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商家资助演出就非得要上台露个脸吗? /

商家资助演出就非得要上台露个脸吗?

此文一出必定招来许多砖头,笔者为此先戴好了头盔。

多伦多华人文艺舞台真是多灾多难。曾几何时,这个舞台几乎成了政客们喋喋不休演讲作秀的讲台。在观众们义愤填膺的群起而攻之下,演讲作秀的现象渐渐收敛了,政客也知趣地隐去。可是,近来人们发现另一种与舞台不太和谐的现象又冒了出来,那就是赞助商们蜂拥而至,舞台又成了商家们的领奖露脸台。悲乎?喜乎?华人社区的演出本来就少,舞台又是这样地小,怎么就不能让它清静一点?纯洁一点?

蚂蚁喜欢艺术,多次观看过这里芭蕾舞和其他艺术团体的演出。我们知道,西方社会的专业艺术团体无一不是在众多商家和个人的慷慨资助下运作的。可是,每次演出结束后,音乐声中,彩灯闪烁之下,我们只是看到演员们登场跟观众们见面,接受大家的欢呼和掌声,那场面是多么令人振奋啊!设想一下,如果此时也让商家及资助者们一一上台领奖,又该是多么大煞风景?再说,资助演出的人数海了去了,那奖要发到何年何月,观众们有耐心等下去吗?西方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地方,我们华人为什么不可以借鉴呢?

诚然,商家们解囊资助了演出,理应感谢他们,给他们一个宣传自家生意的机会也在情理之中,蚂蚁在此向他们鞠躬!但是,拿了钱就非要站到舞台上去吗?难道商家们资助演出就是为了争取一个露脸的机会?那目的也不免太“赤裸裸”了吧?不要忘了,观众们是来看演出的,不是来出席商家获奖典礼的。尤其是在盛大的晚会行将结束,光彩夺目的演员们上台接受观众掌声的时候。余兴未尽的观众多么希望再看这些演员一眼,甚至有许多人希望借此机会跟演员们问个好,合个影,索取个签名之类,他们是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准备跟演员告别的。可遗憾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商家们挤了上去,闪光灯对着他们没完没了地呼哒,冷落了观众,冷落了演员,彻底搅乱了这个美好的氛围,也成了本该辉煌落幕的文艺晚会不该出现的一大败笔。顾此失彼,或许这是晚会组织者没有想到的吧。

在华人社区组织文艺晚会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晚会组织者为了争取赞助可谓费尽了心机,蚂蚁在此也向所有晚会的组织者致敬!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得华人社区文艺舞台一年比一年红火。蚂蚁认为造成商家上台现象的因素大概有两个:一是演出的组织者们担心不给赞助者们一个登台亮相的机会,好象面子上过不去,下次争取他们拿钱时很不好意思。二是赞助商家或个人功利主义太重,赞助演出是假,借机会宣传自家生意是真。这样一来,文艺演出是怎么回事儿?演员们的艺术岂不成了商家们造势的附属品。当艺术沾满了铜臭,观众们也跟着受罪。此风一开,文艺舞台顿时失去了它应有的素雅。

华人社区每年举行许多捐款活动,比如“四川赈震募捐”,“台湾地震募捐”等许多慈善募捐活动等,华人社区有许多商家和个人出于大义,纷纷慷慨解囊但不借机宣传自我。蚂蚁记得,在几年前的“钟道昌先生遇难募捐会”上,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姐捐赠了很大的一笔钱,却不肯报出自己的姓名,其高风亮节令人赞叹,与台上借机多次亮相的某位“社区名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是为了华人的事业,捐赠又不是恩赐,人们更感谢那些幕后默默奉献的商家和个人。

如果过份地渲染赞助文艺晚会商家和个人,不仅不会给他们的形象增添多少光环,反而会让人们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不好的印象。晚会上颁奖究竟是商家的要求还是晚会组织者的误导?希望晚会组织者们在考虑自家和商家面子的同时也多考虑一下观众们的感受。

其实,对于商家或个人的捐助,晚会组织者可以另寻机会答谢他们;比如在晚会海报上,节目单和入场票上刊登他们的广告,或在演出前后举办演员,观众和商家的联谊会,座谈会,酒会之类。这样做两全其美,既文明又不失彼此的面子,也不再因为舞台上忙着给商家颁奖而搅乱整个晚会的气氛和大家的好心情。如果以后再碰到晚会期间给商家颁奖的情景,蚂蚁建议观众朋友们集体退场,不陪他们玩了。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