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加国房屋市场冷热不均 房价依然坚挺 /

加国房屋市场冷热不均 房价依然坚挺

从1997年到2007年,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呈现一片罕见的连续火爆。其行情之好,连很多资深的地产商都为之惊讶。可是随着去年最后一季度加元坚挺以及美国房市陷入次贷危机,很多人心中升起了这么一个大问号:进入2008年后,房地产市场到底还能火爆多久?而这一问题,众说纷纭。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地产商,至今都没能作出个比较统一的预测。

有的人很乐观,表示美国房市萧条是因为次贷危机引起的,可是加拿大人并没有美国人那样“超前”的消费习惯,所以得出结论:加拿大这次会很容易地脱离美国房市萧条的影响,而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将继续下去。而另一些人的预测却不那么乐观,他们认为房地产作为经济的一部分,不应该单独考虑,而应该放在整个经济环境里和其他因素一起分析。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而美国更是加拿大最大的贸易伙伴。历史上只要美国经济感冒,加拿大这里就要打喷嚏,所以这次美国房市出现萧条,继而引起经济不景气,这必将会影响加拿大经济。而在全国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房地产作为经济圈内的一个因素,其行情也必然会受影响而走下坡路。

鉴于加元升值和油价节节上扬而导致成本升高,加拿大的出口能力被削弱,而制造业更是受到严重打击,前一个季度、上一个季度,联邦的经济增长几乎陷于停顿。虽然,无论是总理哈珀还是联邦财长费拉逖至今都没有表示过加拿大已经面临经济衰退。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加拿大真的已经处于经济不景气的边缘。

然而,2008的第一季度已经过去,房市却并没有如先前很多人预测一般“挤出史上最大的泡沫”,继而“急速收缩”;相反,21世纪房地产公司在2008年春季对全国66个大中型城市和198个社区的房价调查中发现,只有21个社区的房价出现跌落、9个社区保持不变,而剩下的则继续增长。总体说来,虽然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平均的房价增长有所冷却,但是加拿大房市依然坚挺,而在西部一些地方行情甚至还有火爆场面。

例如,在经济火热的西部,萨省首都里贾那、萨斯卡通等市中等房屋的价格增长率从48%上涨到57%;哪怕是经济一向不太景气的纽芬兰,平均房价也上升了19%;而就连刚给本地制造业萧条折磨得够呛的安省,房价也依然坚挺,似乎连一点下降的迹象都没有。就多伦多而言,市政府从今年开始征收双重土地转让税后,虽然2月份房屋销量下降了14%、3月份27%、4月份前半月下降了11%,可是房价却丝毫没有跌,各类房屋的涨幅从3%到20%不等。

不过,同样是经济不错的阿省,去年疯涨的房价在今年的景况却不是很好。如在埃德蒙顿和卡尔加里,去年如火箭般飞升般的价格开始下跌,跌幅从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十几不等。

(图片来源:多伦多太阳报)

冷热不均,这就是加拿大目前房地产的现状,这一较为奇怪的现象虽颇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倒也有些符合现在联邦经济增长冷热不均、西热东冷的现实。不过,看着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的行情还不错,对前景持乐观观点的业内人士又渐渐多了起来。如21世纪房地产公司总裁劳拜(Dan Lawby)对媒体表示“坚信”房市上空还没有要出现暴风雨的迹象。

此外劳拜还表示,加拿大的房市结构和美国的很不太一样,所以虽然美国房市那里乌云滚滚,但是并不一定就能影响加拿大。总体说来,加拿大的房屋按揭方式比较保守,管制也很严格,加上本地提供贷款的银行大多实力雄厚,而加拿大人的消费习惯也趋于保守,更勤于保持家庭的财务平衡。因为有这些因素存在,虽然加拿大近两季度经济增长极为缓慢,但今年美国房市的阴霾还是较难降临到加拿大。

然而,作为一般的市民,往往没有这些地产行家们这么乐观。这不,《多伦多太阳报》的一位读者就给该报编辑部发邮件称自己不太信加拿大这里能逃脱美国房市萧条的影响,所以他趁着现在行情不错就索性把房子给卖了,自己租房子住。当然他的做法确实有些极端,但是我们从中却能体会到其中的艰难:自己的房子里面不知道凝聚了多少劳苦的汗水,而房价哪怕是掉一点,也好像剜了自己的心头肉一般,所以还是小心翼翼为妙吧!

其实,行市有好的时候,也就一定有坏的时候,而房地产从长远来看其价值总是在不断升值的,所以作为普通市民来说不必太过忧心。但是,精明一些的投资者却善于把握时机,让自己走在市场变化之前,而不是等着市场变化了才动。而现在安省济经动荡,虽然风险很多,但对投资者来说却是个绝好的机会。对此,房产投资网络公司(Real Estate Investment Network)主席坎贝尔(Don Campbell)公布了安省最新10大房产投资区:

1. 基秦拿(Kitchener)-滑铁卢 (Waterloo)-剑桥 (Cambridge)
2. 奥里利亚 (Orillia) 和巴里 (Barrie)、闪高湖 (Lake Simcoe)
3. 杜兰区 (Whitby, Pickering, Ajax)
4. 万锦市 (Markham)
5. 汉密尔顿 (Hamilton) /布兰福 (Brantford)
6. 宾顿市 (Brampton)
7. 渥太华 (Ottawa)
8. 多伦多 (Toronto)
9. 奥沙华 (Oshawa)
10. 惠特撤奇-史托维尔 (Whitchurch-Stouffville)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