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贫富有因果 达义法师开示佛教财富观 /

贫富有因果 达义法师开示佛教财富观

在金融投资理财的市场中,这样失德敛财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而且还在继续发生着,许多受害人欲哭无泪,而某些施害者至今神气活现。谁来拯救他们?

多年前我曾经有缘听闻佛法,深感其中许多道理作为世间法也同样深刻和有效,因此我认为从佛教中应当可以找到答案。《北辰时报》近日就此专访了加拿大佛教会会长(注:为与中国佛教协会和各省佛教协会相区分,故未使用“协会”一词)、美国旧金山佛教会会长、加拿大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佛教财富观的核心理念是因果报应

达义法师开宗明义地表示,佛教精神讲的是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结果,不管是好的坏的,都是我们以前种的因,可能是昨天,可能是去年,也可能10年前的因,更可以追溯到上辈子或者十辈子前。按照佛教里的说法,一切偶然都是必然的。有因有果,没有凭空而来的。那么很显然,一些经商者为了个人利益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按照佛教的说法都迟早会得到果报的。”

“我们宣扬佛教慈悲精神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因果。现在的取巧或者害人都会受到果报的。我们要从佛法的道义出发来教育他,让他们生起有慈悲心。害人即是害己,善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要相信因果。一切都是无常的,现在害人以后对自己不利。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了,为什么不给人家幸福快乐,为什么要去做缺德的事情呢?”

法师进一步表示,人与人之间要珍惜缘分,父母、夫妻、家庭、朋友之间都要相互珍惜、爱护,这样社会才能和谐。每个人为了个人利益,胡乱作为,不单单对个人不好,更不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建立。现在中国大陆,大家都普遍追求物质,只要能赚钱就可以标志着成功。可成功绝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印证,例如德、才能、信任等。因为文革期间摧毁了所有宗教,使人们缺乏了道德观念约束,使金钱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造成整个社会风气很不好。

“从你刚刚举的一些例子,我认为这些人都需要道德教育,从佛教的慈悲精神、因果观念出发去教育他们。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是:佛教不相信神创造一切,佛教讲的是‘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吃饭个人饱’,好和坏都是自己造成的,做坏事得到的是坏的果报,做善事得到好的福德因缘。”

缘起性空

达义法师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佛教的财富观:“佛教讲‘缘起性空’,一切都是‘缘生缘灭’。在某一个因果成熟的时候得到的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能乱花,不能到最后又什么都没有了。也不要把钱用在坏的方面,去造孽,这对以后不好。我们不能简单定义钱的善恶好坏,而要看你如何使用,善用即为善财,恶用就变成恶财。”

他认为,一个人要有智慧,拥有财富的时候要感恩、珍惜,失去的时候坦然处之。我们本没有这笔钱的,得到了即意味着你会失去,是有无相生的,有得到的也会有失去的。如一个人的名望、权势等也是这样的。这是佛教对世界、对财富的看法。

“佛教的哲理是很有逻辑性的,要我们理智地看待一切事情,要看透三样东西,这样一切都会明白的。比如这个桌子,由木头、钉子、胶水、人工做成的,不是天生的,是因缘会合而成的。桌子有一个假象,它是组装的,因而不是实象。假象有一个用途,如放东西、写字等。桌子是由阴阳合和而成的,不是永恒不变的。

有一天阴阳分散的时候桌子就坏了,它本性是空的。”

因此佛教讲的“空、假、中”, 对人、事、物都要悟到“空、假、中”,拥有的时候要爱护,没有的时候要理智接受现实,不要难过。对人对事,超然于物外,洒脱一些。不要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发脾气,那是缺乏智慧的做法。

转境而不为境转

“有智慧的人,顺境和逆境都会泰然处之。有智慧地生活,你就变成生活的主人。一个人总是被外境的东西改变转化,就会变得很被动。比如,有人过来骂你,你生气了,发火了;赞美你了,洋洋得意,开心了。开心痛苦都是依赖于别人,就活的很辛苦,不是生活的主人。我们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追求每件事的真善美,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做不好是在我范围之内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勉强自己。有这样的心态就会活的很实在、安定、快乐。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尽心尽力,尽心尽力就好。中国有句古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这样的心态,做任何事都会比较开心,快乐。”

命运与后天的努力

佛教讲命运,很多财富是命里注定的,命里无时莫强求,以非常手段取得超出命里该有的财富,将招致不好的果报,那么个人的努力和命里有的财富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

达义法师强调,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同样的一个条件,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机遇呢?一个家里面的兄弟姐妹,为什么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这是一个福报的问题。当然福报和后天努力的关系很大,努力可以使福报发展得更快,福报只是一个缘分,努力精进就是助缘。有好的因缘加上努力的结果就可以带来财富。前世造孽,需要这世做善事来转化不好的因果。佛教说“命自我立”,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以前算命的人挂着“僧道无缘”,不敢给出家人算命,因为出家人有修行,有定力,命可以改变。佛教里说,“逆增上缘”,逆境可以使你更加坚强有意志。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是需要经过磨练的。运气怎么样是客观的,主观的努力也很重要。“有的人很辛苦,比如我一个晚上只睡三个小时,白天有做不完的事,但我并没有觉得很苦,相反我觉得很快乐,现在年轻,有为大众做事的因缘,我也需要磨练。”

他表示,佛教里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好的不好的,美的和丑的,都是由心识所参照的,每个人欣赏的标准也不一样,佛教说“法无定法”,即一切事物没有固定的标准是美的或者是丑的。

积德行善不仅仅是散财

后天的努力中,积德行善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而一些生活尚未安顿的新移民或经济不宽裕的人,他们的积德行善面临一些条件约束。达义法师对此开示指出:“佛教里积德行善不仅仅表现在财富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积德行善,财施、法施、无畏施。第一,用知识、智慧、经验帮助别人,比如某一方面你很有经验,你供大家分享,去帮助别人,这是法施。第二种是无畏施,指的是尽心尽力去帮别人。另外就是物质方面的帮助了。”

他强调积德行善最重要的就是心地。心地里能够愿意帮助别人,那么就可以多方面地帮助别人。通过财施、法施、无畏施去帮助别人就是积德行善。重要的是心态,心的改变。有人很贪,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心里也是不开心的。佛教里说施比得更快乐,施舍的人比得到施舍的更快乐。现实意义里,帮助人的同时获得无量无边的福德。人人都有爱心慈悲心的话,社会就会很祥和、温馨。都贪的话就会有社会问题。佛教里还说“迷悟之间”,即一念之间,一般的纠纷事件,智慧的处理就很重要。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对于新移民想赚钱的同时也对佛法有兴趣的情况,佛教中有没有经典的道理,帮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达义法师推荐:“这就需要看《华严经》,佛教不排斥富贵,但是要的是修来得到的果报,要的是正道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和阿难外出化缘,释迦牟尼佛看到一堆黄金,说这是毒蛇。阿难也同样表示看到的是毒蛇。而一旁农夫父子见到,发现怎么是毒蛇呢,明明是黄金嘛。于是兴高采烈把这一堆黄金拿回去出售,却不想招来迅速牢狱之灾。按照国家的法律,地上的东西是属于皇家的。到了监狱,农夫父子才悟到了黄金就是毒蛇。”

他进一步解释认为,不是你得到的东西,不应该去拿,否则可能使好事变成坏事。中国有好多暴发户,得到这些钱拿去乱花,破坏家庭,吸毒、赌博、嫖娼等。没有这笔钱生活其实很安稳,他们不合理使用这笔钱,坏的果报就来了。财富人们是追求的目标,得到财富需要艰苦奋斗,要经过一个苦难的阶段。脚踏实地的去努力,最后才有福报去享用财富。

附:达义法师学佛因缘(自述)

1967年我出生于广东潮州,祖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从小受祖父熏陶,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贴毛泽东像,我们就在一个木盒子外面贴毛泽东头像,里面供观音菩萨,每天早晨打开盒子拜观音,当然那是风险很大的。16、7岁时,我去庙里参加法会,顿生一种回家的感觉,很亲切、安静,很向往出家人的生活。那时候我就要求出家,父母很反对,祖父却很支持。最终佛缘成熟,出家之后受训,第二年到了韶光南华寺,也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寺庙,唐朝时候到现在,他留下的肉身依然不坏,供奉在肉身殿中。

我在那里学习基本的佛理等。有一次我看到佛教协会的《法音》的杂志,谈到很多出家人对佛教教理不懂,我想到自己也不懂佛法,就发心去报考闽南佛学院,在福建厦门。毕业之后,我是成绩前五名可以留校的,继续读研究生当老师。之后我在厦门南普陀寺任当家和尚,当时23岁。

我认识一位教授和美国的一位法师是同学,于是1991年我移民去美国。乐渡长老要求我去大学读书,于是我在纽约大学学习心理学、历史,之后深造。硕士毕业后,师傅要求在我加拿大这里当主持,1991年去美国后我每年都过来讲经,和这边很熟悉。

性空师父、尘缘师父和乐渡法师都是倓虚法师的弟子,倓虚法师创立湛山寺,1948到香港,从2003开始到这里当主持。湛山精舍之名就是为了纪念湛山寺。

目前加拿大佛教四大名山的建立,由我负责,筹办得很顺利,社会各方面反映很好。不但得到佛教界的支持,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今天上午日本的一位国会议员还专程赶来,要求为四大名山做一些贡献。我坚信这不仅仅是寺庙,而是中华文化、旅游、艺术各方面的结晶。

我1983年出家到现在,有26年了,师父对我都很信任,长老对我都很好,我觉得自己很有福气,比较顺利。在这边很忙,但我过得很开心。一个星期两次电台弘扬佛法,以及北美时报每个星期发表一篇文章。弘扬佛法,利乐有情,对我来说就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

读者欲与湛山精舍联系,可致电:905-886-1522,网址为 www.ChamShanTemple.org。达义法师email:[email protected]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