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圣诞老人大游行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 /

圣诞老人大游行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

上个星期天,11月18日,是多伦多的圣诞老人游行(the santa claus parade)。这个民间自发的乐队花车巡游,标志着圣诞元旦新年节日季节的正式开始。也是一次全城大狂欢,多伦多的市民扶老携幼,倾城而动,尤其是生活在多伦多和周边城市的父母们,早早领着自己的小孩子们,非常耐心地,守候等待圣诞老人的降临。

我想,头上戴着驯鹿头角样子的可爱装饰,骑坐在父亲的肩头,观看圣诞老人大游行,一定是多伦多的孩子们成长记忆的一部分,甚至,很可能是,"必不可少的"那份童年欢乐童年记忆。

这样的民间狂欢,从1905年开始,至今2007年已经是第103届了。

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从英国法国四处零散的殖民部落;美国独立战争中保皇党的大本营;大英帝国的自治领(1867年);英联邦中的一个国家;到1982年当时的加拿大民选总理Pierre Elliot Trudeau从英国女王那儿,"领"回来加拿大自己制定宪法的权力,才算拥有加拿大自己的独立的国家宪法;甚至,你想象不到的是,迟到2005年,加拿大的民选总理Paul Martin,才对外宣布,他国使节到任后递交国书,不必再交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而是直接交给加拿大政府。

多么短暂的建国历史,多么年轻的国家!

加拿大人在磕磕碰碰中,学到尊重原住民的历史和文化,来源于原住民语言的地名多伦多,就是从殖民色彩的约克镇,脱胎换骨而来,这样的学习,这样的尊重,至今还在继续;加拿大人在争争吵吵中,维系着英国女王的国家元首地位,如今流通的加拿大货币上,依旧是她老人家慈祥的面容。

但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加拿大人作为一种身份认同,既没有勉为其难地上溯,拿原住民灿烂辉煌的文化当动不动号称上下五千年的资本,也没有老子老家以前如何如何有钱一副阿Q样子地,拿日不落帝国的昔日光辉,往自己的国家颜面上贴金。

短暂就短暂罢,年轻就年轻罢,任你改朝换代是自由党政府,还是保守党政府,任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加入联合国军队在朝鲜在阿富汗,在这片土地上,加拿大的儿童,多伦多的孩子们,一年一度地迎来圣诞老人的欢乐吆喝HOHOHO,一年一度地聚集在一起,向认识不认识的身边人,伸手道贺,彼此互祝圣诞快乐,又是一个多么和平安详的国家啊!

另外两个延续绵延不断的实例,也同样显示民主改朝换代的加拿大,国泰民安,祥和安详。一是大名鼎鼎的(THE HUDSON'S BAY COMPANY),公司成立于1670年,比加拿大的建国历史还要悠久久远,既无公私合营秋风扫落叶一般地轰隆隆收为国有,也没有落叶舞秋风似地出卖国有资产私有化股份化体制改革,眼看着以美国为大本营的资本,意图商业收购这家加拿大国土上最古老的公司,也没见到多少政府挽救行为参与。

另外一个实例,加拿大国家展览(The Canadian National Exhibition,CNE),延续不断,也是一年一度,战时都没中断,一路开办了128年。和完全民间色彩的圣诞老人大游行不同,CNE的128年历史,自始至终其实都有政府在其中,一时间,我不知道要使用哪个汉语词汇来表达,加拿大三级政府在CNE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导?经营?资助?参与?至少,无论是哪级政府,也无论哪个政党的政府,我无法使用"国营"这样的汉语词汇,CNE的独立性自主性,连"主办"这样的字眼都不确切。

也许,让我挑选一个加拿大的节日狂欢,来标榜加拿大的多元文化,选CNE,要比每年圣诞老人花车巡游要公平得多。毕竟,年复一年的大游行,命名唱主角的,都是那个来自北极,赶着驯鹿,白着胡须老头儿的圣诞老人,最后出场压阵,高声吆喝HOHOHO,向在场各位,道贺道喜,祝福圣诞快乐。

一个朋友,是出生在多伦多的犹太后裔,我自以为是地以为,童年的他,会幸福地在我的上文当中,"头上戴着驯鹿头角样子的可爱装饰,骑坐在父亲的肩头,观看圣诞老人大游行"。生活的真相是,从小到大,他一次圣诞老人大游行也没参与过,他告诉我"从不参与"的时候,他的那种神情,用地道汉语来说,连瞄一眼的兴趣都冇得。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朋友,从印度移民来多伦多不到一年,对他非常认同也非常喜爱的新国度加拿大,万事万物都满怀一种欣赏的新奇的好学眼光,每个周末都安排得满满地全多伦多四处逛,哪儿热闹哪儿就见得到他端着照相机的身影。结果,多伦多全年大大小小的节庆街头巡游,规模仅次于六月夏天同志自豪大游行的圣诞老人大游行,他身影全无完全缺席。更发人深省的是,这样的回避和缺席,完全是他独立自主的清醒而主动的自我决定。

这两个朋友的背后,其实有相当的多元文化民意。去年圣诞节期间的新闻,政府的一栋建筑物进门入口处的圣诞节装饰,就以"与多元文化的国策冲突"之名,被移走。

倒是居住在加拿大的中国公民,和华裔加拿大人,好像很少有这样的"思想包袱"。11月11日加拿大的国殇节庆,因为纪念的也包括加拿大参与的韩战(中国说法叫抗美援朝)烈士,为"戴,还是不戴"那朵小红花,本地中文网站上,年复一年地吵得不亦乐乎,可谁见过为是否参与圣诞老人大游行,说过半个不字?倒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法轮功乐队方阵,被组织者接纳,参与到圣诞老人的游行队伍当中,在本地中文网站的读者当中,惹起些许波澜。

哈哈,低级水平的提问又来了,我们来到加拿大,类似这样的"思想包袱",多些好,还是少些好?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