妈的翻版,就像白流苏逆风翻盘。谁说得准呢?

陶陶与小琴

总之陶陶被小琴的温柔退让给俘虏了,过起了同居的生活,而妻子芳妹只懂得吵,偏偏小琴又那样“通情达理”,陶陶下定决心离婚。

还买了蛋糕庆祝,两人开心地追逐玩闹,结果乐极生悲,小琴冲向阳台的时候,栏杆断裂,小琴掉下楼摔死。

这还不够戏剧化,又从小琴的遗物中找到日记,原来她的温柔表象下是早已算好了陶陶会掉进她的温柔乡……

【我不喜欢这个故事,首先当然因为作者有强烈的偏见,把女性贬得既无能又心机,还要以惨死来报应她的罪孽;其次是故事有点假,小琴用这么多手段就为得到这么一个卖大闸蟹的猥琐男人,也太不值了;第三是反转的部分,日记写得粗糙,跟前面讲故事有如萧红再世的水平差太远。】

男人劈腿还搞得他像受了多大伤害,女人勾引男人就该死得粉身碎骨,这多陈腐的价值观。电视剧要这么拍,又有一批大婆党要激动了。

李李出家

李李的问题并不是阿宝能拯救的。那一堆破烂娃娃就是她内心世界的外化,女性是丑恶的、她自己是残破的。以她的能力完全可以租一个好一点的房子,但她觉得自己不配。

只有她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她说出来的,只是她想让阿宝相信的部分而已;

她又太聪明,她和阿宝春风一度之后,虽然阿宝没有马上离她而去,但这不等于接纳。她略一试探,说有个新加坡男人对她很好,阿宝马上得体地表示自己可以作为她的娘家人。

即便入了佛门,她也未必能得到解脱。

阿宝

在亲密关系中,阿宝是典型的回避型。

阿宝爸爸干情报工作出身,阿宝的言行逃不过父亲的掌控;

和雪芝的恋爱,他不是不能争取,但就像动物实验里遭受过电击的狗,他已经习得后天的无助感,宁可放弃,也要为自己保留最后的一丝颜面。

他有暖男的外表,对女士维持绅士作派,内心早已千疮百孔。他借用无名氏的一句话,我也借无名氏的这句话,草草结束对这本书的感想:

我们的时代,腐烂与死亡。

(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