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精明的市长苗大伟:罢工背后政治算计 /

精明的市长苗大伟:罢工背后政治算计

历时36天的多伦多市政工人罢工终于结束。谈判的双方都宣布自己获得了胜利,而广大的多伦多市民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垃圾恶臭、日托关门之后,也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但是,在其后工会和市政府分别举行的记者会上,我们却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份合同,各自表述"。

代表室外工人的416分会主席弗格森表示,工会在最后一刻都没有接受市府的任何让步要求,直到市府的谈判小组撑不住,被迫自己取消了这些"不公平的"条款。而416分会的发言人帕特女士在谈判结束后晚些时候也表示,市府这次做出了很大的妥协。当时有记者问工会是否否决了市府提出的全部118页让步要求时,她明确地表示"是的"。另一方面,市长苗大伟表示,新签订的临时协议已达到了市府的预期目标,也做到了对工人公平、让市民负担得起。言外之意,市政府对在谈判中做出妥协并没有感到不快,相反地对结果很满意。这种互相矛盾的表述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既然现在能答应,为什么不在罢工开始前就答应?!为什么要让多伦多市民忍受一个多月的肮脏和不便?!双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仔细分析这一个多月来的种种报道,整件事背后政治算计的脉络就清晰了。

苗大伟的困境
苗大伟作为多伦多市的市长, 管辖着占加拿大总人口近十分之一的多伦多市,无疑是加拿大最有权力的市长。这位出身NDP的市长,自2002年当选之后,在市政府和市议会中说一不二、威风八面。特别是2006年他高票连任,风光一时无两。 然而,这两年,我们却明显地看到这位苗市长老了很多,老得很快。再不是当年意气风发挥舞大扫帚的形象,反而显得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位"最牛"市长到底怎么了?其实任何一个关心市政的多伦多人都清楚苗市长的心病,就是"太差钱"。多伦多是家大业大,可是大也有大的难处,各处伸手。撒点钱就如落入沙漠中的雨点,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面对市政府的财政困境,解决办法归根到底只有两个:开源和节流。坦率地说,苗大伟市长开源方面做得是相当不错:向上伸手要钱,真是光棍一条;向下对市民征税也是竭泽而渔,不计后果。作为平衡财政的两个方面,在开源上足尺加三的苗大伟,在节流方面就完全是南辕北辙了。如果说苗市长刮地皮的手艺一流,那他花钱的手艺就是超一流。自从苗大伟上台以后,市政府雇员的人数就急速膨胀。记得上次2002年市政罢工期间,参加罢工的有17000人,到今年就上升到24000人了。且不说其他的市府工会,比如说警察、TTC之类了。人多花钱就多,人浮于事,市政效率和服务也伴随着工作人数的增加而下降。另一方面,NDP出身的苗大伟本身,也就是工会扶植上台的市长,对工会的要求在过去几年里基本上都是照单全收。不论是警察、消防员,还是公车司机,工资福利都是飞速上涨,苗市长一手刮地皮,一手撒钞票的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可是,凡事都有一个度,终于这套把戏也有玩不下去的一天。苗市长生在末世运偏消,遇到了金融危机,联邦政府和省政府自己都是债台高筑,赤字巨大,大河无水小河干,自然也就无法向多伦多市政府提供多少帮助了。另一方面,苗大伟2006年再选市长的时候,承诺不加地税,结果不但是地税年年大涨,而且还开征新税,买房买车都要加税费。可怜的多伦多市民"如今只剩屁无捐"。面对这种苛捐杂税,越来越多的商家采取用脚投票,转向905地区,而无处可去多伦多市民们心中的愤怒也可想而知。试想,如果2010年的预算案还要大幅加地税的话,正巧投票的11月定在大家刚刚支付了地税,这一腔怨气又是如何得了,在这种愤怒下投票,苗丈伟恐怕就只有回家卖红薯的份儿了。

工会领袖的困境
作为代表市政工人的416和79两个工会,都是隶属于加拿大公营雇员工会(CUPE)下的两个分会,跟之前与苗大伟达成协议的TTC等同属一个堂口。作为工会主席,如果不能给属下的弟兄带来一点和别的分舵差不多的保护费,这个带头大哥的位置也就立刻不稳了。

所以对于新的合同,这两位带头大哥、大姐的底线就是拿一份跟兄弟山头差不多的合同回去交差。而且,相信当他们坐到谈判桌前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困难。老苗和咱们关系不错,给了别家的好处总不能少了我们的。可是,真正一谈,就发现不对劲了:苗市长真缺钱!开出了一个条件,简直就如一个耳光打在这两人脸上,这种合同简直就是侮辱。所以带头大哥、大姐只能把心一横,跟市政府干到底了。但是,这种效果正是苗大伟市长所需的。当然,个中关窍,工会领袖们也是心如明镜。于是这次罢工出现了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工会对市长的强力抨击,这在以往的罢工中是很少出现的。

苗大伟的算计
苗大伟在里外夹攻之下,只有一条妙计可用了:逼工会罢工。工会一罢工,会员的工资不发了,每周大概可以省下二千五百万左右,五周就是一个多亿,正好可以用来支付额外福利开支。这样明年加税的压力就会小一点,对于他的连任大计,自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有人可能会问,苗大伟是不是真的这么在乎这个市长位置?这可从一件小事中看出他的本质。今年开始的时候,市议员给自己加薪2.24%,在今次罢工期间,有议员提出讨论将议员这笔加薪取消,以便市议会可以在比较高的道德高地上和工会谈判。可是老苗当场就不干了,坚决反对讨论这事。试想,一个连2.24%的工资都不肯减的市长,要让他不做市长,岂不是与虎谋皮?可以说,这次苗大伟为了明年的连任大计,已经是不管不顾了。于是,苗市长便使出了一招山寨版"朝三暮四"的妙计。

首先,开价要高,要提出一个让工会不可能接受的协议草案,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工会方面"好汉打牙和血吞"的机会。因为这一记勾拳不仅是减福利,而且还包括减薪粮。对工会来说,不仅是牙齿打落,下巴也掉了,无论如何只有罢工反击一招了。 这里就存在另一个问题,如果苗大伟从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工人可以接受、市民可以承受的方案,是不是更好?而这又恰恰是整个问题的吊诡之处。因为事实上,这样的协议是不可能存在的。工会方面无论如何都要往前试探、挪动的;另一方面,就算工会能够深明大义吞下这苦果,可是,工会成员不高兴啊,试想如果工会成员们拿着比原先少、比原来差的福利,必然对苗大伟满腹怨言,要是再有个把左翼政客煽风点火,苗大伟的铁票就会松动。所以,对苗大伟来说,情愿让工会成员罢工至筋疲力尽,也不能让他们接受一个让工会成员不高兴的协议、罢工是一时不痛快,减粮是一世不痛快,这里的轻重,我们的苗市长门儿清。

按下工会不表,苗大伟又要面对市民。这时候,苗市长的公关能力尤为突出。他能抬出金融海啸共度时艰的伪命题,以求占领政治正确的制高点。至于说,为什么称之为伪命题,是因为市长大人要求别人减薪的同时,却给自己加了薪,这种"时艰"有这么共度的么?!不过,话说回来,很少有人会深究这一点。"时艰"很容易引起正在面临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广大市民的共鸣,把祸水引向工会一方。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还要从协议中找一些不合理的条款来炒作,于是,关于病假累积就成了舆论的焦点。这种福利当然是不合理的。但是,正如工会领袖们所言,这项福利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了,早不砍,晚不砍,现在拿出来砍,不就是为了挑动市民斗工会罢了。

最后,为了这工能罢下去,苗大伟又使出了两面手法:一方面纵容工会会员任意阻挡扔垃圾的民众,变相鼓励工人罢下去;另一面又大开临时垃圾站方便市民,让市民也能忍下去。 不过,无论如何,苗大伟的计策是要成功的。从罢工期间的民调来看,虽然苗大伟的支持率下降,但是在同工会之间相比,市民们更倾向于苗大伟,也是不争的事实。

换言之,苗大伟此役用的是"朝三暮四"的耍猴把戏,首先让罢工把工会拖到精疲力竭,等到省下来的钱够用了,再对工会的要求来个全盘接受。用罢工省下的工资来支付雇员的额外福利,等于是把别人的钱从左边衣兜移到了右边衣兜,让罢工者们自以为胜利,高高兴兴地回去上班,日后稍加安抚,自然还是市长的铁票部队。

当然,苗大伟市长还要再修饰一下,在罢工结束前,突然放话说2002年罢工市府最后亏了300万。不过这招的目的,就是堵住那些要求把结省下来的钱用作退税的人的嘴。仔细阅读市政府的报告,却发现个中的偷天换日的技法。这个报告中只统计了垃圾工人,不错,在事后加班中,市府支付了大量的加班费给垃圾工人。但是垃圾工人只是工人中的一小部分,另外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比如日托是不大需要为了完成罢工落下的工作而加班的。这里面究竟省了多少,就只有天知道了。参考温莎市的巨额盈余,这次市政府省下的钱绝对不会少。对 这套把戏,弗格森开始没有看穿,贸然发动了罢工,结果久拖不决,工人一个多月没有领到薪水,也让他失去了很多人心。不过,看来他最后是明白了,终于在市政府省钱任务完成之后才发出最后通牒,苗市长也顺水推舟答应了他的条件,也给他挽回了一点颜面。

别人也没闲着
罢工成了市民议论的中心,面对扑鼻而来的臭气,各路政客也找到了表演的舞台,都来了一番表演。

伊桃碧谷市(Etobicoke)的前市长和现任多伦多市议员霍利戴就不失时机地跳出来表功。提醒大家,自己在伊桃碧谷当市长时,将该市收垃圾的活计,悉数外判给了私人公司是多么地英明。 安省的副省长兼能源厅长施密瑟曼则拿起扫帚带领一帮志愿者打扫街道,在培育自己的人气,为日后的竞选铺路的同时,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否认自己觊觎多伦多市长的政治野心。 当然也有帮苗大伟出主意的。比如有人提出对于临时垃圾站,市政府声明罢工后由私人公司清洁。这样的话,罢工的工人就会因为复工后没有加班工资可拿而早日放弃罢工。当然,需要足够罢工时间的苗大伟市长对此不屑一顾。

对苗大伟最致命的一击来自多伦多的前市长拉士曼。 曾任2届多伦多市长的拉士曼7月14日表示,工会要市民等候15分钟、而且每次限丢3袋垃圾等做法属于违法行为,按照法律规定,纠察线只可以阻挡市民1分钟。而市府对市民也不地道,执法人员紧盯着市民,随手扔了垃圾还要发告票并罚款,这也是可耻的做法,而现任市长苗大伟早就该申请禁制令,制止工会的胡作非为。这件事对苗市长打击很大,令他两头为难。拉士曼讲话让众多多伦多市民对苗大伟感到愤怒,普通市民可能不知道罢工者阻挡市民扔垃圾超过1分钟便属违法, 可是律师出身的苗大伟市长难道不知道有关的法律吗?这样就证实了市民对市长保护工会贪婪的想法。如果照拉士曼说的去做,就彻底得罪了工会会员,到时候安抚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在压力之下,苗大伟只能采取了"拖"字诀:他没有直接回应前市长的批评,但开始提到工会的上述做法违法,更宣布花100万元请有关公司对纠察线进行录像,以便留下日后打官司用的现场证据。这样三拖两拖,也就拖过去了。

走向连任的下一步 ?
这次罢工到周二就要告一段落了。随着各项服务的恢复,苗大伟的声望也将逐步恢复。到明年11月份的投票日,相信如果没人提醒,大多数多伦多市民肯定会把这场十五个月前的罢工忘得一亁二净。同时,苗大伟市长是一个制造话题的高手,明年预算案之后,他一定会开始制造话题,将一部分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问题上来,然后投他的票。对,他只要一小部分人就可以当选。因为市选的投票率不高,只是三成左右,苗大伟只要45万张票左右就可以当选。

回想2002年,还是一个普通市议员的苗大伟,在选举后期突然在中央岛大桥的问题上发力,从而依靠湖滨区选民的支持而登上市长宝座。相信2010年在政治上更加老辣的苗大伟,一定可以旧瓶装新酒再来大干一番。

放眼多伦多政坛,眼下还真没有人能够有本事把这个市政府搞得乌烟瘴气,把市容搞得臭气熏天的政客拉下马。回顾罢工,看尽了政客的算计;展望明年,却看见民主的无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