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老尿床当心是种病 关于遗尿症的8个问题 /

老尿床当心是种病 关于遗尿症的8个问题

如果孩子老尿床,你会责怪孩子“为什么有尿不起来?”,还是会想“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在医学上,5岁及以上儿童,如果每周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2次以上,并持续3个月,就可诊断为遗尿症;如果3岁孩子仍频繁发生尿床,尿湿裤,也需要重视,积极寻找原因给予指导或干预。

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遗尿症总体发病率为4.8%,幼儿园、小学的孩子分别为12.1%、5.1%。然而,38%的受调查者不知晓遗尿症,80%认为没必要治疗,约40%认为孩子尿床是故意的。这都会让孩子感到委屈、无助,继续忍受尿床带来的困扰。

尿床不是孩子的错。今年5月28日是第10个世界遗尿日,为了提高社会对遗尿儿童的关注,帮助家长和孩子们认识遗尿、早日摆脱困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遗尿专业医护诊疗团队就家长们最关心的8个遗尿问题一一解答。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尿床?

遗尿症是由多种综合因素导致的,常见的有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一方有遗尿症病史,孩子出现遗尿症的风险会增加5—7倍,如果双亲均有遗尿症病史则风险更高;发育因素:如脑觉醒中枢发育延迟、膀胱尿道感控功能发育不完善、内分泌节律紊乱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还有孩子的体质因素、心理因素、生活习惯因素等等。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孩子也逐渐在发育成熟成长进步,遗尿症状会有一定的缓解自愈率,但仍有2%可能会持续到成年。

遗尿症不及时干预有什么危害?

长期尿床无论病情轻重,都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遗尿会影响孩子睡眠,带来食欲欠佳、挑食、易感冒、多汗、多动、夜寐不安等现象,产生偏矮、偏瘦、肥胖等生长发育问题;还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自卑、社会性障碍等心理问题,给学习能力、行为能力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对家长来说,要频繁熬夜唤醒孩子排尿,经常清洗床单被子,时常担心孩子健康问题,也增加了家务负担和心理负担,甚至产生焦虑烦躁心情。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有少数孩子的遗尿、尿湿裤现象也可能是泌尿系统畸形、肾脏或内分泌功能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等早期表现的信号,需要及早找医生帮助筛查。

尿床孩子的吃喝睡怎么安排?

生活训练对解决孩子尿床至关重要,属于指南、共识中的“基础治疗”。家长尤其要和孩子一起做好吃、喝、睡这三件事。

吃:睡前2-3小时不应进食,要限制饮水。睡前吃多了,孩子睡着后,大脑仍需支配肠胃消化,易影响睡眠。

喝:很多家长说孩子一到晚上就渴,不喝水做不到。那么,就要看看孩子在日间身体最需要水份的时候是否及时补充,也就是日间饮水量是否达标,我们鼓励遗尿症的孩子日间充分饮水:4—8岁,推荐日间饮水量为1000—1400毫升,9—13岁为1200—2300毫升,14—18岁为1400-3200毫升。

睡:学龄前儿童应在20:30前入睡,每天12—14小时睡眠;小学生、中学生每天分别应在21:00、21:30前入睡,睡眠11—12小时、9—11小时。睡前不做容易兴奋的运动,不看电子产品。

吃喝睡环环相扣:只有日间饮水量摄入充足,晚上才不会那么渴;只有睡前限制吃喝,晚上才不会那么多尿;只有晚上睡个“好觉”,大脑才能很好发育。

去氨加压素治疗,要注意啥?

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是遗尿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而去氨加压素可模拟天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作为国内外指南推荐的遗尿症的一线初始用药,可以帮助夜尿浓缩,并有改善觉醒困难的作用。服用时需注意以下问题,且仍要坚持生活训练。

1.去氨加压素需按照医嘱在固定健康作息基础上规律服药,晚间服药前后需要严格限制饮水。如服药期间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症状,请及时联系医生。如出现发热、腹泻等需饮水补液情况,应暂停服去氨加压素,待疾病痊愈后再恢复。

2.每晚睡前服用1次,建议入睡前1小时服药;服药前1小时开始至服药后8小时限制饮水。这样既可以获得最佳应答,又能降低钠血症、水中毒风险。

3.如服药治疗后反应良好,孩子不再尿床了也别着急停药,继续服药3个月,期间遵医嘱减药、停药。治疗过程中,可联合遗尿报警器治疗。

遗尿报警器有用吗,如何使用?

遗尿报警器是遗尿症的一线治疗方法,治疗有效率在65%—70%以上,且复发率较低。其原理是利用尿湿感应器装置,当孩子尿湿时,警铃报警唤醒孩子起床排尽余尿,通过反复训练建立膀胱“胀满—觉醒”条件反射,最终让孩子做到自觉醒来排尿。

1.遗尿报警器适用于每晚遗尿频率小于等于2次的患儿,以及去氨加压素药物减量阶段。如果每晚遗尿频率大于2次,则不适宜。

2.坚持每晚使用,持续治疗 2—3 个月,或者直到孩子连续 14 晚无尿床。

3.如果报警器被触发了但孩子无反应,家长要积极协助孩子起床排尿。

如何正确记录排尿日记?

一份完整的排尿日记能为医生提供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为孩子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排尿日记分为日间排尿日记和夜间排尿日记,记录前要准备好量杯、电子秤等。具体方法如下:

日间排尿日记:包括日间饮水量、日间排尿量,需至少记录4天,可只在周末节假日时记录。日间饮水量除白水外,还包括喝的牛奶、稀汤、果汁等。日间排尿量需记录除晨起第一次排尿外,直到睡前的每一次排尿量。有尿急、漏尿等现象也需做好记录。如果纸尿裤中尿液净含量为100克,则记录为100毫升。

夜间排尿日记:夜间排尿量由夜间起床尿量、晨起第一次排尿量、纸尿裤或床单增重量三部分组成,需至少连续记录1周,记录时间越长越能反映孩子的作息规律,也更能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晚餐时间、睡前2小时饮水量、睡觉时间、起床时间等,以及是否服用了去氨加压素也需做好记录。

哪些运动有助改善遗尿症状?

爱运动是孩子的天性,日间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孩子增强体质,身心放松。很多遗尿的孩子还合并有膀胱不稳定、逼尿肌过度活跃等问题,可以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改善相关症状,大点的孩子可选择跳绳、蛙跳、仰卧起坐等同等类型的动态运动。家长可以帮助小朋友在家通过以下动作锻炼,练习前先准备一个小球。

动作一:挺胸坐直不驼背,膝盖稍弯曲,脚往回勾,脚尖向上,膝盖夹球,大腿内侧用力。

动作二:平躺挺胸,向上抬腿,双腿伸直,脚尖向上,脚尖夹球,保持静止,双手平放两侧。

动作三:平躺挺胸,双手抱球上举,抬大腿至与躯干呈90°,小腿与大腿呈90°,膝盖夹紧保持。

动作四:在床头准备一根绳子,双手上举往回拉绳子,手臂与床面垂直,抬大腿至与躯干呈90°,小腿与大腿呈90°,膝盖用力夹球。注意肩膀放松,下腹部用力,腰部不用力。

动作五:家长与孩子一起脚对脚平躺,同侧小腿钩住同一根绳,左右交替,用膝盖拔河。注意下腹部用力,腰部不用力。

以上5个动作每个坚持1分钟,5个为一组,每天3—5组。

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调节?

心理因素是遗尿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遗尿又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不少遗尿症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胆怯、自卑、孤僻等,部分伴有焦躁、多动症等。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家长一定不要责骂孩子,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为孩子营造轻松、舒适的家庭氛围,消除可能导致遗尿症的心理因素。

2.与孩子积极沟通,告诉尿床是可以治愈的,并不是他的错。多鼓励孩子,保持孩子情绪稳定,积极参与遗尿症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3.在孩子尿床后,千万不要嘲笑或责骂孩子,一味的指责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加重其心理负担,影响主动治疗的积极性。

4.在孩子需要时替他保守秘密,尽量消除孩子的自责、羞愧心理,陪伴孩子一起运动,整理床铺等,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5.在孩子无夜遗尿时,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