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如何重新找到工作? /

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如何重新找到工作?

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今年下半年本国汽车业、电信业,以及金融业的大规模裁员让人们备受困扰。据前天加拿大咨议局所出台的报告,加国汽车业仅装配部门将再度损失15,000份工作;而本国电信业巨头北电公司也在已裁员2,000的基础上再于本月裁员1,300;同时,受次贷危机、金融风暴的冲击,美国金融巨头花旗银行也宣布在全球范围内也裁员53,000人。

加上去年底以及今年初本国制造业、林木业丧失了数以十万计的工作岗位,今年下半年各行业的“裁员潮”已将联邦失业率推至6.2%以上。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本周预测,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本国2009年失业率可能将渐渐增至7%,并在2010年升至7.5%的峰值,这将也是4年多来的最高点。

随着经济不景气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失业的危险。而失业后如何能尽快找到工作,也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鉴于此,近日本地主流媒体纷纷刊登相关文章,希望能给饱受经济不景气困扰的人们一些帮助。

一则成功再就业的案例

阿省居民布莱特(Joel Brett),现年23岁,职业电脑工作者。今年年初,布莱特在被原先的雇主戴尔(Dell)电脑公司解雇后,立刻和一群同被解雇的同事以及朋友在facebook创建了一个论坛性质的组群,就命名为“我被戴尔解雇了”,以便让大家保持联系,增加信息沟通。

小论坛办得很火热,不久就有244名会员参加,成为该类别在当地第二大的facebook组群。因为有良好的信息交流,布莱特在被解雇后3个月就通过这个小论坛找到了第二份工作,年薪比当时在戴尔公司还高出13,000元。

当得到这份工作以后,布莱特立刻跑回家中和论坛里的朋友分享喜讯。同时,他成功再就业的案例也引起了关注,从这里人们深刻体会到了关系网(Networking)对求职的重要性。

本地就业问题专家克拉克女士(Colleen Clarke)指出,对求职者来说,最重要的往往并非技能,也不是充足的信息,而是关系网。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找到各样的就职信息可谓易如反掌,根本不存在信息量不足的问题。然而,如何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找工作就显得更加容易。对找工作而言,不在于“你知道谁”,而在于“谁知道你”,这根本就是一门如何让你吸引别人的学问。

而本地一家求职顾问公司的斯坦女士(Cheryl Stein)也很同意上述观点。她进一步指出:发展关系网的渠道就是多沟通,通过参加各种网上或现实中的聚会、俱乐部,扩大自己的交流。同时,对于那些担心自己的工作被一刀切的人,增加联络交流也能避免一些被裁的风险。

斯坦女士表示,如果你能在团队里保持良好的沟通,大家(尤其是老板)就不会认为你是那种只可共安乐而难共患难的朋友,裁员的时候也不容易一下就想到你了。

此外,还要寻求一切机会和任何人交流,包括你的银行顾问、理发师、邻居,说不准这些人就能给你提供各种各样的就职机会。但是,不要直接要求别人给你找工作,你只要能记住他们的联系方式和姓名就可以了。

参加政府相关的就职项目

专家们还提醒大家,找工作除了去本地的相关就职网如Workopolis 和 Monster,不要忽略去利用政府开设或者资助的相关就职项目。

例如,安省Second Career program项目可以给被解雇的人上限为28,000加元的财务资助,专门用于他们的再教育和新工作培训。同时,阿省的Job Placement Services则负责帮助雇主和求职人员联系,以及培训各样的求职技巧,包括面试技能和如何写简历。

据本地就职网Jobfox.com显示的资料,目前经济不景气时期最容易找的工作就是销售人员和推销员。毕竟,在经济销条、消费紧缩的时代,哪个公司都想有一个强有力的销售大军。此外,根据10月份的统计,其他的5个最热门的就职行业分别是:客户支持(Customer support),财会,社工,以及软件设计。

克拉克女士指出,如果你真想找到一份工作,就需要让自己“紧张一些”、“勤快一些”,及时把有用的就职信息抄录下来(别太过依赖于自己的记忆力)、及时更新手上的信息。记住永远是你去找工作,而不是天上掉馅饼,让来工作找你。不过,找工作的事情不是说投入越多时间就能越有成效的,长时间的无用功往往会让人沮丧。但是,要记住一点就是经济不景气永远都会过去的,挺过这段时间就有希望。

附:一些实用的就职法则

在家里专门划出一片地方(如写字台)用作寻找工作,以及存放各种相关资料。

寻找出你的专长、你需要向雇主提供什么,以便于你能在面试中表现良好。

修改、尽量完善你的简历。

多多练习你的面试技巧。

别忘记多发感谢信。

每天尽量花5小时在找工作上。

读一些关于寻找工作的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