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一片冰心博客:回国一年之千金求学记 /

一片冰心博客:回国一年之千金求学记

去年8月底,我们在一片热热闹闹的送别气氛中,做了一回海龟。感觉也象当年出国一样。生活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圆,常常就无意的从终点回到了起点。回国一如7年前的出国,心里忐忑不安,尤其是这一次,带着俩个活蹦乱跳的小人,孩子的上学,吃住玩行,都是我心头的大石。重中之重就是6岁的女儿要上学,之前,也在电话里委托了朋友,帮忙落实孩子上学的问题。

我们落地以后,先暂住在表姐家,老妈已经在这里等我一周了,这时离女儿上学也就剩7,8天了,朋友那边还在等消息,老人已经急不可耐,催促我要想办法,我们决定主动出击,只把北京当多伦多了。我和老公去了一所我们未来准备落脚的地方,直接就找到了一所小学教务处。教务处主任是位年轻的女士,听完我和先生匆匆的解释,很是理解,她告诉我们他们学校是一所艺术特长学校,一年级有一个艺术特长班,还有空位。可是每周六要上一个半小时的乐理,其他的跟正常班级一样。我赶紧答应下来。然后,她就问我要女儿的护照,又问了女儿几个简单的问题,女儿很羞,都是躲在我身后回答的。主任提到,学校地处朝阳区,有不少海龟,问孩子的中文跟的上吗?我说,这也是我担心的问题,女儿说的还行,可是识字就只认识大小多少天地了,拼音更是一个都不会,但是,我向她保证,一定不会让女儿耽误大家!主任带我们去见了班主任,是一位胖胖的女士,她看上去不是太情愿,可能是出于对女儿中文的担忧吧!

就这样大概半个小时,我们就帮女儿找好了学校。按北京市的规定收费,每学期外籍学生3000元。一切顺利的超出了我的想像!可是,这的确是一所普通的小学,但我哪敢把孩子放到重点小学去,无数优秀的孩子还不把我女儿淹没了!那里面的孩子,听说,没上学,就认识好几百的字,两位数的加减法,拼音早滚瓜烂熟了。我记得在女儿将要上学的那个周末,我搜索所有我曾经的记忆,告诉女儿学校的情况,老师很严厉,课间一定要去卫生间,上课不能说话,讲话要举手等等。另外,女儿不识字,我就突击练习课表,女儿总得知道,该上那节课了,英语在这里也变成外语了。

聪明如女儿,她在周一之前,死记硬背了所有的课表,这样,我想,我女儿不会上语文课捧着思想品德书了。在学校吃饭又是个问题,还有其他的孩子已经在一起学前教育一周了,女儿会不会孤单,那两天,我说的最多的废话就是,”你要长到妈妈这么高,这么大,要认识很多原来不认识的人,交很多新的朋友,我小时候就像你这样,一会上这上学,一会上那上学,虽然很难,但也挺好玩”。好玩要如何延伸开去,我就嘎然而至了。让6岁的女儿自己琢磨吧!

上学的第一天,一大早,我就从表姐住的南城长驱直下,赶到了北边。看见所有的小朋友都穿着校服,整齐的排着队。我左手拉着女儿的手,右手拉着儿子,进了校门。找到了一年级二班排队的地方,这时有一位女士就拉住了我女儿的手,倒吓了我一跳,就听她说,”你看,这个小朋友和你一般高,你就和她做朋友吧”。我转身一看,是一个白净的女士,把我女儿的手硬赛进她女儿的手里了,我也一喜,赶忙对女儿说,”就是,你就和她做朋友吧”。什么自主择友,妈说了算!很奇妙,在其后的一年,女儿和她成了非常好的朋友。那个小姑娘很可爱,问她爸爸我为什么不能和丹丹是姐妹呢,为什么小九儿是我妹妹呀?她有一个小妹妹。

女儿在五星红旗飘起的地方,在他们学校乐队奏响的国歌声中,开始了她在异国的求学生活。那个第一天,我百感交集。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把女儿又带回到了这里,是喜是悲,是乐是愁,我真的不知道。那天中午,我拉着小儿子,坐在麦当劳,一口也吃不下去,眼泪不争气的往下掉,我清楚的知道,这一定不是女儿想要的生活,在她小小的脑子里,是不是还想着加拿大那些朋友,宽阔的后院,中午可以牵着妈妈的手回家。是儿子的声音叫醒了我,”妈妈,你怎么哭了,你想姐姐了,是不是”。 “没事,我是想姐姐了”。”妈妈,你下一个,该给我找学校了吧”,”是啊!”。这个儿子,他还不知道,他哭的日子在后面呢!

女儿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也随之带来了新问题。我观察到给女儿带的水,居然没有喝。北京的9月,还很热,怎么会不渴呢?我问了女儿,才知道,女儿怕去卫生间。她不会用那种蹲式的,看着害怕。我哑然失笑,粗心似我,怎么会把这样日常而非常重要的问题忽略掉。
又开始了另外一个集训。

女儿的学习在开始很难。全班的同学除了她都在学前班学过拼音,因此,老师一讲拼音,大家就都会读,给了女儿很大的压力,一天放学我去接她,老师告诉我,她上课哭了,就是因为大家都会念,而她不会,老师接着说,我跟你女儿说,咱们学会了它,赶上他们。女儿很争气,每天回来都先做作业,然后我们在一起检查,到期中考试的时候,她是全班的第三名。期末的时候,已经是双百了,并被评上好儿童。她自己也乐的不得了。

其实我很感激她那位话语不多,很是朴实的班主任老师,秉承了我们在加拿大的好习惯,对女儿多是鼓励,还有其他科的老师,也是赞扬多多!我去听过一次他们对家长的开放课,我能感觉到老师们在努力把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拿过来,在我女儿在的这一年,学校和一所英国的小学结成了互相合作的关系,我想,一些好的东西会慢慢渗进来。面对孩子们的时候,老师们已经多少放下了师长的架子,懂得了倾听孩子,尊重孩子,并且和孩子也有了沟通!

女儿在中国求学一年,一晃而过,我又能坐在加拿大的土地上,打这篇迟来的文章,回头一望,还是收获很多,女儿中文进步不少,能读注有汉语拼音的中文书,对中国有了非常具体的概念,即便是不好的,例如,车开上了人行道。垃圾乱扔等等。但长城,天坛也走进了她的心里。女儿喜欢或者不喜欢,这是我们给她的生活,我们皆尽全力,让她在中国过的愉快,希望未来的日子,她会知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