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你住的房子 直接会影响你的健康? /

你住的房子 直接影响你的健康:柳叶刀最新

住宅与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柳叶刀》(The Lancet)社论指出,不健康的住房条件与不良健康结果相关。尽管有充足证据表明其重要性,但改善住房在公共卫生和全球卫生方面却很少被列为优先事项。拥有适当且可靠的住房条件有利于照护的连续性,并为个人赋能,使其能够保障并优先考虑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与福祉。

住宅与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这并非新发现。早在 1922 年,《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的一篇有关住房与健康的文章[1]中就写道:“人们会认为,目前科学和常识已经认识到(住房)因素的重要性”。

能够获得适当的住房条件是一项受法律保护的基本人权。怎能继续放任这么多人生活在不健康的住房环境中——据联合国统计司估计,2022 年有超过 10 亿人生活在城市贫民窟或类似贫民窟的环境中,预计到 2050 年这一数字将翻三番。

世界银行的“适当住房指数”(World Bank's Adequate Housing Index)[2]揭示出巨大的住房差距,新兴经济体中有三分之一的住房达不到适当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1.1(到 2030 年,确保人人获得适当、安全和负担得起的住房和基本服务)的紧迫性显而易见,但当前状况与目标尚相去甚远。

不健康的住房条件与不良健康结果相关。一项系统综述研究[3]发现,住房翻新工程——采取适宜的通风、湿度控制、供暖-制冷与隔热措施,以减少潮湿、发霉、室内空气污染和极端温度暴露,可降低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精神疾病的风险。

不健康的住房条件并非新兴经济体独有。在比利时[4],1991 年至 2020 年期间,近五分之一的死亡与住房不当有关。住房问题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尤为严重,持续造成性别、种族、民族、财产剥夺和残疾等方面的健康不平等。2021 年,居住在加拿大北部偏远地区努纳武特(Nunavut)的因纽特人[5]群体中,有 53% 的人居住在拥挤的住宅中,甚至存在八口之家共住一间两居室的情况。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住房与健康准则》(WHO Housing and Health Guidelines)[6]提倡保障适当住房权利以改善人群健康状况,但许多国家政府却迟迟没有采取行动。

尽管有充足证据表明其重要性,但改善住房在公共卫生和全球卫生方面却很少被列为优先事项。建设与维护安全住房需要长期的承诺和投资,政府无疑会在某些情形下出于财政拮据原因不针对住房问题采取措施。此外,研究相关的数据可用性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妨碍了对问题严重性的全面了解,也阻碍了有效政策的制定。有些不作为则是单纯出于缺乏政治意愿。

相比之下,将住房问题列为优先事项的国家已经看到了快速而深远的获益成效。例如,芬兰[7]的“住房优先”(Housing First)[8]措施为有经济困难、心理健康问题和毒瘾问题的人群提供小型公寓作为住处,并定期进行维护。在 2008 年至 2020 年期间,这一措施将长期无家可归的人数减少了 71%,这些人群的急诊就诊、入院人次有所减少,住院时间也因此缩短。

显然,对住房的长期投资是一项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以权利为本的理念是这些干预措施的基础。为了促进实现人人享有住房权利,2023 年 8 月,联合国特别报告员[9]就适当住房权问题呼吁采取紧急行动,解决全球部分人群无家可归以及居住条件不合格的问题,并强调需制定全面的政策,增加资金投入,以及采取以人为本的方法措施。

公共卫生、医疗保健、住房相关和社区组织等各部门之间团结协调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政策制定者必须将适当住房权看作健康的一个关键社会决定因素,并将住房视为一项核心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卫生专业人员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虽然目前已有帮助识别住房情况不稳定的筛查方法,但尚缺乏针对不良住房条件的筛查工具。相关策略的制定将支持卫生专业人员在评估吸烟和药物滥用等其他健康决定因素的同时筛查不健康的住房条件,并让患者与系统和资源联系起来。拥有适当且可靠的住房条件有利于照护的连续性,并为个人赋能,使其能够保障并优先考虑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与福祉。

作为一项人权,住房问题需要得到更多重视。医疗及公共卫生等部门的宣传工作必须推动系统性变革。到 2050 年,城市人口将增加一倍以上,再加上住房成本升高、气候变化加剧、社会冲突持续、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人们对适当住房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健康方面的不平等将进一步扩大。将住房问题作为公共卫生干预的优先事项,不仅提供了可以改善现况的关键机会,在道义上也势在必行。我们社群的健康取决于此。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