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警惕猫抓病!女孩被猫抓伤后高烧40度 /

警惕猫抓病!女孩被猫抓伤后高烧40度

撸猫的放松与快乐让各位铲屎官着迷,正所谓“一直撸猫一直爽”。

但江江和苏苏要提醒大家,其实撸猫有风险,要警惕猫抓病哦。这不,近日就有“9岁女孩被猫抓伤后高烧40”的话题引发讨论了:

大家可能听过鼠疫、听过狂犬病,但这个猫抓病究竟是个啥,且听分解。

猫抓病,

来自喵星人的伤害

猫抓病又称猫抓热,是由革兰阴性的汉塞巴尔通菌(Bartonellahenselae)感染而引起的淋巴结的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猫是该致病菌的携带者,多数患者有被猫抓、咬或舔的历史,病原菌经皮肤进入人体。

汉塞巴尔通菌位于猫的循环红细胞内,携带病菌的猫无症状,病菌经跳蚤、虱子传播给人。刚出生的小猫或幼猫比成年猫更容易携带细菌。

通常认为,猫抓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不经治疗也可以自行恢复,但病程较长,因此医生仍建议进行抗感染治疗,一是缩短病程,二是降低发生全身性疾病或远期后遗症的风险。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版》中,将局部淋巴结肿大认定为猫抓病的典型特征,猫抓病潜伏期为3—10日,伤口皮肤通常从水泡发展到红斑,再发展到丘疹、脓疮、溃疡等急性炎症反应,常伴有发热。

但《规范》也提示:虽然猫抓病的局部病变一般为自限性,但全身播散时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临床特征“疹、肿、热”,
 

容易被误诊!

如何治疗?

临床特征"疹、肿、热",容易被误诊,养宠物者以及常和猫狗频发接触或有被抓咬伤史的青少年和儿童需要注意:

原发损伤:猫抓咬后3-10天,伤口附近皮肤出现一至数个2-6mm红斑性、有痂丘疹(少见脓性)红斑性丘疹,疼痛不显著

局部淋巴结肿大:抓伤后1-2周,抓伤侧引流区淋巴结(如腋窝、颈或腹股沟淋巴结等)肿大

全身症状:患者可有发热、乏力、头痛、厌食、腹痛等症状,少数可出现意识障碍等

猫抓病为自限性疾病,免疫功能健全的患者6-12周后可自愈;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应及时就医。若淋巴结肿大长期不消退,可切开引流或切除。

如何预防?

告各位铲屎官和吸猫爱好者

在预防猫抓病方面,对宠物猫最主要的预防方式是控制蚤类,维持饲养环境的清洁,限制宠物外出以隔绝病原。要避免被猫(尤其是幼猫或流浪猫)抓或咬,如被抓咬,应使用流动清水及肥皂彻底清洗伤口,严重者需立即就医。避免被猫舔伤口。定期带宠物猫到医院体检。接触、清理猫粪便要用肥皂彻底洗手。

划重点就是:

1、注意宠物卫生。不要和宠物过分亲密接触,尤其在春季等动物发情季节,要特别注意与流浪猫狗保持距离,还有夏季,穿着单薄,皮肤容易被抓破。

2、与猫狗嬉戏后,及时用流动水和肥皂水清洗,洗手前不要揉眼睛、摸口鼻或伤口。

3、若不幸被咬、抓伤后,应使用流动清水及肥皂彻底清洗伤口,严重者需立即就医。

4、家中宠物定期体检和驱虫。

上述措施也适用于预防狂犬病、弓形虫感染及猫口腔内其它细菌的感染。免疫功能不全者也能养猫,只是需要更加注意以上防护措施,以避免感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