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在多城,我们过着没有“脚”的生活 /

在多城,我们过着没有“脚”的生活

都说在北美生活,没有车就等于没有脚。当人们得知我和先生来加六年半,竟从没开过车,都觉得不可思议,然后无限同情地问,“那你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其实,当我们刚移民落地多伦多时,也和大家的想法一样,以为没有车没法生活。于是早早地去考了笔试,拿到G1驾照。交通部规定,要想拿到G2,至少得等8个月的时间。托这规定之福,在这8个月期间,我和先生相继找到了工作。一旦两人都工作,生活顿时忙碌起来。初来乍到,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加上生性疏懒,不愿占用宝贵的业余时间去练车,考车的事就这么拖下来了。好在我的工作地点在DOWNTOWN,先生的工作在SCARBOROUGH的轻轨线上,于是我们就租了个地铁旁的房子住下。之后的几年,我们都换过工作,幸运的是(或者说“不幸的是”)工作地点都没有离开地铁线。后来买房子时,手里的钱买HOUSE买不出个样子来,买CONDO倒是可以在地铁线边挑一个全新的TWO-BEDROOM。就这样,我们每年都打两张TTC年票,成天象地老鼠一样钻来钻去。虽然终年不见天日,但地铁里冬暖夏凉,不用操心交通情况,还可以用乘车的这段时间打打瞌睡,看看闲书,想想心事,玩玩游戏,不亦乐乎。

生活稳定下来后,学车买车的念头忍不住又冒出来了。看看新朋老友都开上了车,甚至国内的朋友也纷纷买车,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落伍了一点。终于老公决定打头阵。上全科,练散钟,第一次路试,FAIL;再练散钟,第二次路试,又FAIL。老公的信心大受打击。而这期间,在我们每日傍晚散步过程中,亲眼目睹了不下四起车祸。其中一起还作为目击证人和警察打了回交道。眼睁睁看到受伤的那位昏迷着被呼啸的救护车拉走,留下的那位呆若木鸡地等着警察到来。这下,老公不但路考信心全无,对开车更产生了厌恶和恐惧。学车的事又一次搁浅了。

几位好友聊起天来,看到我们这种状况,总是恨铁不成钢:“你们这没脚的日子可怎么过啊?有需要用车就说一声啊!”我们很感激朋友的好意。不过几乎没怎么麻烦过他们。因为我们发现没有车,也有没车的解决之道。

有车的一大好处是买菜方便。华人离不开华人超市。周末买中国菜是千家万户华人的固定节目。我们有一辆最大号的小手推车。推着小车沿地铁一直坐到ST.PATRIC站,上下地铁都有自动滚梯,出来走十分钟就到了中区唐人街。就这样,当新移民渐渐变成“半新不旧”的移民,都往北搬,都去“大统华”“大金山”等高档华人超市购物时,我们还在中区唐人街转悠。虽说单程得花个四五十分钟,不过也没了找车位的烦恼,也不用大包小包搬上搬下。沿途在地铁里还可以看看免费中文报纸,倒也有省心的地方。加上住家附近的几家西人超市里中国货越来越多,中国城一月一趟就可以了。

有车的第二好处是可以出去玩,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在这一点上,我们自愧弗如,于是就加紧在城里玩。HARBOUR FRONT的FESTIVALS、CENTRAL ISLAND的长长DECK、HIGH PARK、WOODBINE BEACH、ALLEN GARDEN的GREENHOUSES、DON RIVER的翠谷HIKING,等等,都是TTC可以到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常规游点。至于各类博物馆美术馆科学馆则让我们的冬天不那么枯燥。想想世界各地的观光客不远万里来到多伦多,图的就是DOWNTOWN的特色。多伦多的观光点都汇聚于此,自然有它值得留连的地方吧。而从FINCH地铁站坐上赌场的车,还可以去尼亚加拉大瀑布。于是这世界奇观一年四季的景致我们都已领略。

至于多伦多周边的野趣,拜朋友的热情相邀,也和朋友们一起CAR POOL去过好几个地方。新鲜地方开心是蛮开心的,只是看到开车人动辄四五个小时的辛苦与紧张,有点于心不忍。至于更远的地方,我们就跟着旅游团了。自由与辛苦是对等的。跟团不自由,却也有不用操心好处。辛苦工作后真正的休闲,应该是不用操心的那种吧。要想寻求刺激,当然别论。

要是买了大件,能用小行李搬运车运的,我们就用小车运上TTC,颇为原始;或者就请商家送货上门。好在不常买大件,一年偶为一两次,尚可忍受。

有朋自远方来,我总是颇不好意思地告诉他我们没车,不能开车去机场接他们。老公却热情万丈地说:“没关系,我去接你们。然后咱们一起坐TTC回来。可方便了。让你们也感受一下这里公共交通的发达。”说来好笑,不论亲朋好友来自北美还是中国,在“被迫”体会了一下多伦多的公共交通后,倒都很是称赞。其实我心里明白,这“公共交通”仅限于地铁。地铁线上的交通当然是最快捷的。要是转上几趟BUS,感觉就不会那么好喽!

真正考验我们这种没“脚”生活的是孩子的降临。当我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时,朋友们个个正色道:“这下老公的该去练车了吧。有了孩子,用车的地方可就多了。”无奈老公那时正忙于准备一项专业考试。有限的业余时间本来就不够用,而我对他即使通过路考,能不能带孩子上路很是怀疑。看来,还得找另类的解决之道。

首先我们选的妇产医生是医院里的,而这医院正好在我上班途经的地铁线上。这样我的产前检查就很顺路。其次我们熟记出租车公司的电话,口袋里随时可以掏出一把25分硬币。结果生产的经过出人意料地顺利。我竟然是坐着地铁去医院生产的。当时有迹象要生,我却没有一点痛感,为防万一去了医院,以为十有八九会被医院打发回家。没想到到医院一检查,就被留下了。出院是朋友来接的。后来的儿科检查都是叫出租去的,这样老公也不用请假。一个电话打过去,五分钟车就在楼下等着了。小宝宝似乎知道咱家没车,出远门不方便,所以也挺挣气,除了例行体检外,几乎没生过什么病。再往后,我发现离家步行五分钟的地方新来了一位儿科医生,这下看医生就更方便了。

因为没有车,我们为小家伙买了辆很舒适的大三轮慢跑婴儿车(JOGGING STROLLER)。这种车孩子坐着宽敞舒服,大人推着省劲。只是它太大,无法放进一般汽车的后备箱,所以不是父母们的首选。但这正适合我们。我常常推着孩子“远征”一两个小时,尽情享受户外的阳光(和雨雪)、清新的空气、安静的小区、婉转的鸟鸣......而我的体力耐力也随之大增。

夏天来了,旅游的心又开始痒痒。听听朋友从PEI王子岛、落基山班芙开车归来的见闻,还有什么CAMPING、FISHING、COTTAGE,心里真是好生羡慕。回头看看自家一岁出头的小家伙,(对他来说,在家门口的小公园里荡秋千和到大森林里玩一样开心。)想想没车就没有日常的汽车维修、保险、油费涨价之类的烦恼,这羡慕之情也就只停留在羡慕的份上,没能进一步化为学车买车的动力。

其实,买车的真正动力是生存需要,是为了工作。我们因为几年来没有真正遇到这种需求,所以才有“耐力”挺到现在。我知道没有“脚”的生活大概不是真正的北美生活,我知道没有“脚”就错过了很多乐趣。孩子一天天长大,老人可能要来探亲,长“脚”是早晚的事。即使一时用不上,也还是应该学会开车。我只是想说,没有“脚”的生活也是一种有特色的生活,并不象常人想像得那么不堪。如果生活环境允许,它是一种简单而省心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很多有“脚”人忽略的美丽。

事实上,哪一种生活没有它自己的精彩和挑战呢?哪一种生活不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呢?

(梅折)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