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跺脚只会扬起灰尘——也谈老毛之死 /

跺脚只会扬起灰尘——也谈老毛之死

(本网征文)影视中的枪战片中才有的镜头居然出现在了多伦多的光天化日之下,一个忠厚老实、吃苦耐劳的国人,倒在了黑帮的枪口之下。这不禁使所有的多伦多人(特别是华人)的悲愤,也为自己的安全感到担忧。不少华人也许会对自己的移民壮举产生怀疑,在“语言艰涩,文化碰撞,生活困苦,度日如年”的下方也许还得加上“生命时时受到威胁”。然而,静下心来,让我们通过老毛之死一事,对自己的移民的壮举也来一个全面的评估,也许对我们更为有益。

老毛为何携儿子女儿来多伦多呢,是因为多伦多有枪林弹雨吗?显然不是,是因为多伦多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许不少技术移民会说,他们也许没什么文化,他们在国内打工钱少。但技术移民中,只要不是贪官污吏,我想如果在加找一份“累脖”的工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有了一份工作正常的生活还是可以充分保证的,只是工作要比大陆辛苦一些。有人说,我有专业,加拿大为何不承认,这是明显的歧视。试想你是一个医生,如果连一个病人的陈述都听不来,病人的家属会安心吗?你是一个教师,如果连一个学生的问题听得半懂不懂的,家长能放心地把学生交给你吗?所以我们来到加拿大,没有必要老想着国内时的生活,而更多的是应该想想如何在加的发展,如何克服目前的困难,如何好好挣钱,好好地挑战人生,好好为以后生活打好基础。语言慢慢地会听懂的,文化慢慢地也会适应的,生活会慢慢好转的。列宁同志不是有一句经典的话吗:“粮食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更何况,多伦多的市场上有着那么丰富的物质呢。现在买不起贵的,先买便宜的行吗。

再谈谈安全问题。有个故事叫盲人摸象故事,几个盲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腿,就说大象是水桶,有的摸到大象的鼻子,就说大象像蛇,总之,他们只是根据自己摸到的东西,就下了轻率的结论。多伦多是否安全,不能单单凭一两件事件就下个结论。试想如果在大陆,发生一起杀人事件,一位平民受害者的照片会像中央领导那样挂在报纸的上头吗?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事太平常了。而老毛及其子女的照片可以在不少的媒体上看到,这就充分证明了这类事件之少。再让我们用数字说话,也许这更能体现大象的全貌: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报告,大多地区去年的刑事罪案比率为每10万名居民有5,020宗,比温哥华、温尼伯和爱德蒙顿等市低一半,在全国7大城市中最低,在全国所有大城市中,大多地区的罪案率仅高于魁北克市。我家的门常常是开着的,也没发现丢了什么东西。应该说在多伦多总体上是安全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两个案例的出现,就把自己关进门中,学着自救。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这类的事少,就可以对这件事麻木不仁,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抱怨,一味地担心,一味地去学自救,而是应该动用我们的一切可能的力量地防止此类的事件的发生。选出积极禁枪的议员,提出切实可行的治安建议,积极参预警方的灭罪行动,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我有个具体的建议,现在社会上禁枪呼声很高,我们为什么不行动起来呢?也许每个人都应该赶快给你所在区的国会议员写封信,提出我们的禁枪要求,加拿大的百姓生活不需要枪支弹药。

媒体报道说,枪案过去三日,上百目击者迄今无人举报。警方进行了超过100小时的保安录像带翻查工作,证实枪击案发生时,街道上正是人流较多时分,且现场附近大约有100人。警方对民众此种漠不关心的做法感到失望和惊讶。为什么?因为那一地区大部分为华人,而华人的英语很不自信?其实未必,我想这与华人过去的生活习惯有关,很多人相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现在我们生活在加拿大,生活环境不同了,文化不同了,习惯也该改变。这不是的多一事与少一事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试想如果有一天这样的事情不幸轮到我们的亲戚朋友头上,我们会怎么想?

人死不能复生,老毛无辜冤死,令人心痛。就像一位英文记者在采访中问的那样,在多伦多这个城市里,老毛是个很普通的人,要不是出了这样的事,我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认识他,我们该怎样记住一个无辜者呢?我建议有人出面组织为老毛立一块碑,这不单是对死者的纪念,更重要的是警示后人如何防范市民被无辜滥杀。

跺脚只会扬起灰尘,而不会有任何收获。在悲伤、痛苦中,我们要学会迈开脚步,走入社会,走进人群,在这现在看似陌生的地方,勇敢地去开创我们幸福的未来。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