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探秘多伦多地下网:古道新渠川流不息 /

探秘多伦多地下网:古道新渠川流不息

(加拿大都市报)在一些经典大片中,城市下水道这个地下城往往是神秘特工、邪恶势力、妖魔鬼怪栖身和大显身手的地方。作为北美古老的城市之一,多伦多也有着发达的地下排水网络。一盖之隔,分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天地,虽然和我们近在咫尺,却一辈子也不会涉足其中。

为了采访这个地下长城,记者向多伦多市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申请,但得到的答复是基于安全考虑,多伦多的供水和排水系统一概不对外开放,即使是媒体也不例外。道理很简单,一切为了安全。以往有重要任务来访,经过街道的下水道盖子都会被安全人员封死,而大型的下水通道无一例外地作为警戒重地,防止被人利用。因为恐怖分子一旦熟悉了城市的地下系统,无疑如虎添翼。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无所不有的网络上,多伦多的排水系统竟然一点介绍数据都没有,显然这些资料已经被列为高度机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干道的历史、走向和参数。好在有一帮不太安分的少年,他们以城市探险为乐,突破重重障碍深入地下,为我们揭开了这个黑暗世界神秘的面纱。

安省最宽大的下水道

位于北约克境内的Wilket Creek下水道,可以说是安河最宽大的下水道,其直径在5米左右,全长近6公里。这个庞然大物的开端,是从Yonge和Finch西北侧的一片绿地开始,该地点如今处在高压线带上,地面青草茵茵,丝毫想象不出来这里怎么会成为一条河流的发源地。这条小河不断壮大抵达多伦多著名的Edward Garden,在这个公园中穿行的那条美丽的小河,就是Wilket Creek。有趣的是,它的上游竟然是安河最大的排水沟,小河蜿蜒伸延,最终把城市的雨水排进Don River里,流到安大略湖。

Wilket Creek下水道是在Wilket Creek的故道上修建而成,其开始的首公里段,管道直径并不是那么大,从2.2米到4米之间。由于利用了河谷的关系,不用耗费巨大的开挖工程,只用把大型的水泥预制件埋进去,填土铺草就可以完工了。多伦多这种下水道的设计完全依据特殊的地理优势,其它城市难以简单模仿。

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北约克市政府为了保证小溪附近居民有一个干燥的地下室和可以活动的后院,就把这条小溪变成了巨大的排水管道,这样既解决了小河渗水的问题,又把河谷变成了草地,形成一个天然的林中小径,让沿途居民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场所,这个工程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一个曾经钻进这个地下道探秘的人写到:走在巨大的水道中,你会感觉自己处于埃及神庙之中,或者一个巨大的殿堂之中,只不过里面寄居着一些浣熊,虽然没有想象中的神灵,但一个人孤零零地走进去还是有些恐惧,总担心会有一些超自然的幽灵,游荡在这个多伦多地下之城,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半个世纪过去了,水泥混凝土的结构丝毫没有显出它的衰老。

记者循着这条水道走访时看到,原来的故道已经被绿草掩埋,只有一些当年的旱桥还站在原来的位置,只不过桥孔多被封死。悠长的小径上不时走过散步的人,如果不是那些下水道的窑井盖子,没人意识到这绿草之下还有另一个世界。

除了井盖之外,水道所有和外界相连的出口都被钢筋栅栏所封死,防止有人误入发生危险。透过巨大的钢筋隔离网往深里看,虽不能说它深不可测,但10米的高度还是有的。看下去真的像地铁通道,即使两辆面包车在里面开也绰绰有余。它在靠近Edward Garden的出口宽达11米,附近还竖着警告牌子,上书:泄洪通道,危险勿入。

多伦多失踪的河流

多伦多类似这样的下水道不计其数,有时候我们在居所附近走走,经常会发现一些路走着走着就到了尽头,那很有可能你的面前曾是一条小河。许多类似Wilket Creek这样有着久远历史的小溪,在城市的发展中渐渐地萎缩。有的地方被新开发区填平,有的被迫改变了河道,有的被砌上了水泥河床,更多的则变成了城市的排水管道,这些都可算成多伦多失踪了的小溪,它们由地上河变成地下沟。

比如在多伦多大学介于Bloor Street和Hoskin Avenue之间的一条名为Philosopher's Walk的小路,就在安河博物馆的后面,它蜿蜒在一个很窄的看上去很像河谷的绿荫中,实际上以前就是河谷。走过那里时,只要你留心贴近下水道的盖子,就可以听到潺潺流水之声,虽然你看不到小溪的踪影,但那的确是一条名为Taddle Creek的小溪的故道,那潺潺的流水就是它依然残留的痕迹。它的起源在St. Clair Ave 以北和Bathurst St以西附近的Humewood Park,然后向东南方向流淌,经过多伦多大学,穿越University Ave,以及多伦多市中心的Queen St,最终汇流到Don River,在地图上如今已经没有它的标示了。

多伦多的许多小河不是被建筑开发掩埋了,就是这样演变成下水道的。这样的小溪还有很多原本是沿着冰川时代刻划出来的沟壑流向安大略湖。比如说Mud Creek、 Walmsley Brook和 Cudmore Creek等,现在都变成了巨大的下水道。许多百年前兴建的下水道,还都是当年的红砖结构,在那个年代就如此兴师动众修下水道,看起来有点超前,但对建设这个城市的作用是显著的。其中,Mud Creek也被称作Mount Pleasant Brook,就很有代表性。它发源于以前的Downsview机场以东,向东南方向延伸,在Don Valley旧砖厂附近汇入Don River。

这些失踪河流的发现者 Helen Mill,她原本在多伦多大学学习哲学和地理,后来做导游。在一次加油的时候,她感到加油站的地面是倾斜的。十分好奇的她回到家里,打开航空地图,发现那个加油站座落在Taddle Creek的河堤之上。而那条河已经看不到踪影,由此激发了她寻找失踪河流的念头,并纠集了一班同好。他们一起发起了寻找多伦多失踪河流的工作,发现一个就在地图上标明,并试图寻找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群本来就喜欢穿密林走峡谷的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和兴趣相结合,并且是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探寻多伦多的迷失血脉。经过他们十几年的徒步考察和悉心发现,多伦多的每一个沟沟坎坎都有了自己名正言顺的头衔。

时光倒流180年

也许很多读者不知道,今日多伦多看来发达的城市排水管道,很多是在百年前开始兴建的。18世纪30年代,多伦多是个仅有万人左右的小镇,当时还没有任何卫生设施,人们的卫生习惯也相当不好,街道的路面也没有铺,雨雪过后就面目全非,被称为“泥泞的约克”,环境非常的肮脏。当时人们没有处理生活污水的概念,一直采用自然处理的方法,也就是将污水一股脑地倒进附近的河沟里,靠河水自然降解和带走垃圾,这是最简单、最自然的办法。时间一长河水变得非常污浊,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以及小动物的尸体,终日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气味。最终将安大略湖和湖滨地区搞得一团污糟,无论是居民还是游人,对此都直皱眉头。

在这样的卫生习惯下,疾病的到来是早晚的事儿,当时人们的饮用水来源于湖滨。很快,瘟疫便随着污浊的河水蔓延开来,霍乱就是最致命的一种威胁。创刊于1825年的《加拿大自由人报》,其创始人考林斯(Francis Collins)曾经这样描写过多伦多的水港:“河面上漂浮着死去的马匹、小狗、猫和其它垃圾,几乎是汇集了所有居民的全部生活垃圾”,而考林斯也于1834年死于多伦多肆虐流行的霍乱。

到了19世纪末,多伦多的居民才逐步意识到清洁的饮用水和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并没有马上建立污水处理系统,虽然当时美国和英国都已经建成了类似的设施,但由于多伦多经济实力不足,令到当时的政府对此项目不积极,连民众也都是犹豫不决,觉得工程过于浩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伦多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商业和移民城市,一个不良的卫生纪录,严重削弱了她的吸引力。政府和民众不得不考虑建立污水处理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开始着手修建饮用水厂以及城市排污系统。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不少小溪由于占据地形的优势,被顺理成章地改建为污水管道,失去了往日的自然风采。为了多伦多居民的健康,它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由清洁的小溪走进排污的管道,这些大自然的朋友,它们本是清白的。

比如Taddle Creek以前是一条总长为6公里的小溪,其中的几部分就曾多次被掩埋改建。在多伦多工业发展时期,靠近多伦多市中心的一段是最先被改造成下水道,在接近1860年的时候,再度将靠近Church Street以东的那一段改造成下水道,而安河博物馆后面那段,则是在1886年被埋为下水道。

当时的政客不听设计师的建议,为了省钱省事,把污水管道和泄洪排水管道合二为一。平时排排生活废水还可以,但是一旦暴雨来临,其泄洪排水能力就显得过于脆弱,大量雨水和污水都聚积在马路之上。也正是这种设计,让部分污水直排到安大略湖里,使得夏季高污期,部分湖滨浴场不得不因为水质污染而关闭。也正是这种混合排污管现在依然在工作,导致我们今天仍不得不为这种错误的决定买单。

多伦多污水处理厂

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污水处理工程多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大举兴建,但多伦多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却建于1910年,它位于湖滨Leslie Street的最南端,名为The Ashbridges Bay Treatment Plant,每天处理污水能力在81.8万立方米,这个污水厂在世界上堪称污水处理的鼻祖,同时也是加拿大最早的污水处理厂,就拿今日的标准来说,也是最大的处理厂,可见当时政府的决心有多大。它主要负责处理生活污水和商业污水,比如冲马桶、洗浴、冲洗机器的废水等。

到了1953年的时候,大多伦多地区有大大小小18个污水处理厂,分别处理当时的18个独立市政单位的污水。其中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设备已经处于老化状态,难以负荷高速增长的人口。鉴于这种情况,多伦多市政府首先在1954年作出决定,不再投资建设小型的污水处理厂,计划建设一个大的污水处理厂去取代那些布局分散、能力有限的小厂。到了1960年,全市集中保持了4个大型处理厂,原来的小厂变成了一个个水泵站,负责把污水集中运送到大污水处理厂。

其它三个污水处理厂分别是:North Toronto、Highland Creek和Humber。其中North Toronto处理厂有独自运转的排水系统,和多伦多的并不相连,但在1912年行政区划分时,归于多伦多。

1925年9月,当时的北区市政府计划投资1千万元来重新规整城市的排水系统,并写进了市政府附例中。但是这个系统依然是同时排除和处理污水、雨水,当时来说雨水排涝在多伦多北部市区是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当时很多街道还没有铺路面,一旦下雨所有道路都变得泥泞不堪。而整修管道的资金主要靠提高当地居民的特别税收,市政府仅负责排污干线管道和总站的费用。

一年之后,北区市议员又通过了一个新的市府附例,为多伦多北部市区再修一个专门的处理厂,计划耗资100万元,而且在1926年当年开工,1929年8月投入使用,1954年由于市政区域重新划分,这个污水厂划归多伦多市政府。

多伦多污水的处理过程

多伦多排水管道的设计施工非常讲究,全市范围要合理规划和安排其倾斜度,这样一张超大的网络才能满足水往低处流的特征。在小区内有一些总的蓄水、排水站,通过它们再把污水输送到处理厂。全市的主排水管道有510公里,各个小区管道加起来则有9,977公里,总共有463,300个接口。有些地势起伏的地方,还需要建立泵站把水压上去,全市共有45个泵站,5个大的蓄水站。

在电影里经常会看到特工沿着水道潜行,实际上这里的水流在雨季相当湍急。污水在管道内平均流速是每秒2米,也就是说如果管道长度是16公里的话,污水需要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污水处理厂。根据水量越大流速越高的原则,当排水管内水量达到83%的时候,水流速度则达到最高速度,超过这个量之后,流速又会因为拥堵而降下来。而在设计上,下水道的温度也是恒定的,无论冬夏平均都在13度左右。

当污水到了处理厂,需要经过10个半小时的各种处理程序,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像净水一样排放到安大略湖。在这里也和管道流速的道理一样,水量大一些,处理速度也就快一些。

多伦多有许多储洪区,就是我们居民区边上的一些池塘等低洼区,设计是可以容纳每次暴雨最初的25毫米降雨量的雨水,之后则无法继续储水。如果连续超量降雨的话,排水管就会溢出。更糟糕的是,暴雨通常把地面上的各种有毒污染物都冲进下水道,流进蓄洪的水域或安大略湖,进而污染池塘、溪流、水域附近的居民。

知道了这两种排水系统之后,市民就应该明白不要随意将污水排放到路边的下水道里,它的功能只是排雨水。所以有游泳池的家庭不要将废水直排到街上的下水道,喜欢在车道上洗车的人也应该明白,你所用的各种洗洁剂等化学物质,如果流经路边的下水道,就直接排放到你周围的自然水域或者安大略湖,这样做无异于自杀一般。有的人图省事,把废弃的机油、垃圾等也往路边的下水道一倒了之,实际上是非常有害的行为,我们不希望200年前的环境污染灾害,再次返回我们身边。

多伦多东区沙滩还有两个个巨型的污水沉淀槽,负责收集沉淀雨水,使得这些混杂了污染物的雨水,在流入湖中之前得以沉淀。实践证明,它们有效地提高了水质,使得东区沙滩泳场即使在严格监管之下,大部分时间也是达标的。

目前最新建的一个净水项目是在多伦多西区沙滩的一个沉淀槽,它通过管道把溢出到地面的污水收集起来,阻止它们直接流入湖中。这个工程长4公里,有3个巨大的临时储水罐,长长的管道可以使污水的污染物得以充分沉淀。临时储水罐中有特殊的紫外线灯照射,以杀死其中的细菌,然后再慢慢地把处理过的水排放到湖中。当然暴雨时候溢出的洪水,它们也就无能为力了。

爱惜我们的生活环境,关乎到千秋万代的问题。生活中一些小节,一不留神,就会铸成大错。譬如许多人把抽水马桶当作万能的垃圾处理器,剩菜剩饭、小东小西,只要冲得下去就直截倒了进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种细小的东西,曾经让多伦多水务局头疼不已,那就是牙线。

去年1月多伦多水务局对此提出专门警告,他们表示由于牙线经抽水马桶冲入下水道后,会与下水道废物缠绕在一起,形成球状体,最大的有垒球般大小。使抽除污水马达的叶片停止运转,导致污水流进水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多伦多各处的污水处理厂都设有两个抽水马达,由于牙线肆虐,严重时两台马达都会停止运转。由于牙线问题愈来愈严重,几乎每周都需将抽水马达拆卸,清除其中的牙线。且由于新出品的牙线柔轫度很强,拉不断,故工人清除时,必须用手将之扯出,或用剪刀将之剪断,十分麻烦。

今日,当我们享受着多伦多优美的自然环境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好我们这个城市,无论是地上的,还是地下的。

头条直击报料电邮:[email protected]

电话:416-886-2746

原文出自:

http://www.ccue.com/ccp_east/2008-10-23/1224809463d1378721.html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